导着航、开着车,汽车中控屏突然出现弹窗,且内容已遮挡正常导航信息。最近,一位新能源车主的经历引发热议。目前,涉事车企已经道歉,表示“不会再进行类似推送”。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量越来越大,搭载智能车机系统的中控屏日渐成为常规配置。中控屏是重要的人机交互界面,既显示车辆信息、导航路线,也承担很多操作功能。如果说手机、电脑上的弹窗让人不堪其扰,汽车中控屏弹窗则更加攸关安全,这也是为什么此次事件引发广泛关注的重要原因。

在正常行驶过程中突然弹窗,无论是阅读弹窗内容或是寻找关闭按钮,都会让司机分心。如果弹窗遮挡了导航信息,会给司机驾驶造成一定困扰;弹窗较多,还可能会导致车机系统响应变慢甚至死机。特别是在高速公路行驶或处于狭窄山路等特殊路况时,一旦分心或是腾出手来处置弹窗,很有可能会引发交通事故。汽车中控屏弹窗看似小事,但其危害不容小觑,需要引起各方关注,呼唤妥善解决。

()(1)

弹窗真的“想弹就弹”吗?诚然,针对在汽车中控屏通过弹窗推送信息的情况,目前还没有明确细分的法规,但行车安全这一底线要求始终都在。《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已于9月30日起施行,其中明确规定了“保障用户权益,以服务协议等明确告知用户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的具体形式、内容频次、取消渠道等”“弹窗信息应当显著标明弹窗信息推送服务提供者身份”“弹窗推送广告信息的,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显著标明‘广告’和关闭标志,确保弹窗广告一键关闭”等,明确了弹窗要有出处、能关闭、保障用户权益等导向,让处置弹窗信息有了依据。汽车中控屏弹窗自然也不例外,用户应该对弹窗广告具有知情权、同意权,且弹窗广告不能妨害车辆行驶安全。

近期,有数家不同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被车主曝出有类似中控屏弹窗现象,有的来自汽车厂商,有的来自第三方APP,这也暴露出治理中控屏弹窗问题的难点在于权责界定。鉴于中控屏及车机系统关乎行驶安全的特殊性,弹窗广告、车载应用等还需相关部门出台专项规章制度来规范,避免弹窗乱象在新能源汽车中控屏重演。

汽车中控屏弹窗的现象,不仅触发了大家对行车安全的警觉,更让不少人担忧“弹窗以后会不会越来越多”。这也再次提醒汽车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不能忽视自身应承担的责任。广告是吸引顾客、获取收益的手段之一,但无论是广告还是其他信息的推送和操作,都必须以安全性为前提。规范中控屏弹窗,需要全行业一起努力。

安全高于一切。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把商业利益凌驾在用户安全之上。严守安全底线、照顾用户体验,这才是真正关怀车主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