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自己的天地吗(天下是给出来的)(1)

商业洞察 丨作者/ 刘 星

这是战与读公众号的第41篇原创文章


所有商业的底层逻辑都在于“给”,所有人际关系的底层思维也在于“给”。

你只能给你有的东西,给不了你没有的东西。

而你能够给出去的东西在你的潜意识中代表你有,而你有的东西你会得到更多。

给什么,你就拥有什么。

越“给”越丰富

正如《新约·马太福音》所说:“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

最高级的要,是给

一个人为了得到某种东西,一般有两种方式:要和给

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只学会了“要”,要更大的房、更好的车、更高的工资、更棒的伴侣、更多的尊重、更多的爱。

甚至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根本没有“给”的概念,因为在他们看来,给就是失去,给就是减少,给就是损失。

最后,要而不得,这个是很多人痛苦的根源。

我在文章“成功的底层逻辑:成功永远不是靠自律,而是靠成瘾”,中对于多巴胺与成功之间的关系有过深入的探讨:

多巴胺是人类所有自我驱动力的源头!

我们之所以要,是因为对多巴胺的渴求,但是我也提到过,多巴胺只在乎“得到”,不在乎“享受”

多巴胺不是快乐的制造者,而是对意外的反应,即对可能性和预期的反应。

多巴胺并不带来快乐,多巴胺只带来兴奋,它不会让我们真正地享受人生。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无论他们变得多么富有、出名或成功,他们很少体验到快乐,也从不知道满足。

他们总是想要更多,不管他们得到多少,永远都不够。

因为多巴胺的座右铭是:想要更多

“要”是多巴胺的主意,“给”是内啡肽的释放。

多巴胺带来的是兴奋,内啡肽带来的满足。

所以,人生幸福的关键在于给,而不是要。

事实上,你必须先给,你才资格要。

而且神奇的是,大多数情况下,你在给的同时,其实,你就已经得到。

最后,你会猛然发现:“原来,最高级的要,是给。”

2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坑洞。

心理学家阿玛斯提出了“坑洞理论”这对于解释人们的很多行为提供了依据。

“坑洞”是指什么?

它指的是我们与自己的内在失去联结的某个部分。

当我们与自己的内在失去联结时,内心就会产生一种空洞的感觉。

这个“空洞的感觉”就是匮乏感。

当我们的内心感到匮乏,整个人会变得自卑,自我价值也难以获得满足。

于是,我们就会不停地向外索取,希望借由外在价值的获得来填满内心的空洞感。

有时,我们会用别人的肯定和赞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时也会以物质或精神层面的某些东西,如更多的爱、金钱、权力、名望等来填补这个空洞,以便让自己的内心变得丰盛和圆满。

欲望和需求一出现,便暗示着坑洞已经冒出来了。

其实,这个坑洞也是由多巴胺带来的。

因为,多巴胺是一切欲望和动力的源头。

早期人类,物质极度匮乏,总是生活在生死的边缘,对于他们来说“你若非拥有,就是没有”几乎等同于“你若非拥有,就是死亡”。

多巴胺系统进化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励我们生存和繁衍。

于是,在多巴胺的推动下,我们总是追求更多,想要更多,拥有更多。

虽然我们已经告别了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但是刻在我们基因里面的多巴胺系统依然没有改变。

所以,即便是在你衣食充足的时候,它依然想要更多

因此,坑洞也就出现了,而且会一直存在。

如果你不了解这种由多巴胺带来的坑洞,不去正视它,面对它,只是一味的用“要”的方式去填满它。

那么,往往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得我们内心的“空洞”更加的 “欲壑难填”。

同时,“要”的背后往往有很多副作用,甚至隐藏着陷阱。

爱斯基摩人猎狼的方法很特别,却能给我们莫大的启发。

严冬季节,爱斯基摩人会在锋利的刀刃上涂上一层新鲜的动物血液,等血液冻住后,他们会再往上涂一层,等血冻住后,再往上涂……

如此循环,很快,刀刃就被层层冻血裹得严严实实了。

接着,爱斯基摩人会把层层冻血包裹住的尖刀带到捕猎地点,刀把朝下稳稳地插在地里。

夜晚,当狼顺着血腥味找到这把尖刀时,它们会兴奋地舔食刀刃上的冻血,融化的血液对狼具有致命的诱惑。在血腥味的刺激下,狼会越舔越快,越舔越用力,直到把刀刃上所有的血都舔食干净。

此时,狼的舌头早已在寒冷的夜晚冻僵了,它们只是在凭借自己的本能重复着嗜血的动作。

等到锋利的刀刃划开它们的舌头,它们自己的热血涌进喉咙的时候,它们依旧浑然不觉。

于是,毫无痛觉的狼变得更加贪婪,随着它们舔食动作的加快,体内的血液迅速流失,直至因为体力不支倒地,并被随后赶来的爱斯基摩人擒获。

狼在多巴胺的驱使下,因为贪恋一时的美味,根本没有发现猎人设下的陷阱它们酣畅淋漓的进食是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的。

相比起无知的狼,不断想要更多的人比狼好不了多少。

多巴胺的生成不受良心的约束。

相反,在欲望的滋养下,它是狡猾的源泉。

它被激发时,会抑制内疚感这种当下的情绪。

它能够激励人们做出不懈的努力,但在追求的过程中不能避免使用欺骗甚至暴力手段。

多巴胺追求更多,而不是追求道德;对多巴胺来说,武力和欺诈只不过是达成目的的工具。

这种不择手段的“要”,让我们忽视家庭、忽视幸福,甚至以失去自由和生命为代价。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在得到更多的同时,获得幸福?

答案是肯定的。

那就是给!

3

“给”什么就拥有什么

民间有句俗语,叫“来说是非者,定是是非人。”

我对这句话的解读是:我们给予这个世界什么,就证明我们的内在有什么

我曾看过一个非常发人深省的小故事,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有一位老奶奶每天早晨都要到市场去买菜。老奶奶买菜的时候最喜欢讲价。

“茄子多少钱一斤?”老奶奶指着茄子,问卖菜的老大爷。

“5毛。”卖菜的老大爷回答道。

“5毛?太贵了!4毛吧!”老奶奶开始讲价了。

“4毛不行!就是5毛!”老大爷斩钉截铁地说。

老奶奶开始软磨硬泡,可是不管她怎么说,老大爷就是不肯降价。

于是,老奶奶气呼呼地走了。

临走还撂下一句话:“1毛钱都要计较,真是太小气了!以后再也不在你这儿买菜了!”

看完这个小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你是不是觉得其实老奶奶也很小气?

是的!

说别人小气其实正是因为她自己也小气,如果她不小气,又何必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拼命讲价呢?

每个人说出来的话,都能折射出他内心的想法。

一个人的心中有什么,从他说的话中就能体现出来。

心中有爱,充满阳光,心怀感恩的人,说出来的话一定是温暖、动听的。

心中有恨,有不满的人,说出来的话一定是冰冷、阴暗的。

星云大师在《以舍为得》一书中也说过:

“舍看起来是失去,实际上是得到。因为给人就是给自己。给人一句好话,你才能得到别人回你的一句赞美;给人一个笑容,别人才能对你回眸一笑。能够舍的人,一定拥有富者的心胸;如果他的内心没有感恩、结缘的性格,他怎么肯舍给人,怎么能让人有所得呢?他的内心充满了欢喜,他才能把欢喜给你;他的内心蕴藏着无限的慈悲,他才能把慈悲给你。自己有财,才能舍财;自己有道,才能舍道。有的人心中只有贪婪、嗔恨、愚痴,他给人的当然也只能是贪婪、嗔恨、愚痴。所以我们劝人不要把烦恼、愁闷传染给别人,因为舍什么就会得什么,舍得越多,得到越多,这是必然的因果。”

星云大师的话道出了宇宙间“舍得”和“给予”的真谛。

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会透过言语、行为等方式向这个世界传递出各种各样的能量,不管我们给予这个世界的是什么,最后自己一定会受到这种能量的影响。

4

越“给”越丰富

2008年5月12日,那场惨烈的灾难后,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爱的奉献--2008抗震救灾募捐晚会”,当时名不见经传的“王老吉”1亿元人民币刷新了国内单笔最高额度的捐款。

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的内心充满了敬意。

正所谓:“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我相信,这个饱含着爱心与责任心的企业,今后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

果不其然,当天晚上,很多网友就纷纷表示要“封杀王老吉”,所谓“封杀”,就是“买光超市里所有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

2008年5月,不管是大型超市还是街边的小卖部,都出现了“王老吉”卖断货的现象。“王老吉”的业绩随之迅速攀升。

如今的“王老吉”已经成了国内凉茶业的巨头,我相信,除了企业本身的努力之外,他们当时“给”的善意的举动,为自身的崛起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前段时间,河南的灾情牵动着举国上下的心,运动品牌鸿星尔克因公开表示捐赠5000万元物资,受到网友的称赞和追捧。

从为官微充了约120年的微博会员,到直接去直播间把货品抢购一空,再到实体店人满为患,有人在实体店为500元的商品支付了1000元后“拔腿就跑”……

有数据显示,截止7月23日16:30,鸿星尔克总销售额超2277.66万,总销量14.87万,累积观看数超2400万,在线人数峰值超10万,单场涨粉139.53万。

鸿星尔克创造了多项直播奇迹,而且23日当天销售额更是同比增长超52倍。

到24日,鸿星尔克的直播销售金额已经突破一亿。

很多人说:得人心者得天下。

但是,在我看来,“得”人心之前,先要把自己的心“给”出去。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无缘无故的爱,只有“以心换心”,才能“心心相印”。

只有先“给”人心,然后才能“得到”人心。

5

成功,是给出来的

台北有一位建筑商,年轻时就以精明著称于业内。

那时的他,虽然颇具商业头脑,做事也成熟干练,但摸爬滚打许多年,事业不仅没有起色,最后还以破产告终。

在那段失落而迷茫的日子里,他不断地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但想破脑袋也找不到答案。

论才智,论勤奋,论计谋,他都不逊于别人,为什么别人能成功,他却离成功越来远。

有一天他路过一家书店,就买了一份报纸随便翻看。

看着看着,他的眼前豁然一亮,报纸上的一段话如电光火石般击中他的心灵。

后来,他以1万元为本金,再战商场。

这次,他的生意似乎被施加了魔法,从杂货铺到水泥厂,从包工头到建筑商,一路顺风顺水,合作伙伴趋之若鹜。

短短几年内,他的资产就突飞猛进到1亿元,创造了一个商业神话。

有很多记者追问他东山再起的秘诀,他只透露四个字:只拿六分

又过了几年,他的资产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达到了100亿元。

有一次,他到大学演讲,期间不断有学生提问,问他从1万元变成100亿元到底有何秘诀。

他笑着回答:因为我一直坚持少拿两分。

学生们听得如坠云里雾里。望着学生们渴求的眼神,他终于说出了一段往事。

原来他当年在街头看到的那份报纸上,有一篇采访李泽楷的文章。

记者问李泽楷:“你的父亲李嘉诚究竟教会了你怎样的赚钱秘诀?”

李泽楷说:“父亲并没有告诉我赚钱的方法,只教了我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

记者大惊,不信。

李泽楷又说:“父亲叮嘱过,你和别人合作,如果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说得过去,那我们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说到这里,他动情地说,这段采访自己看了不下100遍,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精明的最高境界就是厚道。

李嘉诚总是让别人多赚两分,所以,每个人都知道和他合作会占便宜,就有更多的人愿意和他合作。

如此一来,虽然他只拿六分,生意却多出了100个,如果拿八分的话,100个生意可能只剩下5个。

到底哪种做法更赚钱呢?奥秘就在其中啊!

他说他最初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过于精明,总是想方设法地从伙伴身上多赚钱,以为赚得越多,就越成功。结果是,多赚了眼前,却输掉了未来。

演讲结束后,他从包里掏出一张泛黄的报纸,正是报道李泽楷的那张,多年来,他一直珍藏着。

报纸的空白处,有一行毛笔书写的小楷:七分合理,八分也说得过去,那我只拿六分。

这位建筑商就是台北全盛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林正家,他说,这就是自己100亿资产的起点。

同时,李嘉诚在用人方面也有同样的见解,他用人观是:

六分人才,七分使用,八分待遇。

他总是给别人更多,但是,最后得到最多的其实是他自己。

天下给出来的。

你只能给你有的东西,给不了你没有的东西。

而你能够给出去的东西在你的潜意识中代表你有,而你有的东西你会得到更多。

越“给”越丰富。

正如《新约·马太福音》所说:“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6

天下是给出来的

生命其实是一个很奇妙的“轮回”:

当我们在祝福别人的时候,实际上自己也受到了祝福;当我们在咒骂别人的时候,自己也挨骂了;当我们攻击别人时,其实我们是在自我攻击,不仅如此,我们攻击别人一次,就相当于自我攻击三次。

因为我们讲每句话时,都要在大脑中先想一遍,然后说一遍,说的同时,自己又听了一遍,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我们“享受”了自己所说的话三倍的能量。

不仅如此,在物质世界里,“给”还是将更多的金钱带到自己生命中的最好方法。

这个观点,在《秘密:吸引力法则》这本书中也有详细的描述,书中说:

“给予”是把更多金钱带进生命里的强效方法。

因为在给予的时候,你等于是在说:“我有很多。”

所以,当你知道这世界上最有钱的人都是最伟大的慈善家时,你不应该感到惊讶。

他们捐出庞大的钱财,当他们给予时,依据吸引力法则,宇宙会开始行动,让数倍的巨额财富回头涌向他们。

《秘密:吸引力法则》这本书我反复读了很多次,我深刻地认同书中所讲的理念。

但是在这里,我必须说明的一点是:“给予”和“牺牲”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当我们用充满爱的心去“给予”时,内心的感觉会非常美好,而“牺牲”则不会带来这种美好的感觉。

“给予”发出的是充足有余、积极向上的信号;“牺牲”发出的则是匮乏、无奈,甚至是委屈的信号。

前者会令人充满自豪感与幸福感,后者则会令人感觉挫败甚至产生怨恨情绪。

只有心甘情愿的“给予”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

所以, “给”才是填补内心坑洞最好的方法,而且没有任何的副作用。

给会带来内啡肽的释放,而内啡肽带来的是快乐和满足。

正是这种快乐和满足,能够给你价值感和丰盛的感觉。

当你的内在越来越丰盛,你的价值感越来越强,你的自我效能也会越来越强,从而你也就会得到越来越多。

我一直认为,作为一名企业的经营者,无论是做产品,还是做服务,都要懂得“舍当下利、得未来益”的道理。

本着一种“给”的精神,给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和利益,为他们创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让他们无论是在使用产品,还是在享受服务时,都能得到开心与喜悦,唯有这样,企业才能不断做大做强!

同样,作为一个雇员,也一定要有“给”的观念,给公司创造价值,给客户带来好处,只有你不断地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你才赚到更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才能得到更多。

人际关系的核心也在于“给”,给别人微笑、给别人信任,给别人欣赏、给别人宽容,给别人倾听,给别人感恩。

如果你学会了不断支持、帮助你身边的人;如果你不再一味地索取而是学会了不断付出……你就会发现,你的“给予”,会换来别人十倍、百倍的回赠;你的“给予”,会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主动帮助你、支持你;你的“给予”,会令你的周围凝聚起越来越多真正关心你、爱护你的人。

这就是宇宙的法则——“以心换心”,才能“心心相印”,“给”人心者,才能得天下!

因此,商业世界底层逻辑是“给”。

不能给用户创造价值的企业没有未来,不能给公司创造价值的员工没有前途。

人际关系的底层思维也在于“给”。

不能给他人带来福祉的人,得不到幸福。

最终,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

凡是我们想要的,正是我们没有的;凡是我们没有的,就是我们无法给予这个世界的。

我们想要的越多,我们的内在就会越匮乏。

匮乏的内心世界,映射到外在世界,只能表现出尴尬的人际关系、糟糕的经济状况和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

凡是我们能给予的,正是我们所拥有的。

我们给予他人什么,我们就拥有什么,我们给予的越多,我们拥有的就越多。

如果我们给予这个世界的都是美好的正面能量,我们圆满的内心映射到外在世界,就会表现出独立的人格,坚定的信念,良好的人际关系,舒适的生存环境以及能有效处理问题的饱满精神状态。

越“给”越丰富--这正是造就所有健康、财富和伟大成就的宇宙法则!


写在最后:

在管理公司的过程中我发现,当我对团队指责、批评后,我都会感到后悔和自责,这些批评和自责,好像都回到了我身上。

而当我在鼓励和激励团队的时候,我发现最热血沸腾,最受鼓舞的那个人也是自己,这些鼓励和激励的话语,也都回到了我身上。

随着自己的不断成长,我深刻的认识到:“天下是给出来的。”

激励他人,最先激励的是自己。

鼓励他人,最先鼓舞的是自己。

感恩他人,最先幸福的是自己。

帮助他人,最终受益的是自己。

给予他人,最终得到的是自己。

成就他人,最终成就的是自己。

生命是一种流动的能量,给了才会盘活,给了才会得到更多!

当我们能将所有的正面能量给予这个世界之时,我们就能在当下创造出美好的人间天堂!

愿所有读者都能成为一个不断给出,进而拥有全世界的人。

如果你看完这篇文章觉得有启发,欢迎转发,点赞、点在看,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我们一起成长。

终身成长,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让我们一起走在成长的路上。

谢谢大家的支持。

推荐阅读:

《成功的底层逻辑:成功永远不是靠自律,而是靠“成瘾”!》

《是什么,决定着你的认知水平?》

《最重要的投资智慧,是什么?》

注:

所有文章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战与读”。

附:写一篇文章,搭一个成长的台阶。文章即产品!用工匠精神对待每一篇文章。有趣、有用、有态度,心存善念和敬畏,用精炼的语言阐述深刻的人生智慧,长期坚持原创不易,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鸣,请大家评论、关注、点赞并转发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