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满怀期待来到云南的人,都带着自己的故事与记忆,或是大理苍山洱海的惊鸿一瞥,或是丽江夜色下的流连忘返,又或是春城昆明的繁花似锦,无论是怎样的故事,都充满了美好与难忘。

但我们除了回忆还能带走什么呢?那这些云南特色文创伴手礼就是你的不二之选了!每一件好礼都蕴藏着一个只属于云南的故事,当你选择它时,这个故事就变得与你有关!

丽江

东巴木雕

东巴木雕产生于云南纳西族所独有的特色东巴文化之中。东巴,即“智者”之意。东巴木雕主要以杜鹃木为材料,雕刻家们在杜鹃木上用线刻、浮雕、立体雕等手法,创作出艺术性极强的作品,让人叹为观止。

去云南必吃的十种特色美食(云礼记忆美好)(1)

东巴木雕的题材多取材于纳西族的日常生活,常见的动植物、春耕秋收的农耕场面,或是纳西族的战斗英雄们浴血奋战的场景。这些木雕古朴传神、栩栩如生,散发着纳西族图腾的神秘气息。它们就像一本材质特别的记事本,用它独特的方式讲述着过去纳西人民的故事。

去云南必吃的十种特色美食(云礼记忆美好)(2)

如果你打算将东巴木雕带回家的话,温馨提示,木雕最好存放于20℃—30℃左右的环境中,不要放在潮湿、阳光强烈照射的地方哦!

大理

白族扎染

扎染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大理白族扎染显示出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一千多种纹样是千百年来白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折射出白族的民情风俗与审美情趣,与各种工艺手段构成富有魅力的大理白族织染文化。

去云南必吃的十种特色美食(云礼记忆美好)(3)

白族扎染品种多样,图案多为自然形的小纹样,分布均匀,题材寓意吉祥,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使用功能。感兴趣的话,你还能亲手体验,设计出一件只属于自己的独特扎染作品。

瓦猫

“镇宅神兽”瓦猫,云南民间瑞兽,过去常放置于瓦房之上,有避邪、纳福、镇宅之用。蓝天白云之下,瓦猫安静地坐在丽江民居的屋顶正脊、飞檐或门头上,犹如鲜明的瞭望哨,神秘而有趣。

去云南必吃的十种特色美食(云礼记忆美好)(4)

瓦猫多为陶制,造型各异,细节丰富。形象饱满、肌理灵动的瓦猫色彩鲜明跳脱,作为家居摆件装饰之物,还可为桌面增添一丝活力。一些瓦猫的头顶处有孔位设计,可以插线香或者干花,也可以作为茶宠使用,陪你一起焚香品茗。

去云南必吃的十种特色美食(云礼记忆美好)(5)

腾冲

藤编

腾冲有三宝:腾宣、腾药、藤编。来到腾冲,欣赏藤编的编织技艺,体会先辈的创造智慧。藤编的制作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工艺精巧、品种多样,经久耐用。一件好的藤编设计产品,从有想法到打样、成品,可能需要花费大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去云南必吃的十种特色美食(云礼记忆美好)(6)

如今随着时代发展,藤编技艺已经脱胎于从前质朴简单的手工产品,加入了更多的设计元素,与其他材质的材料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更符合现代生活习惯的产品。一副藤椅纳凉,一个簸箕盛物,一张茶席休闲,都值得你选择带回家去。

火山泥土陶

腾冲的碗窑村,这个号称滇西独一无二的土陶产地,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制陶技艺,也是腾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去云南必吃的十种特色美食(云礼记忆美好)(7)

碗窑村制陶的传统材料为腾冲火山喷发留下的火山灰土,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类的智慧相互造就了这神奇的产物。火山灰中含各种微量元素且土质细腻黏稠,经过简单拼配便可拿来做陶,手工制作,釉色和装饰古朴,给人朴素的美感。

在这欣赏了众多土陶作品,你还可以去体验拉坯,亲手捏制你需要的花瓶、碗碟、酒坛、茶杯等日常用品,不要忘了离开时带走属于你独一无二的土陶作品。

西双版纳

傣锦

一台古老的织锦机,是傣族人文化传承的载体,欣赏它的人会爱上手作工艺带来的独特韵味,一针一线,承载着傣家人的传统民族文化。

去云南必吃的十种特色美食(云礼记忆美好)(8)

傣锦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织造要求极严,设计一幅傣锦,需上千根细绳在“纹板”上表现出来,倘若结错一根细线,就会使整幅傣锦图案错乱。织造时需要眼睛和手脚相互配合,一穿一接,一踩一抬,穿插的棉线如地球经纬般交错,成百上千根细丝经过梭子如挑花来回编织,才织成一段段图案丰富的锦。

如今,傣锦工艺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也有了很大发展,傣锦的传统图案被不断发掘整理,广泛用于筒裙、窗帘、被面、床单、沙发垫等日常用品之中。

傣族慢轮陶艺品

傣族慢轮制陶有着几千多年的历史,它完整保存了千年前的制陶技艺,这是全国乃至世界都独有的。慢轮制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泥条盘筑,慢轮手工制作。成坯方法有无转轮制坯、脚趾拨动慢轮、手拨动转轮等方式。其在用料上也极为讲究,主要以本地特有红土加砂石料来改善成型性能。

去云南必吃的十种特色美食(云礼记忆美好)(9)

傣族制陶艺人会将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品味等融入器物之中,尽显器物的风韵雅致。真正将技艺融入日常生活,慢轮陶茶具、水杯、花瓶、储物罐等陶器造型古朴,装饰感强,方便携带,使你切实感受到版纳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文山

苗族蜡染

文山苗族蜡染有悠久的历史,经过蜡染手工艺染制成的布料,看上去颜色清新自然,风格别致,给人一种很古朴的感觉。

蜡染的制作工序中,最关键的是用蜡画图,所选的蜡以蜂蜡最佳,用蜡画图就是用蜡刀蘸着蜂蜡来绘制出精美的图案。苗族人民用蜡把花纹点绘在布匹上,之后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不会染上颜色,同时在去蜡的过程中随着蜡的自然龟裂,布面上会呈现出特殊的冰纹式样。

去云南必吃的十种特色美食(云礼记忆美好)(10)

苗族的蜡染纹样,多以抽象、简洁的几何图形来传达一些寓意,看似一般规则的直线、方形、棱形、圆形等图形,但却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你要是来云南记得到文山体验穿着蜡染衣物的独特触感。

文山马关壮族版画起源于马关县仁和镇阿峨新寨村,“以刀代笔”是其主要的艺术形式,刀法粗犷、豪放,但同时也不乏细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是马关壮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去云南必吃的十种特色美食(云礼记忆美好)(11)

马关版画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主题鲜明、风格独特,真实地记录了壮族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状况,将壮族人民如诗如画的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精美的版画享誉全国,受到许多艺术家的高度评价和喜爱。来这里亲手拓印一张版画带走,将这份壮族风情留在手中。

文 刘娅娟 黄文慧

图 文旅古城、大理文旅、腾冲新闻网、

西双版纳掌上文旅、文山文旅、微游怒江

编辑 龚怡丹

本期责编 张灵洁 李元

审核 马波 刘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