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既关系着每个人的“钱袋子”,又是银行放贷资金的重要来源。2020年,我国人民币存款增加19.65万亿元,其中个人和企业的贡献可不少。
尽管存款收益比不得理财产品,但胜在安全可靠、收益稳定,往往受到老年群体青睐。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提速,存款保险制度出台,新型存款产品层出不穷……如何管理好存款、让银行成为储户的“保险箱”,金融部门花了不少心思。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存款管理工作。一起来看看会议透露出了哪些重要信息?又将对百姓的“钱袋子”有啥影响?
存款不“换锚” “压舱石”长期保留
当前,新发放和存量贷款的定价基准转换已经顺利完成,大部分贷款都选择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定价。下一步,存款方面的利率改革是否会有所推进?
人民银行此次召开会议明确提出,存款利率定价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存款市场竞争秩序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存款基准利率作为整个利率体系的“压舱石”,要长期保留。
这么看来,未来一段时期,存款基准利率仍将是存款收益的定价基础。虽然定价的“锚”没有改变,但并不意味着实际存款利率就没有变化。
我国存款基准利率2015年10月以来没有过调整,但实际上存款利率的上下限都已经放开,银行可以自主浮动定价。为缓解息差缩窄带来的压力,去年以来不少银行纷纷主动下调负债端存款利率,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官网显示的整存整取一年期存款利率均为1.75%,不到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相较国有大行,一些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上浮幅度更大一些,个别能达到存款基准利率的1.5倍。
LPR改革以来,贷款利率持续下行,存款利率也出现下降。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未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减,企业贷款成本要维持目前水平,需要银行控制好存款成本,因此存款利率也将保持基本稳定。
存款不可图高利 异地揽储要警惕
近年来,地方中小法人银行(包括农村信用社)借助互联网渠道,通过较高的存款利率、灵活的支取方式实现了异地客户和存款规模的快速增长,但其背后的风险和隐患不容忽视。
一些热衷于异地揽储的地方金融机构往往实力不足,在竞争能力、资本补充、风险防控等方面有着明显短板,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跨区经营容易导致风险外溢。
另外,异地揽储存在很大的监管隐患,异地存款人的远程交易、实名认证、尽职调查等都可能存在风险。
为此,央行此次召开的会议重申:地方法人银行不得以各种方式开办异地存款。
这一方面督促地方法人银行回归服务当地,另一方面维护了存款市场正常的竞争秩序,还有助于推动银行负债端成本保持稳定,为巩固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撑。
存款不就图个安稳,所以不能光看到一些地方金融机构的高利率,而忽视小银行的高风险。咱们还是老老实实地把钱存在“家门口”的银行里吧。
小心不规范“创新” 远离“无照驾驶”产品
在手机上轻点几下,账户“趴”着的活期资金就变为了定期存款,如此便捷的金融服务深受部分理财人士欢迎。一时间,不少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平台和银行达成合作,在平台上销售银行的存款产品,其中不乏一些地方中小银行的存款产品。
但这些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创新”的存款产品,已被人民银行相关人士“一锤定音”,判定为“无照驾驶”的非法金融活动。
在监管看来,第三方互联网平台销售的存款产品充斥不少问题和风险:高息揽储、跨区域经营、外溢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监管隐患、扰乱市场……
为此,银保监会、人民银行今年1月发文,规范了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要求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支付宝、腾讯理财通、京东金融、度小满金融等多家互联网平台纷纷下架相关产品。
金融服务既要方便,也要考虑安全。为保障储户的资金安全,监管对于金融“创新”较为审慎。从之前规范结构性存款、叫停“靠档计息”等举措,可以看出存款市场的监管动作不断升级。
此次央行召开的会议明确提出,继续加强对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的监测管理,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在“创新”产品层出不穷的当下,这样“严监管”的表态让储户感到安心。
存款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保障存款安全就是保护百姓的“钱袋子”。
其实,对于储户的资金,我国还有一项重要制度保障——存款保险。一旦个别银行经营出现问题,存款保险基金将依照规定对存款人进行及时偿付。我国的《存款保险条例》明确规定,存款保险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目前,全国受存款保险保障的金融机构共4025家,且使用统一标识——存款保险标识。
在此提醒各位:一定要去正规金融机构存款,存款前要看看机构有没有“存款保险标识”哟。(吴雨、唐健辉)
来源: 新华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