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人的一生有三碗面,分别是人面、情面和场面。想要在社会上混出一片天地,端不好这几碗面,还真的不行。那怎样才能做好呢?今天和大家分享心学大师王阳明的话: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掌握了这“三不管”,才能在社会上顺风顺水。

积极的人生态度王阳明(王阳明忠告为人处世做好)(1)

01 不管人非笑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鸵鸟在受到威胁的时候,它们会怎么做?它们会把自己的头埋起来躲避威胁。这种行为我们叫做“掩耳盗铃”,但是即便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还是会有很多人这么做。就比方说,我们要说的“非笑”,很多朋友在听到别人对自己的嘲笑的时候,心里总是一边告诉自己不要听,一边自己还很在意。

和大家说个例子,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人看不惯他的行为就说,“你这样到处奔波游说,不就是要显示自己的口才和花言巧语吗?”后来又到了郑国,孔子和弟子走散了,子贡就和当地的一名隐者打听孔子,没想到隐者竟然说“累累然若丧家之犬”。被人说成是“丧家之犬”,很多朋友听到肯定会很生气,而孔子却说“我虽然外貌不似狗,但现在这般情状,也确实挺像丧家之犬的。”

这点映射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来,“非笑”这点是无处不在的,如果我们每次都要因为别人的一些嘲笑生气,那岂不是累死了?

积极的人生态度王阳明(王阳明忠告为人处世做好)(2)

02 不管人毁谤

有句话是说,“真正的内心强大,是从闻谤不辩开始的。”作家冯唐有一次跨界去当主持人,在节目播出之后,网上对他的骂声很大。有朋友就看不下去,私下问冯唐,冯唐却风淡云轻地说,“骂我,是他们的事情。”这世上归根结底就两件事:一个是关我何事,一个是关你何事。人这一辈子,活在别人嘴里,还不如活在自己心里。面对别人的一些中伤和诽谤,不解释,不争辩,诽谤便不攻自破。就好比一张白纸上被污染了一滴墨水,不动它,它就不会扩散。否则,就是玷污一片。

积极的人生态度王阳明(王阳明忠告为人处世做好)(3)

03 不管人荣辱

这里的荣辱,更多指的是个人得失。这点呢,王阳明就很有发言权了,他曾经提倡“荣辱得失面前不动心”。年轻参加科考的时候,考了两次都落榜了。关键是他父亲是当时弘治朝的状元,状元的儿子落榜,在当时可是能说上好几天的大笑话。可王阳明却没当回事,说“别人都因为自己落榜了而感到羞愧,而我却以落榜之后感到羞愧而羞愧。”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心态,在日后的仕途上,他即便是被同僚打压,也没有放在心上,反倒是活出了自己的一份逍遥自在,也创立了“王阳明心学”。

积极的人生态度王阳明(王阳明忠告为人处世做好)(4)

人面重要,但是需要自己挣;情面险要,需要我们用心经营;场面微要,也得需要我们去迎合。人这一辈子,拾掇好这三面,相信会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