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使用任何证明材料、填写虚构信息、甚至想买游戏皮肤,这些举动能通过众筹平台发布并筹款吗?记者实测后发现,能。

几个月以来,多起骗捐事件见诸媒体,本报也连续报道了3起涉嫌骗捐、最终退款的新闻,涉及轻松筹、水滴筹两大网络筹款平台。面对这些事件,不少网友认为自己的爱心被“透支“,并质疑平台方的审核程序。

对此,轻松筹、水滴筹方面回复成都商报记者,未来将加强审核程序、做出整改措施、对虚构求助信息的用户拉黑处理。相关公益专家则表示,轻松筹、水滴筹平台上的个人筹款行为不属于慈善,也不符合《慈善法》的相关规定,建议民政部门加强监管。

退捐频发

一个月 仅四川就出现三起

7月8日上午,省道106线中江继光路段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辆私家车与一辆机动三轮车迎面相撞,造成三轮车上3男1女共4人当场死亡,私家车上1男1女受轻伤。10日,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网络中:当事车主在“轻松筹”平台上发起众筹丧葬费,原因是“赔不起,不想进去坐牢,请大家帮忙”。当天,这位车主就筹到了23900多元,但筹款页面随后被轻松筹关闭。

不久前,崇州也发生网络众筹捐款被质疑事件。6月25日,胡彩云和3岁儿子萧萧双双被卤水烫伤,萧萧胸前、双下肢、臀等部位受损,烫伤面积达到55%。7月3日,萧萧的爸爸周宇在“水滴筹”平台发起了众筹,一天之内筹到近40万。但随后,这起筹款遇到不少质疑的声音——“有两套房子”“车都是两辆”“给小孩买了300万保险”,为此,周宇一怒之下申请了退款,选择借钱治病。

就在这两起事件余音未了之时,7月底,在四川读大学的南宁女生小黄也陷入“骗捐”的舆论旋涡:因病毒感染,其母亲为其在“水滴筹”发起筹款,后却被南宁当地网友指责家境殷实,小黄回骂后进一步激化舆论,但最终选择退款。

上述事件发生在1个月之内,本报也做过相关报道,在国内其他省市,媒体也陆续记录过类似事件,对此大量网友表示自己的爱心被“透支”。几个月以来,轻松筹、水滴筹两大平台也相继发声,对公众表达道歉的同时承诺做出整改。

关于水滴筹和轻松筹(虚构事故)(1)

▲短信催筹

▇记者调查

未审核却能筹款

发布后连续收到17条催筹短信

众筹平台审核能力如何?近日,成都商报记者以实验的目的实测轻松筹、水滴筹两大平台。

在无任何疾病证明材料的情况下,7月26日记者以“传递爱心!让他继续活下去吧!他还那么年轻”为题,虚构了一起意外事故求助人的故事。在水滴筹平台中,记者只填写了标题和几百字的求助信息,即成功发出筹款页面,虽然项目显示“未审核”,但该页面已经可以通过朋友圈、微信群转发。

“8点、12点、17点、20点、22点,转发到朋友圈、QQ空间,据统计这些时间筹款效果更好一些。”页面发布后不到半小时,水滴筹“筹款顾问”即向记者打来电话,介绍了转发流程后,还向记者推荐关注其公众号,最后还提醒记者要抓紧时间转发:“筹款期限只有1个月。”

随后,记者将此筹款页面小范围转发给同事,发现已经能进行筹款。

在此后5天内,记者连续收到17条水滴筹发来的短信,提醒“请把您发的筹款转发到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微信好友。越发越多,越容易筹到钱!”“您的筹款效果不佳,请尽快把筹款链接转发给亲友筹钱。”目前,该筹款链接依然显示未审核,但可以正常筹款。

在宣称“大病筹款大平台”的轻松筹上,对众筹内容的审核监管如何?记者也进行了实验。

7月27日,记者在轻松筹上发起众筹求助,希望能通过网友众筹一款游戏皮肤。这项与“大病救助”毫无关系、甚至看起来有些无厘头的求助,也很快就展现在页面上,并能成功捐款。与在水滴筹平台类似,该筹款成功发出链接,在未通过审核的情况下即可以转发并筹款,随后几日记者也连续收到6条轻松筹发来的短信,内容与水滴筹几乎完全一致。

31日下午,在告知水滴筹有这项筹款后,该筹款被水滴筹方面删除,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涉嫌发布虚假信息,记者的账户已经被平台拉黑。该工作人员还表示,轻松筹平台聚焦大病筹款,但是也支持合理的梦想,一些个人愿望类的项目只要不违反相关法律和公序良俗,都可以发布到“梦想项目”里。

关于水滴筹和轻松筹(虚构事故)(2)

▲记者实验

先上线再审核?

两大平台均称有难处

为何虚构的意外事故能上线筹款,众筹“游戏皮肤”能够上线?网络众筹平台在求助者发出求助信息后,到底有没有进行审核,又是如何在审核?对此,成都商报记者联系了水滴筹和轻松筹。

针对记者实验中出现未审核时即可筹款的流程,两大平台均谈到自身的“难处”。水滴筹公关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身份证明材料及诊断证明等材料,在实际开具过程中可能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周期,而大病患者的救助往往是在跟时间赛跑,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以及最大程度帮助大病患者的初衷,平台采取筹款审核并行的方式,尽可能提高筹款效率。

对此轻松筹公关部相关负责人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如果审核门槛太高,甚至出现类似于证明‘自己是自己’的程序,那么大病患者可能等不起。”双方均称,会在复审、终审中持续动态审核筹款人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以防可能出现的“骗捐”。

针对此前的“骗捐”事件,7月31日下午,记者采访到轻松筹、水滴筹两大平台。对于事件中暴露出来的审核机制问题,两方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均回复记者,他们向公众表达道歉,并作出整改承诺。

两大平台均称,整改措施包括要求加强与医院的直接沟通,通过向医院直接求证或实地了解,验证相关病例的真实性;加强材料审核力度,例如通过增加视频验证环节,并联合警方坚决打击购买假病例行为等内容。

轻松筹公关部相关负责人提到了“先行赔付机制”:所有大病众筹项目审核通过后,会在项目上出现“先行赔付”标识。若项目后期经过举证,被判定为不真实项目,平台将先行赔付,把该项目全部已筹款自动退还给对应捐款者。而水滴筹公关部相关负责人也有类似的赔付措施,并表示会主动开放“水滴筹风险黑名单”给行业相关公司。

关于水滴筹和轻松筹(虚构事故)(3)

▲短信催筹

公益人士

网络众筹也应该接受专业评估

知名公益人士周涛认为,公益针对的是“不特定多数人”,比如白血病、艾滋病儿童群体,而网络众筹针对个人筹款的行为,并不属于公益事业。与从事公益事业的非营利性组织相比,网络众筹平台作为商业机构,对流量有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为了吸引大家捐款,一些求助人刻意夸大病情或者治疗费用,以致渲染情绪,让众筹变成了“比惨”。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民政部依据《慈善法》的规定,通过公开遴选,指定了13家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

2018年5月24日,民政部公布了第二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名单,指定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增至22家,轻松筹、水滴筹均为指定平台。(后有两家退出,共20家)

2017年2月16日,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曾约谈轻松筹平台相关人员,就其存在个人求助信息审核把关不严、对信息真实客观和完整性甄别不够等问题要求其立即整改,做好信息审核和风险防范工作。

为规范网络募捐,民政部于2017年7月30日公布《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技术规范》《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两项推荐性行业标准,对募捐主体、募捐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社会监督、评价退出机制等作出规定,网络募捐平台对募捐信息作假、善款未专款专用负有监督责任。

《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基本管理规范》明确规定:第一,平台应明确告知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用户及社会公众,个人求助、网络互助不属于慈善募捐,真实性由信息提供方负责;第二,平台应在公开募捐活动展示页面提供举报功能,并在接到举报后 5 个工作日内通过电话、邮件或短信等方式对举报人进行反馈,并与相关方面沟通。若举报属实,应立即对活动进行下线处理。

另一名不愿具名的知名公益人士告诉记者,当她看到众筹平台上的一些捐款,自己也愿意出手相助,但她始终想问一个问题:“款项的使用由谁来监督?”在她职业生涯中,的确看到有拿到众筹款项后,家属让患者等死的极端现象发生。

两名公益人士建议,民政部门应该履行监管义务,网络众筹也应该接受专业评估。

筹款审核并行的方式,在法律上有无风险?北京君泽君(成都)律师事务所陈小虎律师认为,在审核未完成的情况下,平台应该提醒捐款人审核未完成,最好在显眼位置提醒,如果做到了这一步,涉嫌诈捐的责任就应该由发起众筹的人承担。

“我们有《慈善法》,有网络的相关法规,但却缺乏将慈善和网络结合起来的法律法规。”四川方策律师事务所郭刚律师认为,防止网络众筹中的“骗捐”发生,还需从上到下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王拓

编辑 敬玲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