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墨谈,喜欢我的文字,欢迎点击名片添加关注。

泰戈尔戈拉的主要内容(在泰戈尔的诗语里)(1)


自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方各国崛起,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法德意等国家一步步向全球进发,古老的大陆纷纷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其中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也没能幸免。从1600年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开始,到1849年英国吞并旁遮普,印度完全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从此,在这片古老富饶的土地上,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侵略者与被侵略者以及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种姓之间的冲突矛盾,仿佛一幕幕大戏轮番上演。小说《戈拉》正是发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作品绘制出一幅印度19世纪七八十年代波澜壮阔的生活图卷,逼真地呈现了印度新教与梵社之间的诸多矛盾冲突,也对印度的殖民矛盾、种族制度、妇女问题等予以了深刻地揭示。

《戈拉》的作者是印度著名的文学家泰戈尔,泰戈尔以他的浪漫主义诗歌扬名于世,他一生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其中《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吉檀迦利》更是他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然而,在他六十余年的创作活动中,对当时印度现实生活反映得最深刻和广泛的 作品还是他的小说。不同于诗歌的浪漫主义展现手法,他的小说大多是使用批判现实主义。他以此反映出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包括那个时代印度人民的生活现状,矛盾冲突,反抗与斗争。

泰戈尔戈拉的主要内容(在泰戈尔的诗语里)(2)

印度版的《战争与和平》

从1863年到1869年,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用整整6年时间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小说以俄法战争为时代背景,将博尔孔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以及库拉金四大家族的际遇兴衰投射到战争与和平的大背影中,通过描写贵族青年们在家国动荡中的成长和对国家命运的探索,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战争与和平》被誉为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的“史诗”,它不仅深刻地还原了特定时代背景下俄国社会的人民生活现状,还宣扬了一种反对战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追求和平的人道主义情怀。

从这些角度看,《戈拉》堪称是印度版的《战争与和平》。

《戈拉》以两个孟加拉家庭为舞台 ,塑造了以友情、爱情、亲情为纽带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诸多人物形象 。作者以戈拉、毕诺业为代表,通过设置各种人物对抗和情节冲突,讲述了那个时代印度的年轻知识分子为探索国家出路,不断进步、不断成长的故事。泰戈尔在人物情感世界中表达了炽热的爱国感情和深厚的民族情感 ,同时也批判了进步知识分子的教派偏见、复古倾向。友情、爱情、亲情在小说中已经不再单纯局限于情感的范畴,更多地成为人物追求进步、探索光明的推动力 ,最终引导他们走上了正确的反帝爱国斗争道路。与《战争与和平》相同,《戈拉》不仅反映出19世纪七八十年代,印度在封建主义、种姓制度、殖民环境下人民的生存现状,也歌颂赞扬了主人公反封建、反殖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难能可贵的是,作品中流露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国家未来的探索与思考。

泰戈尔戈拉的主要内容(在泰戈尔的诗语里)(3)

诗歌的语言表达,小说的塑造手法

①诗歌的语言表达

“让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诗歌的语言之美,让他的文字总是弥漫着一种恬淡、静谧、悠然的意境。这种富有美感的语言,被运用在他小说的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当中,不但形成一幅幅跃然于纸上的画面,也让他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

这段是描述戈拉和毕诺业争吵之后和解的场面:

这两个朋友走到屋顶,在露天的平台上铺了一张席子,躺在上面。秋月的光辉洒满天空,一朵朵薄薄的白云,象一个个睡眼惺忪的短期值班人,在月亮面前走过之后,渐渐四散了。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一排排屋顶向四面八方伸延出去,一直伸到远方,屋顶不时和树梢混在一起,构成了光和影的、毫无意义的、虚幻离奇的图案。

这一段环境描写,画面感十足。这种静谧安然的环境,衬托出两个朋友经历激烈争吵再和解之后归于平静的心理。以景衬人,以人带景。

而这一段是毕诺业与戈拉争吵后,毕诺业的心理独白:

戈拉发着脾气走了,毕诺业并不怪他,不过他们做了许多年的朋友,这还是第一次发生了真正的不和。天空布满了乌云,不时传来隆隆的雷声,毕诺业在这凄的雨夜里走着,心里感到十分沉重。他的生活仿佛突然离开了正道,朝着一个新的方向走去。在黑暗中,戈拉走的是一条路,他走的是另一条。

乌云密闭,雷声轰鸣,压抑的环境衬托出毕诺业低落沉重的心情。“在黑暗中,戈拉走的是一条路,他走的是另一条。”也暗示了他即将和好友分道扬镳的结局。泰戈尔用高超的语言艺术,让周围环境和人物心理相互映衬,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同时也丰富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泰戈尔戈拉的主要内容(在泰戈尔的诗语里)(4)

②小说的塑造手法:丰满的人物形象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戈拉》塑造了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这部作品的中心人物戈拉是印度民主主义者的典型代表。泰戈尔通过戈拉,明确地表达了他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和种姓制度的主张。

戈拉是一个意志坚强、行动果断,比较激进但有领袖风范的爱国热血青年。这个形象并不完美,甚至有点固执和愚蠢。他本来倾向比较开放、现代的梵教,可是自从看到西方传教士批评正统印度教,爱国心作祟,过于偏激的他立刻化身忠实的印度教徒。为此他压制了真实的自我,做了一系列与自己内心对立的事情。为了表明自己维护种姓制度,他复旧地在自己的额头黏上自己的种姓婆罗门的印记;为了保持自己印度教徒的纯洁,他不惜破坏母子之情,拒绝和母亲一起吃饭,就因为给她做饭的女佣是个基督教徒;为了维护印度教的传统,他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和友情,只是因为他爱的姑娘信奉梵教,而他最好的朋友与梵教的姑娘结婚了。

然而,就在他准备牺牲一切,成为一个忠诚的印度教徒时,转折性的一幕发生了:他根本不是印度人,他是爱尔兰的后裔,在战乱中被印度母亲收养。尽管这戏剧性的情节,让戈拉之前所做的一切显得愚蠢可笑,却依然能让我们看到他偏激思想之下的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得知真正身份后,他彻底改变了自己偏激的思想,摒弃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真正去实现印度的民族解放大业。

除了了主角戈拉,泰戈尔还塑造了许多其他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的同窗好友毕诺业是一个有教养的孟加拉名门子弟,他聪明好学,克己谦让,尊重妇女,不迷信宗教。泰戈尔常常利用他和戈拉的辩论来阐明自己对妇女、宗教、爱情等问题的看法。毕诺业的缺点是犹豫不决、遇事迁就,但他最终冲破了封建枷锁,获得了爱情上和思想上的自由。帕瑞什先生则是开明、睿智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他是一个心胸开阔、从容恬静的人。他反对种姓制度,反对印度教腐朽的传统,也反对梵社的宗派主义。他尊重别人的信仰,尊重个人的自由,鼓励年轻人独立思考。他就像一个老师,指引着戈拉、毕诺业、罗丽妲、苏查丽妲这些年轻人思考和探索自我。

泰戈尔戈拉的主要内容(在泰戈尔的诗语里)(5)

这本书最让我惊艳的是,泰戈尔笔下的女性角色。从古至今,印度的女人都很可怜,这种可怜不仅是因为男人的暴行,或者命运的不公,而是一种系统性的、发自文化根源的歧视。印度最古老法律经文《摩奴法典》规定了世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若细看,这些书页里写满了“吃人”的规章制度。比如,规定童婚制度,高种姓男子应当与年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的女童成婚;污化女性的闺禁制度,禁止女性与除了丈夫以外的男人见面,将女性定为罪恶源头。印度古典文化博大精深,但在女性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残暴却是洗不掉的污点,在经典和传统的世界里,女性根本就没有解脱之路。即使到了现代,女性的生存地位也没有变得多好,在所谓文明世界,女人接受教育、平等就业、自由恋爱这一切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却在印度的多数地方依然显得如此荒诞。

在《戈拉》的故事背景里,尽管西方自由平等的先进思想随着殖民文化一同进入印度,但在女性地位这个方面,印度依旧固守着不平等的传统观念。《戈拉》中,着重塑造了三位女子的形象。

罗丽妲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印度新型妇女。她对殖民统治者无比憎恨,她反抗社会上一切邪恶势力,嫉恶如仇,勇敢果断。她不怕世俗的眼光,更不随波逐流。是她让毕诺业有了属于自己的思考,去探索真相接近真理,而不是一味地迎合。书中另一位女主人公苏查丽妲则是另一种典型,她温柔娴静、喜欢深思,虽然不象罗丽妲那样无所畏惧、勇于斗争,但一旦下了决心也能坚持到底,最难能可贵的是,她始终能勇敢无畏地坚持自我

戈拉的母亲安楠达摩依,她是泰戈尔心目中理想的印度妇女。她虽然是一个印度教徒的女儿,但并不愚昧地遵守封建落后的风俗习惯。 她心地善良,温柔慈爱;她头脑清醒,镇静坚定;她有帕瑞什先生的开明思想,但比他果断坚强。在毕诺业犹豫不决的时候,她开导他;在罗丽妲陷于孤立的时候,她不怕别人议论,不顾家人吵闹,给她具体帮助,为她安排婚事。她认为结婚就是两颗心结合在一起,不同宗教的人照样可以结合。在她的心中,没有宗教、种姓的区别,她唯一信仰的是真理。是她无私的母爱,唤醒了戈拉自然本性:

那天晚上,戈拉回到家里的时候,看见安楠达摩依静靜地坐在他屋子前面的阳台上。他走到她跟前,在她前面坐下,把头匍伏在她脚上。安楠达摩依用手托起他的头,吻了吻他。“妈妈,您是我的妈妈! ”戈拉激动地高声说,“我到处寻找的妈妈原来一直坐在我的屋子里。您没有种姓,不分贵贱,没有仇恨——您只是我们幸福的象征!您就是印度!”

泰戈尔戈拉的主要内容(在泰戈尔的诗语里)(6)

③小说的塑造手法:冲突的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往往是构成小说的骨干,通过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将读者带入到故事当中,一起去经历人物的喜怒哀乐,在故事中去思考,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戈拉》的故事情节是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展开的。戈拉的爱国激情促使他和殖民主义者、洋奴买办不断发生冲突,他的宗教信仰也使他和他的家人、朋友、爱人不断地发生矛盾冲突, 这些矛盾冲突使这部作品充满了悬念,也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书中最戏剧性的一个转折点,是戈拉的身世。戈拉得知自己根本不是印度人,而是爱尔兰人的后裔。他的父亲,是被起义的印度士兵杀死的;他的亲生母亲为他的印度养母所救,生下他后也死了。他根本不是婆罗门,不属于任何印度种姓,他以自己为表率所做的维护印度教传统的努力,为坚守原则所做的牺牲,都失去了意义。发现自己真实身份以后,戈拉恢复了自己的本性和真实倾向,先前存在于他内心的种种矛盾,也迎刃而解。

人物在矛盾冲突的故事情节中成长,觉醒,最终悟得真理,这个真理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如果一个教社想利用外在的风俗习惯作为镣铐,把人的宗教意识绑死在一个地方,这个宗教,一旦开始尊敬它,你就得终身成为纯粹的木偶。"

泰戈尔戈拉的主要内容(在泰戈尔的诗语里)(7)

结语

一个作者的作品,往往具有很强烈的时代色彩。泰戈尔生活的时代正是印度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时代,在他的心灵上深深地刻下了祖国沦亡、民族屈辱、人民生活极端困苦的烙印。所以他的作品具有反对侵略、宣扬和平的悲悯博爱情怀。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印度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日趋尖锐,被压榨得走投无路的农民纷纷地自发起义,人数众多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阶层已经形成,其中不少人已经认识到英国殖民统治给印度带来的灾难,于是民族解放的要求愈来愈强烈。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小说《戈拉》,这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正是以民族解放运动为背景,反映了印度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梵教徒和新印度教徒之间的矛盾以及印度近代先进人物摸索民族解放道路的艰苦历程。

十九世纪,世界各国混战,资本殖民掠夺,在这种特殊的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伟大的作家:像印度的泰戈尔、俄国的托尔斯泰、中国的鲁迅等等。他们反对侵略,反对战争,他们同情广大的劳苦大众,他们寄希望于一支笔,想要通过文字来批判黑暗的现实,教化愚昧的大众,寻求国家未来的出路。有人说:真正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必然是立于时代,却又高于时代的。诚然,不管是泰戈尔还是鲁迅,他们的作品展现出来的情怀,在现代看来依旧让我们望尘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