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手册#

刘玉广

讨厌孤独(不让心里孤独)(1)

结婚那阵儿,我还在山海关,部队离家1000多里路,一年一个月的探亲假。1986年,我调到北京,工作单位离家200多里路,每月都能和妻子、女儿团聚几天。1990年,妻子调到了一个大院,家到我的办公楼骑自行车5分钟的路。

20多年了,无论离家1000多里、200多里,还是“骑自行车5分钟的路”,也无论一年一次、一月一次,还是天天团聚,我从来没有感到过孤独。

人可以生活得苦一些,可以工作得累一些,但心里不可以孤独。心里孤独了,就犹如一叶扁舟漂荡在狂荡的大海上,随时都将被淹没。心里孤独了,吃着山珍海味如同嚼蜡,住着豪华别墅如同牢狱。心里孤独了,很短很短的路也觉得很长很长,很暖很暖的天也觉得很冷很冷。心里孤独了,人家对你微笑,你觉得是讥笑,人家尊重你,你觉得是虚情假意。心里孤独了,兜里揣着大把大把的钞票,却感到自己很穷很穷,身份名利地位应有俱有,却感到自己一无所有……

讨厌孤独(不让心里孤独)(2)

在边关,我是新闻干事,一天到晚穿梭于连队和战士中间,工作很忙,也很有意思,时光如飞一般的过去。那时,我和妻子一周一封书信,谈工作,谈生活,谈女儿,更多的是谈思念。那时,每天都在激动、盼望、想象中度过。有了喜悦,第一个愿望是让她分享,有了委屈,第一个是想向她倾诉。夜深人静时,铺开信纸,任情感如波涛汹涌,犹如与妻子坐在一起,面对面地说话。要说的话没个完,每次都是下决心才止住笔的。每封信,都充满着无限的思情。然后,就是盼望。妻子来信了,什么累啦忙啦委屈啦苦恼啦,一扫而光,浑身立刻充满了欢乐和劲头。

调机关后,每月回家一二次,别的不说,单单挤那公共汽车就够受的。尽管着的是便装,但毕竟是军人,不可能去和群众挤,所以,那几年回家几乎都是“站票”。200多里路,3个多小时的颠簸,到了家,身子散了架似的。但是,每每看到妻子和女儿,什么的什么都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讨厌孤独(不让心里孤独)(3)

一家人团聚后,夫妻一道“柴米油盐”,一道辅导女儿学习,一道伏案灯下:我写稿子,她写备课笔记(妻子是小学教师),一道唱一道闹一道“疯”一道笑……

有首歌叫《让世界充满爱》。我想,世界这个概念太大了,让每个人心里不孤独,“让每个家庭都充满爱”,世界就无限美好了。我还想到,改革开放,有些人过于追求金钱等物质享受了,而精神世界贫乏得“只剩下钱了”,到头来,精神空虚,生活得一点都不幸福。相反,在高山海防,我们的官兵无论工作环境还是生活条件都极其艰苦,但他们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生活充满了生机。

让生活不孤独,是一种追求!

让生命不孤独,是一种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