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曾发出这样的疑问:现在的谍战剧,为什么越来越不好看了?
深究其原因,是很复杂的。
在国产谍战剧的历史上,有两次巨大的转折点。
第一次,是在2009年。
这一年,孙红雷继《征服》之后,贡献出了自己的另一部代表作——同样也是国产谍战剧的经典之作《潜伏》。
该剧以30集的体量,讲述了一个“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故事。
在剧中,孙红雷饰演的余则成,和假扮其妻子的翠平,两人需要在看似平静寻常的日子里,时时刻刻保持警惕,为组织传递出一个个重要的消息。
同年,谍战电影巨制《风声》上映。
相对于《潜伏》来说,该影片讲述故事的方式则完全相反——要在惊雷之中听到无声,即在电影较短的时长中,在激烈的敌我交锋中,将消息悄无声息的传递出去。
2009年的这两部作品,代表着国产谍战剧黄金时代的到来。
第二次,则是在2015年。
当时一向以拍摄正剧闻名的正午阳光团队,首次涉足谍战剧,就以偶像剧式的手法,拍摄出了《伪装者》这部叫好又卖座的连续剧。
偶像剧,不是贬义词,粗制滥造才是。
正是在《伪装者》的示范作用下,以往一些偏流量的演员,纷纷进军谍战剧。
虽然剧集数量上去了,可质量是肉眼可见的下降了。
以至于有些观众,已经渐渐把这些谍战神剧,和以往那些已经被万众摒弃的抗日神剧,给划上了等号。
从此,谍战剧似乎越来越“不好看”了。
尽管“谍战教父”柳云龙,其在2017年上映的《风筝》,收获了一片喝彩之声,可了解这部剧的观众都知道,它作为国产谍战剧的“回光返照”之作,是不合适的。
因此,该剧拍摄于2012年,正是国产谍战剧的黄金岁月。
难道说,谍战剧就此沉沦了吗?
当然不。
就在近3年,也就是从2020年开始,我感觉国产谍战剧的第三次转折,正在到来。
这期间有多部作品,以求新求变的精神,试图为国产谍战打开新的角度的同时,也为业内的创作者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下面,我就为您简单盘点一下,近3年来“最好看的8部谍战剧”。
当然,这份榜单包含着我大量主观的意见,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希望能为您追剧时,做一个小小的参考。
TOP8、《薄冰》
即使请来了富大龙、王劲松和吴越,但《薄冰》依然是一部年轻向的谍战作品。
其主打的两大元素,一是替身文学,一是情感线。
彭冠英饰演的陈浅,在被我党的飞天救出后,以日本特使浅井光夫的身份,重新潜回上海的梅机关。
这样的设定,编剧海飞在其作品中,已经使用了多次。
替身的身份,在主角所处的环境中,必然要带来种种的挑战和危险,主角步步为营如履薄冰,从而让剧集一直处于紧张刺激的氛围之中。
另一大补充,就是情感线。
在这里,不能把情感只简单的理解为爱情,而是多种情感的集合。
仔细想想,《薄冰》中,除了陈浅、春羊和吴若男的情感纠葛之外,春羊和海叔、井田和尤佳子还有陈浅和外婆的亲情等等,都让整部剧充实而丰满。
但,《薄冰》显然也是有其缺点的。
一个中国人,替换成一个土生土长的日本人,这种替身本身可信度就不高,而陈浅从梅机关逃脱的假死之药,也让人匪夷所思。
不过抛开这些,这部剧还是值得一看的。
TOP7、《信仰》
起初,我是奔着女一号阚清子,去看这部谍战剧的。
毕竟当初她在《谍战深海之惊蛰》中,饰演的敢爱敢恨的余小晚,让我一度觉得,这个角色比女主角王鸥更为引人入戏。
可万万没有想到,《信仰》的角度,竟然是如此的“清奇”。
男主赵云飞服务于军统,他每天的工作,是审查大量的红色宣传品,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他逐渐被我党的思想和情工们的无畏感染,之后树立了正确的信仰。
有意思。
谍战剧中的男主,卧底在敌人内部,位高权重之人有,地位低微的也有,可从事资料审查这样工作的,十分少见。
客观的说,《信仰》的故事还是比较套路化的。
但剧集采用了多线叙事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赵云飞、萧奇夫妻、李金平、陈玉婷以及黄司令等等。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让观众入戏极深,追剧有沉浸感。
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幅画。
纵观整部剧集,在多线叙事的同时,大多数的人物也并不算单薄,尤其是秦俊杰、阚清子、种丹妮等几位主演的表演,极具信念感。
十分值得一看。
TOP6、《光荣时代》
如果不是因为某演员,而导致的生硬的“换头术”,那么《光荣时代》的评分,一定不会是现在略显尴尬的6.8。
该剧最初的卖点很明显:张译、谍战、兄弟情。
辽沈战役前夕,一直隐藏在北平警察局中的地下党员郑朝阳,因为叛徒的出卖,只得紧急撤退,并带走了国民党的地下潜伏名单。
北平和平解放后,他重新回到了这里。
面对国民党的散兵游勇,以及城内残存的潜伏特务,郑朝阳竭尽心力,可让他料想不到的是,他的哥哥郑朝山,竟然是“桃园行动组”的负责人。
有张译和黄志忠来演兄弟,自然看点十足。
可是在看了几集之后,我发现有点不对劲:郑朝阳和郝平川两人之间的对手戏,尤其是偷吃领导饺子的那个桥段,比许多喜剧片有意思的多了。
女演员潘之琳,也索性豁了出去,由白玲变成了黑玲。
但《光荣时代》一个很大的问题,出在了演员身上。
除了上面提到过的,黄志忠因为是换脸替别人出演,因此显得有些别扭,那么齐拉拉等角色,就有些拉低剧集质量的意思了。
略显可惜。
TOP5、《叛逆者》
两位85后人气演员朱一龙和童瑶,联袂主演一部谍战剧,想看的年轻观众自然不少,可吸引年龄稍大一些观众的,还得是王志文、姚安濂等人。
男主林楠笙,是一个典型的成长性角色。
从复兴社干部培训班开始,林楠笙跟随陈默群来到上海,参与抓捕潜伏在上海区的地下党员“邮差”的行动。
军统内部的乱象,和我党特工的使命感,让林楠笙颇受触动,并由此让他在思想上产生了转变。
老实说,作为一部谍战剧,《叛逆者》中的BUG不少。
比如朱怡贞已经脱险又突然返回宿舍那一段,让人看了十分不解。
所以在我看来,《叛逆者》是人保戏的典范。
男主朱一龙的表现,最起码的是合格的,而女主童瑶因为角色设定问题,显得有些傻白甜,不过不能全怪她,毕竟谍战剧的女主大多如此。
剧中发挥出色的,有5个人:王志文、张子贤、王阳、朱珠和李强。
这几个人的演技实在是太稳了。
王阳是固定的“拽王”,朱珠饰演的蓝小姐明艳动人,李强稳定如常。
王志文和张子贤之间的对手戏,你来我往异常精彩,并且相对于男女主之间的戏份来说,对主线剧情的推动要更加明显一些。
TOP4、《无间》
关于这部剧的争议,其实是有不少的。
但我是这么理解的,正因为《无间》是一部万众期待的谍战大剧,那么观众对其抱有的期待值自然很高,因而才会引发热烈的讨论。
怎么说呢?
靳东、王志文、张志坚等人领衔十多位实力派演员,去出演一部谍战剧,让人自然期待无比。
那么作为导演、编剧兼主演的奇道,自然不想浪费如此豪华的阵容。
于是,他想把故事的悬念性一直留到最后。
剧中的绝大多数主要角色,都身背多重身份,在随着剧情的深入不断反转的同时,又能保持逻辑的一贯合理性,其实是比较难得的。
就此来讲,《无间》是有所缺漏的。
但话说回来,正因为角色的多重身份,加上演员的精彩演绎,才能让这部剧收获了超高的收视率。
剧中表现最出彩的,无疑是张志坚饰演的闪官。
在我以往看过的谍战剧中,《无间》是少有的,将大反派的身份,设定为满清遗老的,这也为大多发生在抗战时期的谍战剧,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路径。
客观评价,《无间》的评分或许不高,但它绝对算得上是一部成功的谍战剧。
TOP3、《风声》
在谍战悬疑小说作家中,拿到过茅盾文学奖的麦家,无疑是“段位最高”的。
柳云龙曾痴迷于他的小说《暗算》中听风、看风、捕风的浪漫概念,但起初麦家却并不愿意将故事改编为电视剧,因为这不是一个连贯的故事。
麦家的作品,一贯严谨而深刻。
早在2009年,由周迅、黄晓明、李冰冰等人主演的电影《风声》,就已经上映,并且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时隔十一年,剧版终于上线,同样不负期待。
该剧在扎实的原著基础上,在影版精彩演绎的前提下,又有着全新的诠释,这与写出了《猎罪图鉴》的编剧贾东岩密不可分。
故事发生在1941年的中国。
当时正值汪伪政府统治时期,军统特工顾晓梦经过伪装成功打入了汪伪政权的内部,而日本一名军事情报高官的死亡,成为了事件发生的导火索。
为了揪出“老鬼”,众人被关到了一个叫做“裘庄”的地方。
顾晓梦、李宁玉、吴志国、白小年、金生火等人接受审讯,如果不能在限期内揪出老鬼,那么这五人,将无人能生还。
紧张到窒息的氛围,让人拍案叫绝的信息传递手段,都让《风声》成为了国产谍战剧中,一部堪称里程碑式的作品。
TOP2、《对手》
在这篇文章的开篇,咱们提到过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的谍战剧为什么越来越不好看了。
其中,主角的日益精英化,让其逐渐失去了与平民大众相互交互、产生共情的基础,而这正是《对手》,重新找回来的东西。
我们已经很久没看到过,这么穷的谍战主角了。
李唐和丁美兮,因为种种原因,潜伏了下来。
他们两个人,一个明面上是出租车司机,一个明面上是老师,两人除了要完成上级交予的任务之外,还要为自己的生存负责。
和普通人一样,孩子、房子、车子,以及柴米油盐酱醋茶。
越是接近生活本质的东西,越能让观众们产生共情,所以垫了十几年钱的“百万夫妇”,让大部分观众都产生了一个想法:自首了吧。
毕竟,一个人五十万呢。
这个数额,要远远超过他们能够得到的报酬,以及用来刺探情报的经费。
作为一部现代国安题材的谍战剧,《对手》以李唐夫妇为主角,展现了新时代的敌特“隐于闹市,就在身边”的特点。
这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反特科普。
并且该剧在塑造人物群像方面,也异常出色。
除了上面提到的李唐夫妇之外,国安侦查员段迎九、敌特头子林彧、年轻的国安侦查员黄海、丁晓禾,以及李小满、火传鲁等人物形象,都生动丰满。
TOP1、《风起陇西》
和上面的《对手》一样,《风起陇西》在谍战题材上的创新,也是新颖而大胆的,它直接把故事发生的时间,放在了三国时期。
马亲王的小说一贯是设定有趣,后续乏力。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烂尾”。
故事发生的大背景,是诸葛亮主导的蜀汉伐魏。
街亭一败,让蜀国负责军情的司闻曹总部在梳理案情时发现,作战期间,曾收到了一份潜伏在曹魏的高级密谍“白帝”的情报。
正是这份“假情报”,对蜀汉的军事部署,产生了巨大的误导。
从而导致战事失利。
靖安司的荀诩临危受命,潜入魏国天水郡,调查“白帝”陈恭以及本案的真相。
和马伯庸以往的作品一样,他依然采用了大时代下小人物的设定,以陈恭和荀诩为主角,将三国时期蜀魏相争的舞台,放在了谍战这一隐秘战线之上。
但《风起陇西》最为特别的是,它不仅没有烂尾,而且在逻辑上几乎严丝合缝。
因此在我看来,该剧是马伯庸所有小说中,影视化后质量最高的一部。
也许正是因为其超高的质量,才使得央视八套将其放在了黄金档播出,可较暗的画面,以及频繁出场的各色人物,使得它的收视率,略显尴尬。
落得一个叫好不卖座的处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