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吴孟达到廖启智,那些我们从小看到大的“黄金配角”最近一一离世,令人唏嘘。
在各种追思文章中,最能引发大众情感共鸣的是:无论吴孟达还是廖启智,在患病后都在坚持演戏,这一代“黄金配角”都被媒体和网友给予了“敬业”的最高赞誉。
对敬业精神的礼赞和呼唤,也是对如今流量明星的吐槽。但是单单把敬业、会演戏拎出来作为“黄金配角”的标签,其实是一种幸存者偏差。换句话说,那些没天赋又吃不了苦的人,早就被这个行业淘汰了。而即使贵为黄金配角其实还是工具人,没有主角光环,你要在娱乐圈这个行当生存下来,唯一的办法就是比别人更敬业!
这无意间,揭露了娱乐圈残酷法则的真相。所谓“黄金配角”,就是熬到最后,终究无法成为主角的我们。
有一期《十三邀》,许知远采访罗大佑。说起香港艺人的特质,罗大佑用了一种地道的粤语表述方式:搏到尽。
对此,香港才子倪匡看得透:除非你不搏,不然必定要搏到尽。在许多情形之下,要非搏不可的,像为自己的将来,能不搏吗?初入江湖,能不搏吗?已经搏到一半了,能不再搏下去吗?几乎任何人的一生,都是拼搏的一生。
倪匡和徐克
搏到尽三个字更像是“黄金配角”一生的写照。当年看香港八卦杂志,学到一个高频词——“搏出位”。现在才明白,搏到出位才开始,搏到人尽方是休。
早年香港演艺圈,没有专门的院校培养相关影视人才,一家独大的TVB开设艺员训练班,邵逸夫的造星工厂成为一条成熟的造星流水线:艺员前期学习表演、台词、舞蹈、武功、编剧理论、摄影概论、电视工程等基础知识,后期是表演实习,中间经过多次考试,优胜劣汰,毕业者即签约成为无线电视签约演员。这家“黄埔军校”由此成为“东方好莱坞”的中流砥柱。
演员就是一个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金字塔等级森严。1976年《红楼梦》,周润发在给伍卫国跑龙套;1980年《上海滩》,黄日华给周润发跑龙套;1983年《射雕英雄传》,周星驰给黄日华跑龙套……那个年代没有“C位出道”,所有人的起点都是跑龙套。
廖启智也曾在《上海滩》中为发哥跑龙套
按照TVB的规矩,一般演员要跑两三年龙套才有望演配角,而要得到演主角的机会,往往得有五六年时间。
廖启智跑龙套跑了15年,凭借《笼民》拿到金像奖最佳男配已经38岁。以这样的熬法,不想熬成老戏骨都难。今天哪家公司、哪个练习生能够接受?
更让逐梦演艺圈的年轻人无法忍受的是TVB的薪酬体系。
据媒体报道,TVB一线艺人的片酬中,邓萃雯8万一集,郭晋安、郑嘉颖7万一集,佘诗曼6.5万一集,林峰5万一集。这样的片酬和普通人比不算低,但跟内地十八线艺人都没法比。参加活动的出场费用更是少得可怜,即便是当红的佘诗曼,在香港剪彩一次的费用也才2万港币。
在内地,这点钱连找个小网红、kol都会被对方骂没诚意。而那些TVB配角们的底薪只有几千块,他们的专业技能突出,演戏有台词甚至能演反派,但收入和地位却如同横店的群演,生活艰难可想而知。
TVB“血汗工厂”声名在外。吴孟达去世后,他和周星驰TVB台庆讲相声的视频被翻出,不敢提加薪简直是TVB的千年老梗,就连一姐汪明荃都屡次发声,希望“加一点工资给我们”,不过后面还加了一个尾巴——“如果环境好一点”……
但如今又是什么环境呢?
在TVB和邵氏引领的“前店后厂”模式带领下,整个香港的演艺产业以一种独特方式实现了工业化,演员艺人的地位被相对压低,成为工具人。
无论是星爷旗下的吴孟达、小龟黄一山、如花李健仁、石榴姐苑琼丹,还是被杜琪峰的御用林雪,《古惑仔》系列中的几大恶人,或者更早的王晶班底、成家班、洪家班等老面孔,这些非常具有特色的演员之所以成为了“金牌配角”,实质上是得益于成熟的香港电影工业体系,但他们也受制于这个体系。
即使演技出色,但在精细化的电影分工里,他们始终只能担任配角,在娱乐类型片中承担功能性的角色。
一代天王刘文正曾向林青霞传授秘诀:明星要忍得住寂寞,保持神秘感。其实,这招只对巨星有用,比如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周星驰,躲到伦敦看鸽子的梁朝伟。对几乎所有黄金配角而言,你的片酬是主角的零头,保持出镜率是生存的饭碗,你的曝光率没有KPI,但你自己心不能没有数。
搏到尽,成为黄金配角的宿命,是因为比你差的都被淘汰了,比你好了都当上了主角,早日实现了财务自由。只剩下你,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对于演员来说,功夫在戏外,生活在别处。疫情前,横店就是香港艺人的养老院,吴孟达、陈浩民、黄一山、徐少强、孙耀威、李国麟、李子雄等都常驻横店。不仅如此,在抖音、快手上,还活跃着青春不再的周海媚、陈慧琳、温兆伦、吴志雄、陈惠敏等等。
活跃在快手上的吴志雄
论流量,他们当然比不上网红,但与生俱来的亲民却也是顶流们学不来的。他们时常翻牌子,给网友布置作业听歌看剧,甚至给新晋网红当配角站台,为求揾食冇有计。
他们会感觉到落差吗?至少从神色上看不出来。毕竟人生如戏,全靠演技。郭德纲说得好:“心有波涛,面含春色,此为江湖。”
现在有一种趋势,说起老戏骨,溢美之词必是“一人千面”“部部经典”。这么说要么是太年轻,要么是选择性遗忘,只是大家对记忆的美化。
《无间道》中刘健明说:我以前没得选择,现在我想做一个好人。但对黄金配角而言,烂片也是工作,你没得选。吴孟达就曾说,演员其实不怕去拍烂片。收钱做事,只要我用心去演,观众也不会骂我,我也不担心日后接不到好戏。
这就是香港艺人与观众关系中的梨园传统,观众是衣食父母,走穴跑场子不是屈辱,努力揾食,劳动光荣。
许鞍华曾说:“香港演员的一个特点就是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演。”之前看《演员的诞生》《演员请就位》,看完胡杏儿的表演就明白为什么那么多香港演员会到内地来揾食,简直是降维打击。
真为现在的年轻艺人担忧,但凡经过一点专业培训都不至于演成三如(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演员这个行业还有门槛吗?你们真的是在靠老天赏饭吃啊!
转念一想,真是老了。老得杞人忧天痴人说梦。
凭什么责怪那些年轻人没演技啊。现在这个时代混娱乐圈就不需要演技!表演是一门把自己藏起来,把自己变成别人的艺术。但现代的年轻人相信的是自我,是真我。他们的信条是:我不演,我就是我。只有心虚自己人气不足的才会去凹演技。
当年电视刚发明,现代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就预言: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的确都能火15秒。
在抖音快手的世界里,再也没有“黄金配角”的存在。
每个人都是主播,每个人都是主角。在每个手机的主观视角镜头里,在滤镜美颜的加持下,每个人都像明星熠熠生辉。多刷刷手机,你发现世上再也没有演员,只有层出不穷的爱豆。
当K歌取代了演唱会,当真人秀取代了电视剧,当综艺取代了电影,当网红取代了艺人,当百货商店取代了博物馆,当手机取代了大银幕,你会发现什么?
也许你只会耸耸肩,说声没啥大不了。也许你只会更加珍惜你身边的东北人,他们都是不愿考中戏北电的人民艺术家。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拍完《少林寺》,李连杰只拿了700块片酬,气不过同工不同酬,香港演员的片酬是自己的N倍,南下香江,功夫皇帝打出一片天地。而现在呢,香港艺人纷纷北上内地捞金,片酬瞬间也翻了N倍。香港甚至成立了一个名字很拗口的团体——香港艺员内地发展协进会。
现在的娱乐新闻,有时候让人产生时空错乱感:一边是香港资深娱记爆料,600多位香港明星失业(看来这位狗仔老兄也失业了),香港艺人协会会长古天乐给失业明星发放每人8000元的救济金;一边是某女明星补缴税款8个亿,某代孕弃养女星1.3亿打折甩卖上海豪宅,竟然2小时成交……
仿照当年的《再见列宁》,这就是“资本主义一天天烂下去,社会主义一天天好起来”的剧情,但再转念一想,这剧情主角到底是正派还是反派?这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到底姓资姓社啊?
这些老戏骨会演戏,演技怎么来的呢?演技是天赋充话费送的吗?以前的演员靠的是人生的磨砺,现在的爱豆靠的是人设的树立。
那些崇尚狼性文化的互联网大厂真该迅速向娱乐圈输出企业文化。现在娱乐圈的“假敬业”,比职场摸鱼的“假装努力”可怕得多。
多亏还有老实人说大白话——
刘德华:现在要求跟以前不一样了,连准时、记台词都是优点。不是我敬业,而是现在的标准变了。
刘嘉玲回忆入行之初,拍戏记不住台词,被郑裕玲狂怼
黄安曾总结说,想当艺人的先决条件就是:家庭条件不太好,这样的人肯打拼。对于这种貌似真理的谬论,我只能说:你OUT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耍法。
可以说,老一辈的香港艺人别说黄金配角,包括票房保证“双周一成”(周润发、周星驰、成龙)都是苦孩子。但再苦不能苦孩子。带资进组的优良传统,迅速从电影圈传承到了选秀场,富二代出道成为时尚,华为二公主更是树立了一个很难超越的标杆。
现在的选秀节目,你看前台蹦跶的是练习生,却不知道后台运筹帷幄的都是董事长。这样的沃土能等上十年二十年培育出“黄金配角”这样的奇葩?不可能。
不能C位出道,别人潇潇洒洒回家继承亿万家产,怎么可能还等着你提携配戏?你给别人提鞋都不配!《新喜剧之王》里面的段子真不是段子。
所以,今天我们怀念了那么多黄金配角的好,到底是在怀念什么?可能是一代老追星族在怀念追星黄金时代温情脉脉的社群关系。
地小人稠的香港,竞争环境最为激烈,出生底层草根的艺人自然舍得搏命,又与观众粉丝有天然的情感联系。艺人与本地社群之间的互动更多,街坊文化成为香港娱乐产业的底色。
艺人既敬业又亲民,有些人够努力又够好运,即使一朝成为顶流也不会让市民阶层感觉有距离感。他们的成功,就是这座城市诞生奇迹的证明。
所以,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的梅艳芳,靠选秀改变命运能引起市民的共情,被称为“香港之女”。所以,“连张国荣都要熬十年”能成为香港人最喜欢用来激励后生仔的励志鸡汤。所以,买菜偶遇“市民刘先生”这样的梗能流传至今。
正是这种市井人情味的存在,让冷冰冰极度商业化、工业化的香港娱乐圈同时具有江湖气。只是江湖已远,现在娱乐圈只剩下最没有人情味儿的人气。
现在不光是名牌大学的寒门学子越来越少,娱乐圈的草根明星也快绝迹。追星,同样是养成系游戏,以前是穷养,现在是富养。资本席卷撕毁了含情脉脉的面纱。当年追星,追的是一种情怀,现在追星必须是氪金玩家。
以前追的是哥哥,现在捧的是弟弟;以前叫的是爸爸,现在叫的是儿子。同样是花钱打赏叫好捧场,但骨子里从梨园文化变成了包养应援文化,堕落了吗?别人说是和国际接轨。
以前的街坊文化很简单,现在的饭圈文化很玄学。明明演技辣眼睛,粉丝让大家包容;明明是烂片,粉丝可以控评;明明做错了事,粉丝可以说,是我的错!可怜天下父母心。
与此同时,如今粉丝成为爱豆们最厉害的武器。可这把双刃剑,没几个人玩得转。惹祸上身就围魏救赵,要不就微博静默玩消失,颇似今天某些国际大牌又当又立。
而那个年代的香港艺人,粉丝是衣食父母,但绝不会被乌合之众绑架。
上世界80年代中后期的香港歌坛,张国荣与谭咏麟如日中天。二人争霸,激起粉丝对立。那时没有互联网,自然就没有键盘侠,双方粉丝直接开干,从茶餐厅到演唱会,一言不合就打架。这可比今天的饭圈养蛊刺激多了,敞亮多了。但明星当事人遇到这种局面会怎么办呢?
先是谭咏麟宣布永远不参加音乐奖项评选,后有张国荣宣布退出歌坛。一个比一个狠,一个比一个绝。
张国荣:若我真有不干这行这一天,那时因为我自己光荣地离开,任何人也不可以逼走我!
狠人绝迹。就连市民与社会的粘合剂——黄金配角们也逐个离去。
他们是一代人集体回忆的气氛组,是每当我们感慨“一个时代结束了”的时候的背景板。
而随着他们的离去,当年“人人有工开,人人有饭吃”“只要努力工作就可以买到楼”的狮子山精神也已远去,只剩下赤裸裸的资本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