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很多人结婚只是为了找个跟自己一起看电影的人,而不是能够分享看电影心得的人。如果为了只是找个伴,我不愿意结婚,我自己一个人都能够去看电影。——林夕
今天第一次去相亲。一直以为这两个字离我很远,没想到一晃我也到了所谓这个“应该的年纪”。之前一直也很抵触,怕因为和父辈观念不同,考虑问题方向不同导致不合。几年后的今天,不想浪费长辈们的心意,也不拒绝去接触新朋友,综合各方面因素决定还是去。在我的认知里面顶多算是一次友好会面,介绍了位新朋友而已。但当双方长辈出现的那刻,画面怎么突然变了。
其实没有太多的尴尬,唯一的尴尬的是长辈们都在扯着家常避免尴尬而让我们显得更加尴尬。双方第一次见面,家长都到齐,这是冲着明天就结婚去了?让我有点慌。为了避免接下去可能出现的一些尴尬,决定带她出去不在家吃饭。稍微想像一下在她大妈家吃饭,算了还是别想。
本来对这种还不太了解双方要求就毅然决然安排见面的相亲就不太感冒。那能怎么办,只有自己去聊天了解了。用朋友间很自然随和的聊天气氛,聊聊废话,过去,关于自己什么,避免查户口式的生硬和问答。姑娘样貌不太出众,年纪不大,也没上过多少学,聊天过程中发现其实性格还不错。愿意沟通,也愿意聊,跟抱着手机不撒手的同龄人还是有区别的。
她还是愿意听老妈的话。但是在老妈很多次当着她面眼含热泪的表达内心的不舍与期望之后。得出了一句原话:“我现在就能看到我后半生是什么样了”。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落寞。下着大雨的天气,找了一家留有她回忆的奶茶店,听她诉说着跟街道某某店的故事,聊工作加班,聊想去的地方,聊聊家庭(她在家属于被掌控,有自己的想法也仅仅是想想而已。)有那么一瞬间觉得我们已经够熟,至少要给别人这种感觉,换个舒服的坐姿。
小县城,小地方!整天就两部电影,四个人看:一条狗的使命2,皮卡丘。看103分钟一条有信念的狗的一生,终于我昏昏欲睡中结束了。晚餐是酸菜鱼火锅。还是熟悉的那几句对话:“吃什么?都行。有没什么不吃的?没有”。完全没问题,负责吃就好。鱼,肥牛,鱼丸,火烧馍,鹌鹑蛋……不奢侈不浪费,吃饱吃好,送她回家。
男孩子,要主动,主导和带领女孩子。先不管你第一眼喜欢与否,漂亮与否,性格合不合等等。该聊得聊,就当认识新朋友,该逛逛,,该吃吃。练习和女孩子聊天了怎么不行?既然出来了就别一脸苦大仇深,别人不欠你。男孩子大方点,别抠,见过为了杯奶茶斤斤计较的,也见过为了一顿饭钱纠结到不可开交的。别觉得人有点瑕疵就敷衍了事,敷衍的是你自己和长辈的心意。哪怕最后看不上对方,回复也尽可能委婉点,照顾对方和长辈们的情绪,有自己的态度和立场。结果传到媒人以后,至少对你的印象也不会太差。再介绍,别人会不愿意?(当然了,这种不清楚状况的还是悠着点)。
我很清楚我要找的另一半是什么样,在见面之前却没人问过我。女孩子也不清楚自己要见面的是个什么人,说远点,对着一个可能未来是自己丈夫的人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没人喜欢被别人安排,不管你愿意与否。当长辈们面也说的很清楚,是好心不假,谢谢。促成一桩姻缘,皆大欢喜。婚姻讲究门当户对,性格互补,观念一致,颜值匹配。(详情参照梁知:老梁跟你谈婚姻)
这里稍微捋一捋:要是一开始就不想去相亲,极其厌恶的话,那就把想法如实告知父母,免得长辈好心办坏事。要是因为年纪确实不小了,爸妈真的着急上火很久了,作为儿女也要有行动去回应,至少要让他们看到你也在努力,可以尝试去接触,你怎么知道下一刻巧克力什么味道呢?一味逃避,推脱,只会让情况越来越糟。要是自己本来就准备从这方面努力的话,也要有自知之明,明确自己目标和态度。
天下父母的期望都一样,儿女幸福。目前为止我接触过的同学也好,同事也好,朋友也罢作为女孩子,家庭父母都很相似。有几种:完全掌控型,完全放手型,不紧不松型,精心雕琢型。(这部分会单独花时间去写)
从她们身上感受最深的是:有着自己想去做的事和喜欢的东西并抱以期望,结果往往是为了爸妈,算了吧。四个字,不知道爸妈有天真正了解的时候作何感想。就如同孩子突然有天懂了,为什么爸妈每天能风雨无阻早起工作,为什么爸妈老是骗自己不喜欢吃这个不喜欢穿那个,为什么爸妈能一百块当两百块用……能不能在做出某些毅然决然的时候,先问问孩子意见?能不能坐下来好好聊个天,你会发现,其实谁也不懂谁。我仿佛听到(“怎么没考虑,还不是为了他们好”“他们还小,懂什么!做这些还不是为了以后过的好……”)是,心意不假,但能不能再考虑下这个方式,话说的是不是合适?试着去沟通,不分对错,只为交心。
作为我来说还是努力变得更优秀吧!不努力,别人都不知道原来你本来就是只凤凰。
晚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