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脉通治疗仪
先不着急,我们先说说这个治疗到底叫什么?
MECT,英文全称 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M 意为改良的;EC意为电痉挛或电抽搐的;T就是治疗。
连在一起,我们直译为:改良电抽搐治疗,或者改良电痉挛治疗。
但是,很多精神科医生会把MECT叫做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或者别的名字。原因一:现在的治疗用肌松药,认为没有抽搐发作,即为无抽;二是:很早之前的治疗患者会在抽搐中休克昏迷过去,所以沿用了休克二字;虽然现在使用了麻醉药,患者也会进入麻醉的状态,也像“休克”一样。
其实怎么叫,不伤大雅。反正目前的称呼有:“电击”治疗、“电疗”、“无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改良电休克治疗、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治疗等等。
当然,个人喜欢和支持改良电抽搐治疗的称呼,似乎精准一点,而且很易被患者和家属接受。
改良电抽搐治疗是精神科常用的物理治疗
MECT治疗
电抽搐治疗由来已久,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纳什的精神分裂症,就是采用过这个治疗。其原理是通过适量的脉冲电流刺激,使大脑皮层广泛性放电,促进脑细胞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的反应。改良后呢,电抽搐治疗前,先注射适量的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然后利用一定量的电流刺激大脑,从而达到减少抽搐发作,同时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
这里强调为什么不用“无抽搐”这个概念,因为即便使用的肌松药,在通电过程中,患者其实还是有抽搐发作的,只是微弱或者很不明显。“改良”一词这时候就显得恰如其分了。
什么样的患者适合改良电抽搐治疗呢?
重度抑郁自杀倾向
目前的是不是需要采用这个治疗,大部分医生有两个视角:
☞一个是快速缓解症状。
☞一个是治疗效果不好的补充。
其实很多疾病适合改良电抽搐治疗,近年来,治疗范围也在扩大。
①重度抑郁症:严重抑郁,拒食、有强烈自伤、自杀或明显自责、自罪者;
②躁狂症: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和毁物的;
③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紧张性精神分裂症(违拗和紧张性木僵);
④精神药物治疗治疗无效或对药物治疗不能耐受者。
⑤其他,如恶性综合征等。
什么样的患者不适合改良电抽搐治疗呢?
不适合
个人经历过被治疗的患者最小年龄12岁,最大年龄79岁,治疗次数累计最多的108次。
其实,改良电抽搐治疗无绝对禁忌症,但有的疾病可能会增加治疗的危险性,即相对禁忌症。
①大脑占位性病变及其他增加颅内压的病变;
②新发的颅内出血;
③导致心功能不稳定的各类心脏病;
④出血或不稳定的动脉瘤畸形;
⑤视网膜脱落;
⑥嗜铬细胞瘤;
⑦导致麻醉危险的疾病(如严重呼吸系统与肝肾疾病等,包括以下禁忌症截瘫,上下运动元神经损伤,大面积烧伤,高血钾,骨骼畸形,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白内障摘除,低血浆胆碱酯酶的病人如肝功能明显减退,严重贫血,有机磷中毒的病人及电解质紊乱者,对酯类过敏的患者,妊娠等);
⑧癫痫持续状态。
改良电抽搐治疗之前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呢?
准备
简单的讲:知情同意、评估、禁食水三个方面。
1.评估检查
身体检查:肺部、心脏、神经系统体检等。
评估询问:是否存在新近骨折病史,是否存在麻醉药品过敏史。
完善检测:心电图、血钾、生化检查、视情况完成胸部摄片检查。
治疗调整:根据MECT治疗操作规范调整药物。
2.知情同意
首先科室讨论:经治医生即管床医生、主治医生、主任医生需要参加讨论和注意事项,遇特殊情况时,病区可以邀请治疗师、麻醉师及院内会诊医师参与讨论。
告知家属:经管医师要详细告知患者监护人相关事项,内容包括治疗适应指征、治疗技术介绍、可能存在不良反应、疗效评估等,消除家属紧张恐惧心理,征得家属理解与合作。患者法定监护人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麻醉药物使用知情同意书。针对门诊MECT病人,接诊医生还应详细告知术前准备事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护理
病区或门诊护士:叮嘱治疗前6小时内禁饮食,4小时内禁饮。每次治疗前应测体温、脉搏、呼吸与血压。首次治疗患者需测体重。治疗前要将测量结果报告给经治医师。特别是患者检查结果异常时应提醒经治医师。
改良电抽搐治疗的详细过程注意啦,敲黑板,做笔记啦!!! 希望了解后,能消除一下大家恐惧。
整个治疗有精神科医生、麻醉师、护士全力配合,还有很多抢救设备,安全性较高。
开始治疗
※1※. 核对患者信息,交接病人进入治疗室;
※2※. 叮嘱患者治疗前排空大、小便,取下活动假牙、发卡,解开衣带、领扣;
※3※. 患者平躺到治疗床上,开放静脉(加肌松、麻醉药等),连接脑电图、血压、心电、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安放刺激电极(连接处须清洗);
※4※. 治疗前静注阿托品;
※5※. 麻醉师按照患者年龄、体重计算给予麻醉药,麻醉师判断患者角膜反射迟钝,给予肌松药静脉注射,一般2-3分钟后,患者肌肉松弛,腱反射消失或减弱,面部及全身出现肌纤维震颤;
※6※. 此时给予通电2-3秒。同时给予15-20次/分辅助呼吸,高浓度大流量加压给氧l~2分钟(血氧饱和度保持在100%);
※7※. 几秒钟即治疗结束;
※8※. 如果血氧降低,给予加压给氧(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9%)。观察至呼吸恢复平稳。留观室内监测血氧、脉搏,低流量吸氧(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l00%)。治疗后测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入治疗单。
※9※. 送入观察室,患者在治疗床上醒复,安排专职护理人员,护理术后患者。观察内容包括患者的呼吸、意识、行为、肌力等情况。观察约20分钟至病人意识恢复完全,并测查血压、脉搏、体温,离开治疗室;
※10※. 由专职人员或家属护送患者回病房,针对肌力恢复不完全的患者需用轮椅护送,以防跌倒。在病史休息时,嘱咐患者去枕安睡休息以减轻头痛、头昏症状。
※11※. 治疗后两小时内勿进食和饮水,如果很渴,可以用水湿润一下;当日午餐应进食面条汤等半流体食物,不要进食煮鸡蛋、馒头等固体食物。
治疗后的一些注意事项这些问题可能出现,需要给大家提个醒:
注意事项
①头痛:1/3的人可有轻度头痛,数天内可自缓,一般用布洛芬即可缓解;
②记忆减退:多见,最让家属担心的事情,但可以恢复的,多在治疗停止后数周内恢复;
③恶心呕吐:少见,轻者无需特殊处理,重则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颅内压增高的体征,是否有脑血管意外迹象;
④意识障碍:少见,约持续十分钟;
⑤呼吸暂停延长:少见,一般在抽搐停止后10-30秒内呼吸可自行恢复。若未及时恢复,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气管插管等。引起延迟的原因可能为中枢抑制。呼吸道堵塞,舌后坠,或使用镇静剂过多。
⑥其他:很少见,肌肉痛、下颌痛等。
写在最后,碎碎念
余香
电抽搐治疗是偶然间发现的,1934年匈牙利的医生的一次细心观察,才有了后来被精神科医生奉为“杀手锏”的治疗“武器”!
1938年的意大利医生开启了治疗先河。
直至1950年左右的麻醉药出现,治疗变得人性化和无痛化。
改良电抽搐治疗不可怕,我们更不要妖魔化甚至自己脑补一些可怕的画面,真的相对很安全,治疗相对很见效果。
现在的治疗变得有些贵了,但毕竟不是持续使用,综合考虑,听从医生建议,一起好好商量吧。
愿都好起来,而且能快一点……
#关注精神健康##清风计划##清风医生说#
参考文献:
1. Sánchez González R, Alcoverro O, Rojo JE. Electr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Actas Esp Psiquiatr. 2009. 37(6): 343-351.
2. Mann JJ. Neurobiological correlates of the antidepressant action of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J ECT. 1998. 14(3): 172-80.
3. Mann JJ, Kapur S. Elucidation of biochemical basis of the antidepressant action of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by human studies. Psychopharmacol Bull. 1994. 30(3): 445-453.
4. Post RM, Putnam F, Weiss SR.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as an anticonvulsant. Implications for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in affective illness. Ann N Y Acad Sci. 1986. 462: 376-388.
5. Sanacora G, Mason GF, Krystal JH. Increased cortical GABA concentrations in depressed patients receiving ECT. Am J Psychiatry. 2003.160(3): 577-579.
6. 陆林. 沈渔邨精神病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905-909.
7. Haq AU, Sitzmann AF, Goldman ML. Rropomse of depression to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a meta-analysis of clinical predictors. J Clin Psychiatry. 2015. 76(10):1374-1384.
8. Swartx CM. Electroconvulsive aed neurormodulation therap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10.Piccinni A, Del Debbio A, Medda P. Plasma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in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ed patients receiving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ur Neuropsychopharmacol. 2009.19: 3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