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禅师到一个富翁家做客。
富翁抱怨自己,交不到朋友。
禅师和富翁聊了一会,了解了富翁的心态,就指了指窗户,那里窗帘拉得严严实实。
富翁疑惑,于是禅师说道:“如果你想要别人看进来,为什么还需要窗帘?而如果你不要别人看,干嘛需要窗户?”富翁若有所思,问道:“那么我应该怎么做?”
禅师说:“你应该先把窗户打开,让别人有看进来的机会,这样你才有交到朋友的可能。”
有一句话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将欲得之,必先给之。”
其实人和人之间,都是相互的。
你敞开了大门,别人才能走进来。反之,你若拒人于千里之外,他人也会疏远和冷落你。你若给到了别人关怀,别人才会给到你善待。你若给人以假意和套路,别人定还你无情和绝情。
01
智者搭桥,愚者筑墙。
在这个世上,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也没有人可以独立的存在。
于宇宙来说,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于万物来说,每个人都存在有千丝万缕和盘根错节的联系。
所以做人做事,不必过分计较。
因为你给别人搭桥,是方便自己过路。但如果你给别人筑墙,恰恰是堵了自己的路。
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唐朝时的大将。当时,两人有一些个人误会和恩怨,关系很僵。
后来安禄山造反,皇帝命令郭子仪做朔方节度使,李光弼成为他的部下。李光弼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怕郭子仪公报私仇,借故杀他。
可谁知郭子仪却向皇帝极力举荐他,同时,郭子仪还将自己部下的一万精兵分给了他,让他带兵东征。
郭子仪此举,让郭子仪大为感动,于是他不负所托,在七年之间奋力打了许多胜仗,同时也帮郭子仪分担了作战压力。后来朝廷叙功,两人都一起受封,不分伯仲。
在《论语》里有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其实真正的聪明人,懂得给自己结善友,广善缘,最终让自己的路,越走越开阔,越走越顺遂。
邵康节是宋朝大哲学家。他与当时的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是表兄弟,同时和苏东坡有往来。但二程和苏东坡的关系,一向不和睦。
有一次,邵康节病得很重时,程颢、程颐二弟兄在病榻前照顾。这时苏东坡来探病,程氏二兄将他拒之门外。躺在病床上的邵康节,此时已经不能再说话了,他就举起一双手,比划成一个缺口的样子。程氏二兄弟疑惑。不久,邵康节喘过一口气来,说:“把眼前的路留宽一点,好让后来的人走走。”说完,他就咽气了。
有一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其实在做人的底线和原则外,我们都不应该树敌太多,这既是给自己设障,找麻烦,也容易断自己的后路。
02
你对我有恩,我必对你有义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还有祸兮旦福。”
当你得意之时,不可待人太过,做事太绝。在你失意时,别人才肯心慈手软,留你三分余地。
相反,你若太过心狠手辣,太过咄咄逼人,不肯给别人留几分后路,最终只会将自己逼上绝路。
公元405年,东晋北府兵将领刘毅大败对手桓蔚,桓蔚落荒而逃,逃进了牛牧寺,请求在寺中躲避一下,寺僧释昌出于出家人的慈悲心,便将桓蔚藏了起来,使他躲过了追兵的搜查,捡了一条命。
后来,刘毅得知了事情经过,怒不可遏,下令将寺僧释昌斩首,众位僧人苦苦哀求,求刘毅放过释昌一马,但心狠手辣的刘毅丝毫没有宽容之心,十分坚决地把释昌杀掉了。
公元412年,刘毅与刘裕交战,结果被杀得大败,他在深夜骑马奔逃,眼见着后面的追兵就要追上自己了,慌不择路,竟然也逃进了牛牧寺。寺僧见有人闯了进来,便连忙向外赶他,他哀求僧人允许他躲避一下追兵。
僧人们坚决不同意说:“几年前,我们寺里的释昌法师因为救了一个被官兵追捕的人,被一个叫刘毅的将军杀掉了,这次,我们是再也不敢收留任何人了!”说完,便将刘毅轰了出去,把寺门关上了。刘毅走投无路,眼看着追兵就要冲到近前了,长叹天亡我也,便自缢了。
在《菜根谭》里有言:“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其实为人处世,不必太绝对。有时,当你把他人逼狠了,当你处于劣势时,就会尝到自己种下的恶果。有时,当你把事做绝了,当你处于险境时,就会发现自己无路可退,也无人帮衬。其实许多时刻,你对他人的态度,常常是他人回敬你的态度。
所以在你处于高峰时,给他人留点后路。在你遭殃遇难时,别人才会给你留一丝退路。
03
你对我不仁,我必对你不义
有这样一则故事,商鞅在秦国主张变法,受到秦王重用。商鞅觉得自己作为远赴秦国的异国人士能够得到如此赏识,必须得好好表现。此时,秦国让他带兵攻打魏国。商鞅志得意满,率领大军开赴前线,魏国派公子卬带兵拒敌。两军相遇,商鞅得知对方将领是公子卬,顿时计上心来。
因为商鞅在魏国时,和公子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商鞅打算利用两人过去的交情,假意投降,然后置于死地。商鞅派人对公子卬说咱们兄弟之间的关系至厚,怎么忍心相互厮杀呢!不如这样,我们互相回去游说君王,相互退兵!
公子卬虽有些顾虑,但依旧念着昔日的旧情,于是答应两个人约定某个时间共同退兵!
此时,商鞅再派人来对公子卬说到,兄弟,咱们此时退兵回国,不知道何日再能相见,我想和你叙一叙!公子卬答应了,魏国其他将领苦劝,公子卬不听,非要和兄弟商鞅叙旧,于是去参加了这场猝不及防的鸿门宴!
商鞅在聚餐之时,抓住了公子卬,立下大功一件。可想而知,当时公子卬内心对商鞅的失望有多大。
秦孝公死后,秦惠王上台,觉得商鞅这件事做的不仗义,想通过这件事情对商鞅治罪,这样秦惠王就能立于道德上的不败之地。商鞅害怕了,带着自己的母亲及亲属来到魏国以寻求庇护。
邺令襄疵因为公子卬之事而不接纳商鞅!最终商鞅在秦国,落得了一个不好的下场。
其实,许多时刻,我们对人不仁不义,假情假意,看似得到了眼前的好处,但长远来看,是害了自己一辈子。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你利用他人的真心时,最终得到的是他人对你的失望和绝望。当你利用他人的善良时,最终得到的是自己的冷漠和险恶所带来的孤立无援和自食其果。
04
人和人,永远都是相互的。
在《易经》里有言: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其实人和人之间,不彼此伤害,就不会有灾害。
在《曾国藩传》里有言:“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一个人肯吃亏,真心去厚待他人,才可能得到别人同样的对待。反之,一个人总是处处去算计别人,最终会害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