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永远是中国人年底的主题。一年一度的春运已经开始了。春运,是现代中国改革开放三十来年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种发生在春节前后的特殊运输季,背后则是庞大的人口短期集中性流动。因此从狭义来说古人是没有春运的,但是从广义来说,从春节出现那时起,春运现象在古代就存在了,那时也有“回家难”——游子如筝,春运是线,每一次甜蜜的收线,便近了家的距离。
溯源“回家过年”
为何过年时一定要回家?传说,“年”是一只凶恶的野兽,长着四只角四只足,力大无比,在每年的最后一天,即“除夕”便会出来作祟。
个人的力量有限,无法对付凶残的年兽,于是全家人守在一起,等着“年”的来到,合力把“年”赶走。所以不论怎么困难,有什么样的理由,在外的家庭成员都要赶回,助上一臂之力。
现代时空概念上的“年”,晚于过年风俗。据中国最早一部释义词典《尔雅》中的“岁名”解释,“年”在尧称为“载”、夏称为“岁”,商称为“祀”,一直到周才称为“年”。
古代“春运”行路难
如上文所说,因为周朝时就已经出现了现代春节的雏形,古代的 “春运”也就随之应运而生。不过那时的春运比现在困难。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古代有“父母在,不远游”等封建礼俗思想因素的限制,人口流动的数量并不大,距离也不太远。其次,与今天不同的是,古代春运主体并非“外出务工人员”,而是以朝廷官员和经商人士为主。
由于道路建设落后和交通工具简单,许多人因为路途遥远,根本无法回家过年。因此,“回家难”的背后实是“行路难”,古代春运面临的最大问题自然是交通问题。
在殷商时期,就有道路交通的建设的记载,在安阳殷墟考古中便发现了大量车马坑。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了四通八达的全国性公路网,陆路交通水平突飞猛进,给“春运”提供了便利。
“秦为驰道於天下……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据《汉书·贾山传》记载,此驰道宽达69米。不只路宽,路旁边还栽植松树。
除了驰道,秦朝还有直道,轨路等。轨路是用硬木做的,下垫枕木,马车行驶在上面,速度较快。当然,秦代的公路网并不是为当时春运的需要而修建的,而是出于军事考虑,但它对诸如过年等民间风俗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
古代人的交通工具又是什么呢?在古代,春运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人力和畜力。中国最早的人力车是辇,辇就是轿子的前身。而长途运输则主要靠畜力车,有马车、驴车、骡车、牛车等,其中马车是古代春运最主要的工具。
普通人乘坐的交通工具有轏(音“站”;古代用竹木条做成的车)车、辎(音“滋”,古代一种有帷盖的大车)车等。轏车是一种轻便车,结构简单;辎车则是大货车,送人时则变成了大客车。而高官及富商乘坐的是安车,古代一种通常用一匹马拉的、可以在车厢里坐乘的车子。
因此,古代人回家过年,能坐轏车就很不错了,大多数人只能靠两条腿或牲畜代步,实现“回家过年”的心愿。
诗词中的思乡之情
由于古代回家行旅艰难,风尘仆仆的游子往往在旅途中用诗文寄托乡思乡情。春节思乡是一时,若无法抵达故乡,回不去的思念就是一生。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远在他乡的诗人通过这首五言小诗写出了在春节渴望回家团聚的心情,以平实自然、精巧委婉的语言,运用了对比映衬手法,叙述中有对比,含蓄婉转地表达了作者急切的思归之情。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除夜作》
高适的这首七言绝句写尽了游子家人两地相思之情,精练含蓄、用语质朴浅近而深情悠远。最后两句更是写出了双方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完满地表现了诗的主题思想。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蒋士铨《岁暮到家》
诗人借助衣物、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等使母爱具体化、形象化。“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通过直抒诗人的惭愧心情表达出母子之间的深情。除了惭愧之外,此处也含有担心直言远行的劳顿,会使母亲更加心疼,因此“不敢叹风尘”。
(内容整理自人民网,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涨知识,点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