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菜是一种大江南北普遍种植的蔬菜,它具有碧绿的外叶,嫩黄的心叶,并且含有丰富的营养,因此深受大众喜爱。娃娃菜具有多层叶片,虽然叶片水分充足,但还是比较耐贮藏,有些地方的农村仍然把娃娃菜当作越冬必备的储存蔬菜之一。娃娃菜种植比较容易,管理过程也简单。但在种植娃娃菜的过程中有一种病害最容易发生,这个病害不仅仅在田间发生,而且还能在储藏运输期间继续发生,成为困扰种植户的一个最大病害,这个病害就是娃娃菜细菌性软腐病。

娃娃菜软腐病前期(正确判断娃娃菜软腐病病原)(1)

娃娃菜软腐病发病后什么样?

首先娃娃菜软腐病发生后,病部组织有脓状物产生并伴有臭鸡蛋味的恶臭,这是对细菌性病原菌感染的初步判断。其次根据外叶、心叶及根部的发病表现症状观察,判断娃娃菜软腐病并不困难。娃娃菜软腐病发生后,病原菌可侵染叶片、根部,发病植株大多数外观看起来正常,但掰开外叶后会看到心叶从内到外组织坏死,严重的按压叶球会塌陷。

外叶发病表现:外叶发病和大白菜外腐型软腐病是一样的。娃娃菜发病初病株外叶在晴天有阳光暴晒的时候呈下垂萎蔫状,而早晚和阴天可以恢复正常状态。随着病害不断加重,植株逐渐不能恢复正常,外叶平贴地面,叶球外露,部分外叶叶片顶端组织风干变薄,呈纸状贴在叶球上,外叶大部分干枯,病株易倒伏。

娃娃菜软腐病前期(正确判断娃娃菜软腐病病原)(2)

心叶发病表现:与大白菜基腐型软腐一样,病菌在靠近地面部分的叶片基部伤口入侵,慢慢深入到菜心,在田间掰开娃娃菜病株,会发现不同程度的发病状况。心叶在病原菌的侵害下初期形成水渍状侵润,后期呈淡灰色。发病的叶片基部、茎基部、和地上部分近根部产生水渍状病斑,呈灰黄色或褐色,组织发展成为烂泥、黏滑软腐状,有硫化氢恶臭味,病斑向各个部位扩展蔓延,造成茎基和根、叶柄腐烂。

根部发病表现:娃娃菜根部一般不容易发病,但在叶片感病的情况下,会随植株体内水分运输感病,表现为髓部组织变为褐色,组织成为脓状、黏滑膏状,并伴有恶臭,外面的木质表皮外观正常,失去正常的功能。

为什么会发生娃娃菜软腐病

该病为细菌性病害,病原菌为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菌体短杆状,大小为0.5~1.0μm×1~3μm,革兰染色阴性,短链状,单生,或双生,周生鞭毛,无芽孢。化能有机营养型,兼性厌气,代谢为呼吸型或发酵型,氧化酶阴性,过氧化氢酶阳性。营养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圆形,隆起,灰白色。

病原菌主要在田间病株、窖藏种土、未腐烂的病虫体内越冬,病原菌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在寄主植物根际为中心的土壤上形成菌落。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以孢子形式长期生存,通过雨水、灌溉、带菌肥料、昆虫、农事操作等传播,从伤口侵入。在伤口或细胞间吸收营养,分泌果胶酶分解正常细胞,使寄主细胞离散。

娃娃菜软腐病病原菌孢子发育适温为32~33℃,在田间从春季到秋季辗转田间为害作物。娃娃菜软腐病多发生在包心期之后,从叶柄上的自然裂口以及有虫伤的情况下,在降雨时带病土粒飞溅引起孢子入侵。在多风、地表流水的情况下随风随水传播,在遇到合适的寄主后就迅速繁殖,即使采取了严格的土壤消毒,菌群也能立即恢复侵染。

娃娃菜软腐病前期(正确判断娃娃菜软腐病病原)(3)

娃娃菜在包心以后多雨,叶片基部处于浸水和缺氧的状态,伤口愈合慢,都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蔓延。感病株在储藏、运输途中都会发生软化、腐烂现象。

娃娃菜在储藏期间感染软腐病从伤口处开始发病,自外部叶片基部向内向里扩展。发病初期病部在局部呈浸润半透明状,后期发展为明显的水渍状并逐步扩大,表皮塌陷并由黏状菌脓产生。病部组织中维管束正常,其它组织软腐,发出恶臭,菌源在储运期间健康株与病株的接触导致传染。

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娃娃菜软腐病

1:病原菌在发病株上越冬,如果地里病残体清理不干净、或者没有进行合理的轮作,第二年就会发生侵染。

2:病原菌在土壤、堆肥中寄居越冬,笠年温湿度合适的条件下孢子萌发,侵染健康植株。

3:病原菌在黄跳甲、蟋蟀等虫体内越冬,来年昆虫恢复活动后咬食娃娃菜造成健康植株感染病菌。

4:有咀嚼式口器的昆虫在田间咬食娃娃菜,造成交叉感染,昆虫咬食邻近地块发病的叶菜类蔬菜,也会把病原菌传染给健康的娃娃菜植株。

娃娃菜软腐病前期(正确判断娃娃菜软腐病病原)(4)

5:田间管理措施不当、农事活动产生伤口,或在大水、大旱情况下外叶产生伤口,给病原菌造成感染机会,进一步全田蔓延。

6:其他病害发生严重的情况下传播,比如发生黑腐病、白斑病后在病斑处形成裂口,也能够造成软腐病病原菌侵染,黑腐病和白斑病发病重的地块,软腐病发生也严重。

娃娃菜软腐病怎么预防?发生了病害后怎么防治?

1、农业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中抗丰水的品种,秋季种植选用耐寒、春季种植选用耐旱的、耐高温的品种,除过白心、黄心的品种外,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橘红心的娃娃菜品种具有较好的抗软腐病、黑斑病、病毒病的能力。

合理的轮作技术:首先严禁连作,轮作期要大于三年至五年,一定要避免前茬为种植十字花科作物、瓜类、马铃薯等茄科作物的地块。

娃娃菜软腐病前期(正确判断娃娃菜软腐病病原)(5)

强化田间管理: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补足钙肥。推广起垄覆膜及膜下滴灌技术,没有条件滴灌可以采用膜下沟灌技术,禁止大水漫灌或灌水没垄,为娃娃菜创造上干下湿的生长环境。由于近年来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普及,造成娃娃菜发生机械伤的可能性不断增加,因此在农事操作中尽量避免伤及植株,形成伤口。

储藏期间管理:储藏期间要对储藏环境消毒,挑除感病株,长途运输管理也一样。

2、药剂防治。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

种子处理:播种前可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1%拌种。

发病初期药剂防治:新植霉素200毫克/升药液4000倍液、14%絡氨铜水剂 350倍液、用3%的中生菌素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全生育期3次、或者3%中生菌素600~800倍液灌根,每株用药液0.5斤,全生育灌期3~4次。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50倍液,每隔10天防治1次,连续2~3次。或用20%噻菌酮悬浮剂600~800倍液兑水均匀喷药、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防治。

防治害虫:虫伤是造成娃娃菜软腐病的一个重要途径,积极防治、、菜青虫、地老虎、等害虫造成的虫伤入侵,减少植株伤口,关闭病害传播蔓延入口。因此应及时施药防治。鳞翅目害虫用敌百虫粉2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甲虫类用联苯菊酯2000倍液喷雾、80%的敌敌畏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或者杀死幼虫。

娃娃菜软腐病前期(正确判断娃娃菜软腐病病原)(6)

注意:娃娃菜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许多农户分不清病害是真菌性病害还是细菌性病害而盲目用药,用真菌性病害的药剂防治不了细菌性病害。另外还有很多防治方法推荐使用农用链霉素的,而农用链霉素在2016年已经禁止使用了,市场上如果有的话大多数可能是假药,购买防病药剂时一定要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