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陵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潭峪岭西麓,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德陵的主人是那位“不爱江山只爱木工活儿”的明熹宗朱由校,世人也叫他“木匠皇帝”。不得不说,朱由校这个“鲁班”的称号不是盖的,愣是把皇帝做成了兼职。按说熹宗痴迷刀锯斧凿,他的陵园应该盖得非常讲究,可惜德陵营建时,正值明王朝面临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因国库匮乏,财力不足,后来还是在大臣们的捐款赞助之下,才使这座陵园勉强修建起来。德陵目前尚未对公众开放。2000年收录,2003年和2004年扩展,明清皇家陵寝(Imperial Tomb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明十三陵分布图(明十三陵德陵)(1)

德陵

天启皇帝朱由校和皇后张氏

朱由校(1605—1627年):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十一月十四日生。明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长子,母选侍王氏。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六日,朱由校16岁即皇位,次年改元天启。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日去世,享年23岁。崇祯元年(1628年)三月八日葬德陵。朱由校是个昏愦不务正业的皇帝,他对于木工、泥工、瓦工、雕刻、油漆都有着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在木工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堪称一位一流的木匠。他最擅长的是木工器作,而且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皇帝爱好特殊,对国家大事就不太热情了,太监魏忠贤独揽大权,操纵了整个朝政。朱由校在位期间,魏忠贤广植党羽,贪污索贿,无恶不作。

明十三陵分布图(明十三陵德陵)(2)

神功圣德碑

张皇后(1606—1644年):张氏,名嫣,字祖娥,小字宝珠,祥符(今河南开封)人,父太康伯张国纪。天启元年(1621年)二月选美入宫,同年四月被册封为皇后。思宗朱由检登基后,上尊号曰懿安皇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入紫禁城,懿安皇后张氏则在自己的寝宫中上吊自杀身亡,殉国明节。清世祖顺治元年,顺治帝命人将张嫣和明熹宗合葬在德陵。

明十三陵分布图(明十三陵德陵)(3)

德陵

据说,张嫣是明天启元年从全国初选的五千名美女中,连过“八关”选出的第一美女,被册立为皇后。史载张嫣“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口若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 懿安皇后生的十分美艳动人,通史书,很有皇后风范,与春秋时期的夏姬、魏文帝皇后甄氏、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隋炀帝皇后萧氏并称中国古代五大艳后。

明十三陵分布图(明十三陵德陵)(4)

德陵

建陵历史

天启皇帝朱由校在位七年,并没有为自己筹建陵寝。崇祯皇帝即位后才开始着手为朱由校建陵。德陵是明代营建的最后一座帝陵,始建于天启七年(1627年)九月。崇祯元年(1628年)三月玄宫建成,崇祯五年(1632年)地面建筑完工,用时5年,占地3.1万平方米。德陵营建时,正值明王朝面临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奉命负责陵园营建的工部尚书薛凤翔曾请求发放帑银百万两,但因国库匮乏,财力不足,崇祯皇帝只拨银50万两,还反复叮咛告诫,以期速成。崇祯皇帝只得带头捐款,后妃、大臣们也都捐助,才使这座陵园勉强修建起来。德陵与诸陵不同的是,明楼内的龟趺图案不是采用云龙图案,而是采用了道教的“八宝”、“八吉祥”的图案,这也算明陵中的一个特例。

明十三陵分布图(明十三陵德陵)(5)

德陵

明十三陵分布图(明十三陵德陵)(6)

修复后的陵墙

明朝灭亡后,德陵的明楼和寝殿被清军烧毁。清人解说焚德陵的原因,主要是明军曾在万历年间将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误杀,努尔哈赤一直怀恨在心。之后,努尔哈赤的儿子睿亲王多尔衮率清军入关后,便将德陵作为复仇的目标。被毁的德陵在乾隆年间得到了修复,因为乾隆皇帝认为此事已过去百年,“德怨久泯”,所以重新兴修了享殿、明楼等建筑。

明十三陵分布图(明十三陵德陵)(7)

修复后的陵墙

陵寝规制

德陵陵宫建筑总体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基本仿庆陵,但两进院落连成一体。第一进院落以祾恩门为陵门,院内建有祾恩殿及左、右配殿和焚帛炉。第二进院落,前设陵寝门(三座门),内建棂星门和石供案。后为圆形宝城,建有方城、明楼。陵宫外还建有宰牲亭、神厨、神库等附属建筑。

明十三陵分布图(明十三陵德陵)(8)

修葺一新的陵门

明楼内立圣号碑,圣号碑碑身正面刻楷书“熹宗悊皇帝之陵”,碑趺所饰图案独特,与其他陵不同。其他各陵圣号碑碑趺一般以云龙图案为主,而德陵圣号碑碑趺则上枋雕饰二龙戏珠,下枋雕饰“螺、轮、伞、盖、花、罐、鱼、长”及杂宝等佛、道两家吉祥宝物。

探访路线

德陵在十三陵区的东侧,远远看去,在去往德陵的路上有一座石桥,石桥过后是神功圣德碑,再往后就是德陵。石桥、石碑、陵门、明楼均在一条中轴线上。复建的陵门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上覆花色琉璃瓦。陵寝的围墙也修葺一新。德陵尚未对公众开放,陵门紧闭。

明十三陵分布图(明十三陵德陵)(9)

明楼

明十三陵分布图(明十三陵德陵)(10)

宝城

陵园里仍保存祾恩殿遗址、陵寝门(三座门)、棂星门石柱、石五供、明楼、宝城等,其中一些建筑如陵寝门和明楼是经过修缮的,还有一些只保留了遗址,如祾恩殿台基和棂星门石柱。绕着方城的城墙,向后是一个圆形宝城,宝城的下面,就是神秘的地宫。

孙克勤撰文和摄影

参考文献

孙克勤,孙博,2014,明清皇家陵寝。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孙克勤,2018,一个人的紫禁城。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孙克勤,2020,一个人的紫禁城。香港:中华书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