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先秦,各国官印中已形成了一定规矩的印绶佩带制度,秦统一以后制定了系统的官印制度,到了汉代,官印体制进一步完善。

四个字的汉代铜镜(汉代大司马玉印章)(1)

在《汉书》、《史记》中多次提到了印章以及印绶的使用制度,在《汉官仪》中记录的印绶名目也非常多,如银印青绶是史大夫佩制,一般而言,凡二千石以上的爵秩皆银印青绶,六百石以上的官员则皆铜印墨绶,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绶等。《后汉书·舆服下》对印绶佩带的规定有详细记载。

四个字的汉代铜镜(汉代大司马玉印章)(2)

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不仅可以通过官员所佩印章的大小、使用材料、印钮的款式来辨别佩带者的官阶,还能通过系在印章上的印绶的颜色去确定身份。

四个字的汉代铜镜(汉代大司马玉印章)(3)

引文:“汉武帝定制,主武也,掌管军事之职。大将军所属军队分为五部,每部校尉一人,秩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秩比千石,不置校尉之部,单设军司马一人,其余将军领兵征伐时,所属也有司马等官领兵。北周依《周礼》置六官,其夏官大司马的属官有军司马中大夫、军司马上士、军司马中士、军司马旅下士”。

四个字的汉代铜镜(汉代大司马玉印章)(4)

何为司马?汉武帝时期,军队出现了司马一职,大将军所属军队分为五部,各置司马一人领之。魏晋南北朝,诸将军开府,府置司马一人,位次将军,掌本府军事,相当于后世的参谋长。可见司马权利之大。无当司马应该属于别部司马的范畴。别部司马就是别领营属的,相当于现在的独立旅、团之类的,一些部族首领往往被授予别部司马一职。而司马印章存在的含义就如同现如今的签名的含义,代表着个人的名义。下面是小编有幸收藏的一件汉代风格的大司马印,在这与大家分享一下~

四个字的汉代铜镜(汉代大司马玉印章)(5)

四个字的汉代铜镜(汉代大司马玉印章)(6)

此件司马印拿在手上,有种厚重,沉甸甸的感觉。印文方正规矩,四字平分印面,笔画浑厚内含劲力,使得印面具有笔画浑厚、结构紧凑的特点。这方印中“司”字的笔画较少,为了与其它三字相协调,笔画有意加粗,使得印面更加饱满,“口”的竖画有一定的弯曲弧度,使印面富有了生动地神采。经过岁月风雨无情的洗礼,外观已经布满历史的痕迹,包浆十分醇厚,具有极高的观赏及收藏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