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级动力配置(没有短板的动力系统)(1)

1982年一款名为“190”的奔驰轿车诞生了,底盘代号为W201。它的诞生填补了奔驰入门轿车的空白,可虽说是入门产品,但方方面面的细节却一点也不马虎。

设计依旧由著名设计师Bruno Sacco操刀(W124、W126也是他的作品),悬架系统用到了昂贵的前四连杆、后五连杆的结构,车内的配置以及材质也都极为考究。此外,为了验证可靠性,190E 2.3-16车型在圆形跑道上,以247.9km/h的极速冲刺了50000公里。

无论怎么看,190系列都是缩小版的S级,于是当时也“Baby Benz”的称号。再往后,当190系列换代时,新车换了一个更简单、到今天也耳熟能详的名字——C级。所以“小S”的说法,从C级诞生之前便存在了,而到了今天C级依然借着S级的光辉,成为了奔驰家族中最畅销的车型。

至于“小S”的名号是“徒有其表”,还是“实至名归”呢?不妨借着眼下这款最新一代的C级(W206)来聊聊这件事。

c级动力配置(没有短板的动力系统)(2)

梅赛德斯-奔驰 C260L 参数

≡ 发动机:1.5L L4双涡轮增压

≡ 变速箱:9挡手自一体

≡ 最大功率:150kW

≡ 最大扭矩:300Nm

≡ 官方百公里加速:7.7s

≡ 极速:236km/h

≡ 驱动方式:前置后驱

设计层面没有什么意外,从W201到今天,C级一直都是一款漂亮的车。当然,华丽的属性也是奔驰品牌与生俱来的。到了W206这里依然如此,相比上一代整体的线条更加圆润,这让车看起来显得非常清秀、素雅。

不过,这幅设计之前出现在S级上时,引来了不少争议。大体意思是:新一代的S级失去了灵魂,没有了那种庄严气场。这种评价,也是源于人们对于S级的固有印象,以为S级还是要以商务为主。而事实上S级的年轻买家越来越多,他们对这款车的需求也更多是应付日常出行。倘若自己驾驶一台S级,那么更加活泼的造型当然是喜闻乐见的。

而C级显然没有那么多的商务属性,于是这幅设计在C级身上便没有什么争议,大多都是对它的夸赞。

c级动力配置(没有短板的动力系统)(3)

关于W206这代C级的设计,还有两处细节值得一提。一是,目前国内将不再销售标轴版车型,所有新C级都将以长轴的版本出现。从设计也能看出,奔驰的设计师在长轴车型上花了更多心思。相比于W205那一代,生拉硬拽出来的摸样,眼下这款长轴车型便自然了许多。

c级动力配置(没有短板的动力系统)(4)

二是,在新C级上,奔驰还专门为中国市场提供了立标的车型。虽然,我对于立标没什么感觉,但确实有不少人需要这个东西来彰显些什么的。

车内,更加可以用美轮美奂来形容。在打开车门时,真的需要一点时间来反应——这到底是C级还是S级。确实,W206这代C级完全照搬了S级的内饰布局和设计。中间那块大屏集成了所有的功能,在中控区域也完全看不到任何机械按钮。

c级动力配置(没有短板的动力系统)(5)

虽说数字化座舱在今天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但是想要将豪华氛围保留下来,并非容易的事。同样是简洁,特斯拉的做法是除去一切不相关的东西——如非必须勿增实体。如此做法,多少会让车厢内显得有些单调和粗糙。奔驰则通过,例如空调出风口、氛围灯、门板材质、座椅控制按钮等等,从细节上提升视觉的丰富度。奔驰现在的内饰,还是那幅炫彩的油画。

c级动力配置(没有短板的动力系统)(6)

这样的内饰放在C级上,自然是加分项。当然,材质方面必然没有S级那样精益求精。不过,仅视觉感受已然超越所有同级对手,即使中期改款后的3系,在W206这代C级前也简陋的像是快捷酒店。

总归,新C级依旧华丽。仅凭三叉星的光辉和这般设计,就已经能够让不少人为之买单了。但如果就这样结束对C级的评价,似乎有些草率,毕竟车还是需要驾驶的。并且上一代C级那糟糕的驾驶感受,给我留下了“徒有其表”的印象。

而糟糕根源则是那台代号为M264的引擎。W205那一代C级在中期改款时,为了迎合“减碳”的大趋势,于是更换了一台新发动机。新款的M264引擎最大的改变是增加了一台BSG电机,能够辅助引擎做一些事情,比如可以实现熄火滑行。

但问题是BSG电机实在太弱小了,能做的事情有限,并且整台引擎的调校也有些问题。于是就出现了各种不平顺和响应迟缓,另外油耗相比之前的M274引擎也没什么优势。所以对于W205那一代C级的好感仅存在于展厅之内,开起来之后便很快厌恶了起来。

但到了眼下这台新C级,终于换掉了那台倒霉的引擎。全新的M254系列取代了之前的M264,其中最大的变换就是用更加强大的ISG电机替代了羸弱的BSG电机。ISG电机位于曲轴之后,拥有15kW最大功率和200Nm的峰值扭矩。与曲轴的刚性连接和更大的功率,使引擎拥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并且在需要时可以弥补一定的输出扭矩。

c级动力配置(没有短板的动力系统)(7)

从驾驶感受来说,无论是动力响应速度、爆发力,还是日常的平顺性,这款引擎几乎很难找到短板。它的驾驶体验非常类似于M256引擎,也就是E53、S级所搭载的那款引擎。其实它们的结构非常相似,都是以ISG电机为基础的48V轻混系统,不同只是6缸和4缸的区别,还有就是M254少了电子涡轮。

总归换了心脏的W206非常好开,尤其在经济模式下,用“丝滑无比”来形容绝非夸大其词。只要丢掉油门,引擎立马熄火,并且与变速箱脱开,进入滑行。而且它的滑行功能非常的聪明,当雷达监测到与前车距离越来越近时,引擎、变速箱会与车轮连接,利用引擎反拖来降速。而当前车加速远去或变线驶离,车辆又会重新进入空挡滑行模式。

c级动力配置(没有短板的动力系统)(8)

此外,对于坡度也很敏感,如果遇到长下坡,引擎、变速箱同样也会和车轮连接,利用引擎阻尼来减速。平顺性也无需担心,若非盯着仪表盘,根本感知不出引擎的启动和熄火。

至于动力,150kW最大功率和300Nm的峰值扭矩,应付日常我觉得没太大问题。而且对于一款长轴距,以舒适为主的车,我真的没有把它开快的欲望。

操控也什么好说的,还是家用车的调校。不过,起初刚拿到车时,还是被骗到了。它底盘能给我相对丰富的路感,避震也是一副紧张的模样,过个沟沟坎坎显得很有韧性。所以,恍惚间我以为奔驰给新一代的C级披上了运动的外套,但开快之后一切都合情合理了。

它的避震只是初段较硬,后段还是比较柔软的。所以,真的逼近极限,车身会有一些多余的摆动。滤震也是类似的,面对大的颠簸也会出现多余的震动,稍显拖泥带水。避震的调校或许是W206这代C级唯一的弱点吧。

c级动力配置(没有短板的动力系统)(9)

最后我想夸奖一下驾驶辅助系统,虽然在眼下这代C级上需要选装,但非常值得。首先,它不会和你争夺方向盘的控制权,只要手腕稍稍用力,就能接管车辆。其次,对于“双手不能离开方向盘”这项规则,它执行的也非常聪明,它不依赖重力感应,所以只要把手轻轻的放在方向盘上就可以了。总之这是一套可以为驾驶者分忧的辅助系统。

至此,可以总结一下。这些天相处下来,我可以确定W206这代C级是成功的。无论是为了代步、家庭出行,还是说应付一些商务场合,它都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务。而相比3系和A4,现在的C级,赢得也不仅是容貌,驾驶质感也是它更加细腻。

当然,也有说法:现在的豪华品牌改变太慢,B级轿车市场将会是新势力的天下。可以我觉得在能量补给速度和电池能量密度没有突破前,纯电动车依然有致命的短板。并且豪华品牌所积累的品牌荣耀,也不会那么快被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