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永乐年间到明宣德年间共28年,在这28年之间郑和七次下西洋,他的船队到达过亚洲和非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的甚至到达非洲的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找朱允炆吗(28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1)

时至今日,人们对郑和下西洋一事仍不乏赞美之词。郑和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打通了航路、沟通了沿海各国,可以说为中国发展海洋贸易提供了十分良好的条件。

然而,那时的中国却始终无法发展成为海洋贸易大国,这到底是为什么?咸鱼在此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寻找建文帝朱允炆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找朱允炆吗(28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2)

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明史》

这是记载郑和下西洋的第一个目的:寻找建文帝。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找朱允炆吗(28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3)

这也是一直困扰朱棣的一个问题,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是死是活?

其实是死是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需要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要不然朱棣这皇帝做的就不踏实,万一哪天有人自称朱允炆,一声号令之下有人跟随起兵就麻烦了。

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宣扬明朝的威德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找朱允炆吗(28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4)

洪惟我朝太宗文皇帝、宣宗章皇帝,咸命太监郑和率领豪俊,跨越海外,与诸番货……盖声名施及蛮貊,使普天之下,含灵蠢动悉沾德化,莫不知有其君而尊亲焉。——马敬则《瀛涯胜览序》

这里所记载的是郑和下西洋的第二个目的:宣扬明朝的威德。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找朱允炆吗(28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5)

至于海外贸易只是顺带做的事情罢了,而且在贸易过程中郑和带回来的也大部分是香料和奇珍异宝,这些东西最终都是要献给皇室的。并且,明朝为了宣扬威德付出的经济代价也是巨大的。

所以,郑和下西洋虽然打通了海上贸易之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明朝的海上贸易,但也给明朝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到最后明朝不得不停下此项“贸易”。

三、“闭关锁国”政策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找朱允炆吗(28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6)

在明朝有海禁,在清朝有闭关锁国,这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

其实不论是明朝的海禁,还是清朝的闭关锁国,对海上贸易来说就像一道天堑无法逾越。

在此自闭的政策下,海外贸易自然无法发展,更别说发展成为海洋贸易大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