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汉末三国历史,诸葛亮一直是这个时代智慧的代表,提出隆中对战略,协助刘备东联孙吴,北拒曹操,后刘备白帝城托孤,先是执掌蜀汉大权,数次北伐,意图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一统天下。然而诸葛亮最后并没能一统三国,54岁那年病逝五丈原了,这是为何?唐朝人诗仙李白一语道破玄机。

李白和诸葛亮谁的评价更高(智谋超群的诸葛亮为什么没有一统天下)(1)

诸葛亮在执掌蜀汉大权之后,军事上,先是南征平定南方叛乱,稳定了内部,政治是上,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在经济上,休士劝农,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基本上恢复到了蜀汉昔日夷陵惨败前的实力。这个时候的诸葛亮,麾下还有赵云、魏延、吴壹、马忠,张翼等一群忠心的武将扶持,让诸葛亮从228年春至234年冬,进行了长达七年间北伐战争。

在这七年北伐,一共从汉中对曹魏出兵五次,但是结局以败多胜少。

第一次: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设疑兵于斜谷,自己率大军攻祁山。张郃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只好返回汉中。

第二次:诸葛亮出散关,包围陈仓,攻打二十多天未破,蜀军粮草不继。魏的援军赶到,他不得已又退回汉中。

第三次:229年春天,诸葛亮遣陈式(一说陈戒)进攻武都、阴平,顺利的占领二郡。

第四次:231年春天,231年春天,诸葛亮再次进行北伐,以木牛运粮,包围祁山。司马懿拒不出战。此时刘禅听信谣言,下旨令退兵,加上蜀军粮草将尽,诸葛亮只得班师。

李白和诸葛亮谁的评价更高(智谋超群的诸葛亮为什么没有一统天下)(2)

第五次:诸葛亮率军在五丈原,与司马懿僵持不下。诸葛亮正欲屯田久战,因长期积劳成疾,心力交瘁病逝于五丈原。

李白和诸葛亮谁的评价更高(智谋超群的诸葛亮为什么没有一统天下)(3)

终上所述,五次北伐,虽然蜀军战果颇丰,但终因各种原因而退军,除了战败因素之外,一个很重要,甚至是关键性的原因,竟然是粮草不济。这也就是诸葛亮为什么不能打败曹魏,为什么不能一统三国的重要原因。作为统帅,打仗不一定要人多,兵在精不再多,但是却不能没有粮食。没有粮食,如何能打胜仗呢?

李白和诸葛亮谁的评价更高(智谋超群的诸葛亮为什么没有一统天下)(4)

所以诸葛亮不能成功的根本性原因,不是曹魏太强大,不是蜀军太弱,只因这三个字:蜀道难。唐朝诗仙李白一语道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走,导致粮草不济,诸葛亮发明木牛也难以解决粮食运输问题。

李白和诸葛亮谁的评价更高(智谋超群的诸葛亮为什么没有一统天下)(5)

在三国时代的古蜀道,尤其是从汉中往北走,都是采用的栈道。栈道是在悬崖峭壁险要之地凿孔支架,铺上木板而建成的通道。古蜀道,全长1000余公里,南起成都,过广汉、梓潼,经广元而出川,在陕西褒城附近,沿褒河过石门,穿越秦岭,出斜谷,直通八百里秦川。

李白和诸葛亮谁的评价更高(智谋超群的诸葛亮为什么没有一统天下)(6)

蜀道在川陕甘三省又有很多主要道路和分支道路,在陕西境内的“蜀道”有子午道(荔枝道)、骆谷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嘉陵道、故道)、蓝武道(武关道)、岐山道、连云道等等等。路不分主次、大小、长短、宽窄、难易,皆为“秦蜀古道”也。

益州本来就易守难攻,虽然方便防守,想要对外进攻也非常难。故而交通不便,制约了诸葛亮每次出兵的时间和人数,更导致了粮草运输的效率,故而不能取胜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