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此地为丝绸之路,万里长城,河西走廊的一个交汇点。因为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特征,使其成为了兵家的长争之地。

无数外敌想要侵占嘉峪关,想要以此来拓张疆土,掠夺中原地区的资源。但是因为嘉峪关易守难攻,因此外敌一般不选择从正面进攻。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选择从侧面进攻,仅仅只需要绕行70公里而已,然而外敌却迟迟不敢进攻。

嘉峪关为啥叫天下第一雄关(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1)

嘉峪关,位于现甘肃省嘉峪关市西五千米处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地段。

嘉峪关的北边是巴丹吉林大沙漠,沙漠面积宽广,虽然说该沙漠不是无法通行,但其通行的难度也是十分大的。其南边为祁连山脉,祁连山脉巍峨耸立,山脉长达数百公里,山顶的积雪终年不化,这些因素为嘉峪关构成一道天然的屏障。

嘉峪关的东方屹立着黑山,西方耸立着文殊山。在黑山和祁连山的中间有着一大片的戈壁滩。长长的讨赖河从戈壁滩中流淌而过。

如此看来,嘉峪关被高山包围,确实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界。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有人提出了绕行的的法子。那么,绕行到底可不可行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究。

嘉峪关为啥叫天下第一雄关(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2)

曾有人言,若不想从正面进攻嘉峪关,那么,便可从黑山上的巴丹吉林大沙漠穿行而过 。若只是单单从地图上来看,这确实是一条可行之路,但是从实际地理地形来看,这是不现实的。如果要从黑山绕行,那么就必须要穿过70多公里长的巴丹吉林大沙漠。

当时的外敌入侵者多为游牧民族,众所周知,游牧民族善骑射,但是在沙漠中游牧民族的骑兵的骑座蹄子过小,压力不足,而沙漠中的流沙又较软,因此有游牧民族骑兵的骑坐极易陷入流沙之中。

嘉峪关为啥叫天下第一雄关(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3)

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有人提出了抛弃骑行,选择步行这一计划。那么可行吗。从外敌入侵的出发点到嘉峪关,为了缩短抵达时间,选择不吃不喝,一路紧赶,至少也需要连续走24个小时才能抵达嘉峪关。

在这样的情况下士兵们精力匮乏,战斗力大大的折损,不要说与嘉峪关的守卫直面一站,如果是在这时,嘉峪关派派兵出击,游牧民族外侵者便可轻而易举的就被歼灭。

要是换条路线,从嘉峪关的南边的文殊山和讨赖河穿行呢?实际上,实施难度也极大。要想从嘉峪关南边的文书山河讨赖河绕行,就必须看到横亘于其间的长城着一大难题。当然除了长城,还有地形落差这一难题。

嘉峪关为啥叫天下第一雄关(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4)

这个地方是西长城的源头,在讨赖河的边上还有一个墩,即——第一墩。可不要小看这个墩的作用。第一墩的位置在悬崖上,悬崖的高度有56米左右,面对如此高的落差,军队想要成功而过是不可能的。

选择绕行不可行,那强行穿越会怎样呢?强行穿越途中的山脉与沙漠,虽然说抵达嘉峪关的时间的确可以缩短,但是这一计划行动起来危险系数极大。

嘉峪关为啥叫天下第一雄关(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5)

沙漠中缺水,缺食物,随时可能出现的“沙漠陷阱”以及风沙袭来方向的难以辨认,都极易造成兵力的损失,并且浩浩荡荡的一大支军队出现在边境上,极易被守关的士兵发现,并且拦截的。如此看来此方法也是行不通的。

敌人想要攻占嘉峪关,实质目的是想要一步步击溃中原地带,以此来获得领地、食物、资源等。

因此,又有人说既然嘉峪关过不去,为何不选择绕过嘉峪关,从别的地方进攻呢?中国古代皇帝也想到了这一点,嘉峪关的两侧所有山脉,但山脉较低矮,因此,可能会给敌人提供偷偷翻越山脉的机会。

嘉峪关为啥叫天下第一雄关(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6)

于是,在明朝的时候,明朝的皇帝以嘉峪关为中心,向南北两方分别修了两道长城来作为防御守线。长城在我国古代是一大重要的防卫建筑,长长的长城拦截了从外来的入侵者,因此,选择绕过嘉峪关从别处进攻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无论是从嘉峪关的正面还是侧面,或者是选择绕行,这些法子都是行不通的。如此看来,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的称号可谓是实至名归了。

嘉峪关并非是一个孤立的关卡,它是由山脉,河流,长城共同组成的,这三大因素共同构成了嘉峪关最严密的军事壁垒。嘉峪关一个小小的地方,却让外敌入侵者无可奈何,得益于地理位置的优越以及人类对地理地形的利用。

嘉峪关为啥叫天下第一雄关(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7)

建于明洪武五年的嘉峪关比著名的山海关早修建了九年,迄今为止人是长城上最大的关卡,也是中国最大的关卡。

中国的长城上有三大奇观,嘉峪关就占其中之一。东边是山海关,中部是镇北台,而西部就是嘉峪关了。

在古代嘉峪关的作用是抵御匈奴的侵扰,是开拓西域疆土的保障之一,是发展经济的重要路线。而在今天,嘉峪关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今天的嘉峪关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它还传播着“丝路文化”和“长城历史文化”。

嘉峪关为啥叫天下第一雄关(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8)

不论是从古代丝绸之路还是发展到至今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嘉峪关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