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已经知道,19年国庆档的总票房成功突破了50亿。而在这个热闹欢腾的国庆档里,有一个人也终于有了姓名:张译。

张译为何要剃光头(戏红人不红的张译)(1)

张译曾说过,自己没有上头条的体质,狗仔跟踪自己拍个照,都不知道该取什么标题。

没有知名度,没有记忆点,没有绯闻流量,所有有关张译的新闻,都还没经过第一次发酵,就已经凉了。

所以兢兢业业演戏多年的张译,合作了无数知名大导演,却一直与热搜无缘。

张译为何要剃光头(戏红人不红的张译)(2)

但这个国庆档不同,三大片齐头并进,众明星百花齐放,院线票房每天都在刷新数据。

而就是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里,张译竟在7天之内就上了3、4次热搜。

一直到假期结束,网友记忆最深的,都依然还是“译外京喜”组合的各种段子。

从戏里到戏外,从戴着口罩的张译眼神戏,到和吴京的塑料兄弟情,张译都实现了票房口碑和流量热度的双赢。

张译为何要剃光头(戏红人不红的张译)(3)

很多人说张译是没有遇到伯乐的千里马,以他的实力早该成为独挑大梁的角儿了。

但其实如果我们认真了解过他,就会知道,张译的高光之路,走得和他本人一样踏实、笨拙,注定晚成。

张译为何要剃光头(戏红人不红的张译)(4)

1978年,张译出生在哈尔滨市一个不太优渥的家庭,小时候,张译的理想是做一名播音员,并在第一次高考时把北广填为了自己的唯一志愿。

后因种种原因,张译两次高考落榜,只能去哈尔滨话剧学院班去学习话剧。

接触话剧之后,张译又很快爱上了表演,于是跑到北京,开始了走南闯北考戏剧学院的生活,期间依然频频受阻,直到北京战友话剧团学员班招生,20岁的张译,才终于穿上军装,如愿成为了战友话剧团的一员。

所以青春期的张译,是军装和话剧陪着他一起渡过的。

张译为何要剃光头(戏红人不红的张译)(5)

但话剧的学习经历,并没有给张译带来多少信心,因为他性格内向,在人前表演总是害羞,肢体打不开。

那时候老师会要求学生一个个上台表演,在整班同学面前演哭和笑,甚至表演疯魔的状态,张译都很难做到。

他佩服那些一秒落泪的同学,也曾在朋友老师的质疑下,一度怀疑自己不适合这个行当。

张译为何要剃光头(戏红人不红的张译)(6)

另一方面,张译的童年过得相对清贫,童年时代一家人都住在半地下室里,母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张译两次自费考大学的钱,都是作为教师的父母从家长那里筹款来的。

母亲的心脏病使得张译从小就不敢大声说话,所以张译的性格里,带着许多敏感、自卑,与孤僻。

这个不喜欢和人交流,又不敢于表现自己的张译,在学员班并没有得到老师们的青睐。

张译为何要剃光头(戏红人不红的张译)(7)

那段时间,张译一直无戏可演,好不容易轮上一次,也会因为紧张搞得差强人意,让大家失望。

久而久之,张译的主业就变成了主持、场务、写串词等杂务,后来还当了两年编剧。

直到《士兵突击》的出现,才让张译的演艺生涯有了转折。

《士兵突击》里,张译饰演温厚、敦良、要强的史今班长。

张译为何要剃光头(戏红人不红的张译)(8)

要说张译对这个角色的演绎有多成功呢,就是他把一个原本七八号位的角色,演出了三四号位的份量。

《士兵突击》全集一共30集,而史今班长的戏份只占了其中的三分之一,然而就是这短短的10集左右,让史今成为了无数男观众心中的军旅白月光。

最后史今班长退伍前要求去天安门广场看一眼的那场戏,不知道看哭了多少人。

张译为何要剃光头(戏红人不红的张译)(9)

《士兵突击》之后,张译的事业迎来了第一波爆发。

但这种爆发是很小众的,这之后,观众开始在各种好作品里看到张译的身影。知道的人,会在看见张译时说一声,这不是史今班长嘛;不知道的,则只觉得这是一张熟脸而已。

但对张译来说,这已经很不错了。

张译为何要剃光头(戏红人不红的张译)(10)

有一件事很值得张译骄傲,就是成名之后,他几乎合作了所有自己曾梦想过的导演。

数一数张译的履历:

2008年张译参与陈凯歌导演的《搜索》、2014年参与陈可辛的《亲爱的》,同年参与许鞍华的《黄金时代》、2015年拍了曹保平的《追凶者也》,同年拍摄贾樟柯的《山河故人》、2016年参演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

陈凯歌、许鞍华、陈可辛、贾樟柯、曹保平、管虎……国内能叫得上名的导演,几乎都被张译承包了大半。

张译为何要剃光头(戏红人不红的张译)(11)

期间还合作了孙俪、赵薇、汤唯、黄渤、张艾嘉、张震、刘烨、谭卓等各种好演员。

电视剧方面,张译更是有《鸡毛飞上天》、《辣妈正传》等代表作。

所以一路走来,张译一直很知足,也很努力,每一步都稳扎稳打,不缓不急。

张译为何要剃光头(戏红人不红的张译)(12)

对于演戏,张译一直很舍得钻研,他说以前一直以为自己是体验派的,后来才发现自己是技法派的。

因为按照学员班的教学理念来说,体验派的演技才能更有说服力,自己也一直信奉这个道理。但到了实际拍摄时,尤其在这个快节奏的年代,并不是每一场戏都能等着你去体验的。

所有的灯光机位都就位,几百号人等着你的时候,即便没有体验,你也得硬上。

张译为何要剃光头(戏红人不红的张译)(13)

所以琢磨之后,张译找到了自己技法,即那些自己没有体验过的戏,也必须全身心投入,演出让观众觉得你有体验经验的说服力。

聊起演戏的时候,张译一直表现得很专注,他对演戏的哲学,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

张译为何要剃光头(戏红人不红的张译)(14)

同时又很谦卑,大概是曾经自卑过,也为了自己的自尊心狂妄过,如今的张译,说话时总给人一种谦卑感。

尤其看他的访谈,张译说话总是不缓不急的,音量偏低,思路清晰,给人一种略文青的儒雅感,与他演的诸多硬汉角色都有着强烈反差。

张译为何要剃光头(戏红人不红的张译)(15)

对于张译戏红人不红的状态,宁浩导演还曾给过张译一个建议:钻研同一类的角色。

仔细回想,其实张译和王宝强都是从《士兵突击》开始火的,但之后两人的事业却出现了明显的差别。

虽然都是参演好作品,但王宝强却凭借着自己长相上的超高辨识度,成为了喜剧式小人物的代表。

时间长了,观众就很容易对宝强有一份鲜明的记忆。

张译为何要剃光头(戏红人不红的张译)(16)

但张译却不同,《士兵突击》之后,张译演的角色变化都太大,比如《亲爱的》里每天带着其他父母找孩子的大款父亲,《山河故人》里打拼半个世纪的移民第一代,以及《追凶者也》里爆笑又渗人的潜逃犯。

张译的每一个角色都有不同,所以观众难对他有一个范围内的固定印象。

这不仅跟张译白开水一般的长相有关,也跟他饰演过的角色有关。

张译为何要剃光头(戏红人不红的张译)(17)

虽说好演员总喜欢挑战不同类别的角色,但其实看现实情况我们也知道,那些能真正打出一片天的好演员,或多或少都有一个鲜明的标签。

比如吴京的硬汉形象、王宝强的小人物形象、徐峥的喜剧形象、葛大爷的混不吝形象……

而直到如今,我们都找不到张译身上的一个准确又直观的形象。

就像此次的国庆档,他既可以是《攀登者》里执拗又铁血的曲松林,又可以是《我和我的祖国》里饱含深情又信仰为大的高远。

张译为何要剃光头(戏红人不红的张译)(18)

从《攀登者》的场次走到《我和我的祖国》的场次里,无缝衔接地看一遍,你甚至在张译两个不同的角色上,找不到一丝违和感。

这是张译的本事,也是他多年不红的宿命。

张译为何要剃光头(戏红人不红的张译)(19)

但这大概就是好演员的其中一种形态吧,我们追捧那些票房热度双丰收的大咖,也不会忘记那些总在好作品里默默奉献的匠人。

更何况国庆档的话题量已经证明了,无论哪一种,只要耐心又认真做好同一件事,好好打磨演技,始终有被观众发现的一天的。

张译为何要剃光头(戏红人不红的张译)(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