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婉秋聊育儿~

孩子上大学后,我发现,有儿子跟有女儿的体验太不一样了!

上半年,为了学习高考报志愿,我加入了一个500人的家长群。

报完志愿后,这个家长群没有解散。虽然志愿报完了,但是不耽误家长们在里面热烈地分享家里的孩子去哪里上大学。

随着孩子们陆续开学,这段时间分享最多的是:去大学报到的时间和孩子新入大学的状态。

12岁上大学的孩子现在怎么样(我发现还是女儿贴心)(1)

我发现了一个好玩的现象:家有儿子的家长经常干着急,因为儿子几乎不跟家长主动联系。若家长实在沉不住气主动联系,儿子也是惜字如金,多说一个字都“难于上青天”,家长很难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态到底是怎么样的,着急上火也没用。

而家有女儿的,则天天给家长微信聊天,视频通话,每天吃了些什么、跟谁玩的、有啥开心的不开心的通通告诉家长,除了见不到真人之外,跟在家里没什么区别。

我女儿也不例外,几乎一天三顿饭都拍照向我们“报告”,期间还要夹杂视频、打电话。

12岁上大学的孩子现在怎么样(我发现还是女儿贴心)(2)

群里有位家长,儿子远去了昆明上学,开学都一个周了却一个电话都没给家里打过。同学沉不住气,给他发微信,儿子的回复都是一两个字,从不超过3个。

同学说:现在可真知道啥是一字千金了!

群内家长纷纷感叹:养育女儿和养育儿子真是不同啊!

12岁上大学的孩子现在怎么样(我发现还是女儿贴心)(3)

而我一位同事大姐说的更是扎心:

女儿从上大学到研究生毕业,每天都给家里打电话或者视频,经常给我跟她爸买个小礼物;儿子呢,大一全年给我们主动打电话只有一次,只是因为生活费不够了。还是女儿贴心,儿子就是白眼狼啊!

大姐虽然说得有点夸张,但多数男孩确实是在上大学后很少主动跟父母联系。

有人说,儿子上了大学,就像一颗卫星发射到了茫茫宇宙,偶尔发来微弱的电波:“没钱了,打点钱!”哈哈,这个比喻挺形象!

那么,男孩天生就冷漠吗?其实并不是,而是因为男孩有一些天生的特质和教育方式导致他们的沟通和表达方式跟女孩有差别。

12岁上大学的孩子现在怎么样(我发现还是女儿贴心)(4)

1、男孩天生不善于使用语言

大脑结构上的差异导致男孩天生就不擅长使用语言。

虽然男孩大脑的体积比女孩大,但是女性大脑皮层的发育比男性更好、连接左右脑的胼胝体发育的比男孩要大得多,所以女孩子的大脑得以在左右半球之间进行更多信息交流,更善于用语言表达。

有研究证明:当测试言语技能时,男性大脑中的活跃区域明显少于女性,而女性大脑左半球的激活强度比男性有更加明显的升高。

所以,男性大脑天生就不擅长言语。

有些父母觉得儿子离开家后不喜欢跟家里联系,并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也不是儿子故意冷落,而是男孩大脑天生的差异造成了他们不会频繁跟父母用语言沟通。

所以,父母不要以跟家里联系多少这件事单纯来比较:到底是儿子好还是女儿好。

12岁上大学的孩子现在怎么样(我发现还是女儿贴心)(5)

2、亲子沟通方式的习惯

有的家庭亲子沟通模式多数是“父母教,孩子做”,父母要求孩子做什么直接说,有事说事,没事不聊天。尤其是对男孩子,管教比较粗线条。

儿子长大后不知不觉沿袭了这种沟通模式:没事不找父母,有事才找。至于自己的心理活动,在学校里的生活细节什么的,他们觉得没必要跟父母讲。

所以,等儿子上大学离开家后,他可能并不知道:没有事也可以给父母打电话、发微信;他想当然地认为:既然所有的事情自己都能解决,何必找父母呢?

还有的父母就喜欢给儿子讲大道理,微信从不聊天,发个信息也是转发鸡汤励志类文章,期望孩子除了发奋学习,其他的事情不要做,搞得孩子有点反感。

所以,儿子好不容易可以逃离父母的唠叨,当然不愿意跟父母多联系了。

12岁上大学的孩子现在怎么样(我发现还是女儿贴心)(6)

如果父母想跟儿子多一些亲密沟通,打破儿子“没钱才主动联系”的怪圈,父母需要做出一些改变。

首先调整自己的心理:我知道孩子这么做肯定有他的理由,他不是故意让我生气,也不是冷漠无情,而是男孩天生就是直男。

其次,父母可以率先尝试多元化的情感表达方式,主动跟儿子交流,交流时少一些指挥、命令式的语言,多表达自己的感受。

还有,孩子长大成人,成为独立的个体,有了独立的生活,与父母之间沟通渐渐减少是正常现象。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每个阶段都有所不同,从出生时全方位的照顾和依赖,到慢慢地放手,直到孩子真正独立,也需要不断地调整关系。

终有一天,父母和孩子之间会越来越远。就像《目送》中说的那样: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