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80大寿黄金钟(乾隆80大寿的国礼)(1)

金编钟一共16枚,用黄金11439 两铸造。每一枚编钟都有自己的名字,其中最重的一枚是“无射大金钟”,用黄金 924 两;最轻的一枚是“倍应钟”,用黄金530两。金编钟的钟钮是两条躬着身体的龙。钟的中央一面雕刻着钟的名字;另一面雕刻乾隆五十五年制造的字样,二龙戏珠的纹饰盘绕在钟体上,龙身上方,祥云朵朵;龙身下面,海浪翻滚;最下面是八个平头音乳和角云装饰。整套编钟,造型优美,装饰华丽,气派非凡。

乾隆皇帝执政第55年时,迎来了他的80岁大寿。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朝野上下都准备了丰厚的贺礼来庆祝他80岁寿辰。其中造办处就设计了这套编钟,动用了将近一千斤黄金,铸造了这套金编钟,作为乾隆皇帝80寿辰的礼物。

乾隆80大寿黄金钟(乾隆80大寿的国礼)(2)

即使在今天看来,1000斤黄金也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量,在当时铸造金编钟动用这么多黄金,会对当时的经济造成多大的影响?其实乾隆皇帝所处之时是中国难得一见的‘康乾盛世”,那时国库丰盈,因此铸造这套金编钟对国家的经济不会造成多大影响。编钟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早在商朝就已经出现。不过,由于时代不同,编钟的大小、形制和数量也有明显的差异。在商朝编钟是3枚一组,到了西周时期,就变成 8 枚到 12 枚一组了,迄今发现枚数最多的是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数量多达64枚。秦汉以后,16枚成为一套编钟的统一定制,这一定制一直延用到了今天。不过,在清朝以前,编钟都用铜铸造,最好的编钟也只是在表面上镀一层黄金,用黄金铸造编钟还是清朝的--大创举!

乾隆80大寿黄金钟(乾隆80大寿的国礼)(3)

从编钟制作的历史来看,现在留存的一套最有名的编钟就是曾侯乙的编钟。一套编钟里每个钟的音频音高是不一样的,在铸造的时候就需要有相当的技术,它的厚薄、大小、形状如果有一丝差异的话,编钟的音也就不准了。这套金编钟的制作难就难在对音高音频的把握上,如果没有精密设计的话,编钟制出来以后很可能只是一个摆设,而无法演奏音乐。编钟的使用从清代光绪时期的《大婚图》中可以看见些许端倪。《大婚图》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太和殿外就摆着金编钟。这表达了皇帝大婚之日演奏金编钟玉磬 ,以此来体现金声玉振的效果。除此之外,在一年当中重要的几个日子也是要演奏编钟的,比如冬至、春节,皇帝大婚、册封皇后等朝廷重要大事和重要时刻都会在太和殿举行重大典礼,这时金编钟才派上用场。这套金编钟现在陈列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它是分两层陈列,放在一个木架子上,旁边就列着编磬 。从曾侯乙编钟出土的编钟编磬来看,编钟编磬在中国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了,它作为国家礼制的一种象征,只有在非常重要的场合才演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