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白鲳为热带、亚热带鱼类,水温低于12℃时会死亡;水温在18℃一19℃时可存活,但易生病甚至大批量死亡。因

此,淡水e5目的越冬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淡水白鲳北方能养殖吗(淡水白鲳越冬技术)(1)

一、选择方法

根据越冬条件和生产需要,淡水白馆的越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低温保种型,即越冬池水温维持在18℃一23℃之

间,但只能保种,不能生长;另一种是适温培育型,即越冬池水温保持在24℃一32℃之间,能使淡水白绍保持食欲,坚持适量投饵,不但可以存活,还可以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亲鱼的越冬水温最好为26℃一32℃之间,可保证其旺盛摄食,促进其性腺发育。具体操作时,各地应根据热能资源及越冬生产需要,灵活地选择越冬方法。一般越冬方法有:

1.塑料大棚越冬

即采用塑料大棚保温越冬。在越冬池上空用钢管或竹子架起拱形大棚,用尼龙布密封,并在大棚两侧开棚门,方便空气流通与人工投喂。

2.地热水越冬

有地热资源的地方可采用地热水越冬。选择合适地点钻热水井,以保温管道将地热水引入越冬池,管道应深埋地下以避

免散热,越冬池面积为5亩以上、水深为2米以上。要检测好地热水温度及水质条件,使其适合于淡水白馅的生存和生长。

3.工厂余热越冬

在有工厂余热的地方,可引余热水用于淡水白绍越冬,但要注意对余热水进行分析,要伎其水质适宜淡水69目生存。如封闭式的电厂余热水,只能用于保种,其水质对胚胎发育不利,使淡水白绍的受精卵不能孵化出苗。

4.其他方式

如在工厂化养色及原煤、原油等资源充足的地区,可采取锅炉烧水越冬;在小规模越冬保种地区,也可采用大容量太阳能热水器供水越冬。

二、做好准备

在淡水白鲳进入越冬池前,要加强秋季培育,以增强其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要加强饲料投喂,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5%一8%,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要在30%一35%左右,配方可采用鱼粉lo%、大豆饼25%、莱饼20%、米糠10%、鼓皮10%、混合杂料18%、矿物质2%、下脚面粉州的比例。由于淡水白绍常栖息在水体中下层,因此颗粒饲料应制成沉性为好,便于尽快摄食,减少浪费。放养前应清塘消毒,将越冬池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消毒一次。淡水白绍起水移入越冬池时,必须要注意水温变化,要在第一次冷空气到来之前起捕。在水温低于16℃起捕的鱼,不能作为越冬鱼种。同时,不同规格的鱼必须分池越冬,鱼种要选择体质健壮、表面光滑、无伤病的鱼。越冬密度要适宜,一般鱼种为每亩4万一5万尾,亲鱼不超过每亩200公斤。

三、适量投喂

如果越冬池水温能够长期维持在24℃一32℃之间,淡水白鲳仍可进行正常投喂。一般在6G目入越冬池3—4天后,可

开始投喂人工配合的沉性颗粒饲料,要求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达到30%左有,并适当投喂新鲜的菜叶或浮萍等,以调整其胃口。投喂时应坚持“次多量少

四、加强瞥理

应做到以下工作 如

1.专人管理,日夜巡培

要坚持每天测量水温,观察色情,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2.合理调水,保汪水温

要做好水质调节工作,每月要换水一次,每次换水不超过1/3,换水时注意控制水温,使水温保持在24℃一32℃,且换

水前后温差不应超过2℃。

3.预防为主,防病防害

由于淡水白绍越冬期较长、密度大、水质差、极易发病,进池前用亚甲基蓝药浴Io一15分钟。当水温在18℃一20℃

时,幼鱼易患小瓜虫病、白皮病、三代虫病等,特别是小瓜虫病,易造成暴发性死亡。此外,还会感染斜管虫病、车轮虫病、鳃鞭毛虫病、细菌性烂鳃病等。如发现有病鱼,应及时对症下药,注意千万不能用“敌百虫”。

4.改各条件,加强管理

要经常清除他底污物·,如果池底部没有排污设备,可用虹吸管吸出粪便、残饵等污物,定期换水。要保持越冬区安静,尽量避免惊吓越冬鱼。禁止禽、畜下池,消灭蛇、缮等敌害,防止飞鸟袭鱼,确保淡水白绍有良好的越冬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