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姜堰中学原校长连万能同志在仙逝,享年90岁。

他1958年转业到姜堰,1965至1995年在姜中工作30年。1980年9月起,连万能任姜堰中学校长。

在其任职校长的十几年中,姜堰中学成为享誉省内外的省重点中学、省模范中学、省先进集体,校党支部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在悼念仪式上,现任姜堰中学校长孙友新说,“更多的人通过姜中认识了姜堰的教育,认识了姜堰。毋庸置疑,姜堰中学这个教育品牌是在几代姜中人奋斗的基础上,从连万能校长开始创出来的。”

连万能校长的儿子连豹写下五千多字悼文,与大家分享了父亲“为了爱情”、“为了学生”、“为了活着的意义”等几个不为人知的往事,读来令人泪目。

姜堰中学一位原校长逝世了(姜堰中学一位原校长逝世)(1)

在父亲葬礼上的话(节选)亲人乘黄鹤去,我以笑颜慰慈恩。我想和大家分享几个父亲从未被人知晓的往事。

第一个故事:为了爱情

讲到我的父亲,必须提我的母亲。母亲的家世对我们后代始终是个谜;而我父亲则来自于福建山区,应该说是个农民的儿子。

两个不同背景的年轻人,几乎同时投身革命,可以说,一个是弃笔从戎,献身革命,一个按照那个年代的说法应该是背叛家庭, 弃暗投明。

他们在抗美援朝的战场相识,相爱,并且双双决定抗拒上级的决定,绝不分手。他们太优秀,让组织难以处置。

但不服从决定是要付出代价的,为此,他们双双离开部队,母亲回到上海在上海法医研究所任职,父亲去军校,然后转业,几经周折,最后,父亲来到张甸,而母亲辞去上海的工作,追随父亲,从此,开始了他们超过半个世纪的姜堰之旅。

父亲与母亲的敢作敢当,他们的爱情,是传奇性的,今天想起来,仍然令人动容。

第二个故事:为了学生

父亲与母亲58年来到张甸,没有公路,只有水路,乘着船,带着外公给的家当来到张甸。

学生很穷,但很刻苦努力,他们对学生倾全力爱护相帮,他们用自己的工资,买下学生的农产品,钓的鱼,他们买来做好晾干挂在屋檐下,学生们可以自由取用,他们为了让无辜的因为出身成分不好的学生免遭不公正的处理,承担巨大的风险,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做了他们能够做的一切,帮助他们考上大学,从此改变他们的人生。

对这些学生来说,父亲母亲如同他们的再生父母,他们给予了我父母一生一世的尊重和爱戴,昨天两位父母亲的学生,一位80岁北京医学院的毕业生,一位75岁南开大学的毕业生,他们含笑回忆着父母的往事。

还有更多的在外地的40后要飞来参加父亲的葬礼,我想,父亲母亲,一个老师能够得到学生如此的爱,这是最高的荣誉与认可了。

......

第六个故事:为了活着的意义

我从来没有见过父亲的眼泪,甚至从来没有见过父亲有绝望的时候,父亲好像没有做不成的事情,但是一个月前,父亲和我说起他在福建老家的家人,我看到他眼里的无奈和伤感,我知道,他是告诉我,他无法再继续了,他要我们继续做这件事情。

我想,父亲在继续着母亲从嫁给他的那一天起就承担的责任,并且要我们继续下去,永远也不要停止爱家人,爱朋友,永远不要忘记帮助人,带给人希望,带给人改变自己的可能,这才是生命的意义,这才是我们活着的目的。

父亲弥留之际,当我和妹妹在他的耳边告诉他这一切的时候,在他逝去的时候,他的眼角挂着两滴眼泪,这是我看到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父亲的眼泪。

父亲,你是我们兄妹的好父亲,你永远是我们的榜样,尽管你的缺点一点不比我们少,我们仍然爱你,我们始终爱你,爱妈妈。去和妈妈相会吧,那是天堂,那里是妈妈等你的地方。

摘编自微泰州

姜堰中学一位原校长逝世了(姜堰中学一位原校长逝世)(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