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周翼

6060000元,505户村民,每户分得12000元。

这是4月20日,发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四开镇梭梭拉达村的一件大喜事。梭梭拉达村是武警四川省总队定点帮扶村,近年来通过发展乌金猪、中华蜂、天府黑兔养殖和金银花、黑苦荞、山泉水厂六大产业,让这个隐藏在大凉山深处曾经的贫困村,正逐步完成与乡村振兴的“接轨”。

这已经是梭梭拉达村民第二次拿到分红,“一扎钱”拿在手里的快乐,让村民们心里乐开了花,情不自禁地喊起“卡莎莎”!

“只要村子好好发展产业,这样的分红绝对不是最后一次。”现场,武警四川省总队驻村帮扶干部布哈称,“大家今后要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收入一定会越来越高。”

四川凉山贫困村现状(四川凉山曾经的贫困村产业分红600多万)(1)

梭梭拉达村村民们展示分到手的现金 李结义摄影

现场领钱

村民不停地说“卡莎莎”

4月20日,梭梭拉达村产业利润分红现场热闹非凡,武警四川省总队参与帮扶的产业利润600余万元分给500余户村民,幸福感、获得感洋溢在每个村民的脸上。

根据前期摸排,全村户籍数为540户,满足分红条件的有505户。“为了切实保障当地村民的利益,我们制定了分红原则,仅面向本村户籍常住人口。”据布哈介绍,此次分红是将产业利润中的606万元均分给满足条件的505户村民,即每户1.2万元,“现场发放一半,6000元,50户代表,其余的同步直接打到村民的银行卡上。”

四川凉山贫困村现状(四川凉山曾经的贫困村产业分红600多万)(2)

武警官兵现场给群众们分红 李结义摄影

村民吉布阿吉现场领到6000元后高兴得合不拢嘴。“武警官兵参与我们乡村振兴以来,我们的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收入也在一天天增加。”吉布阿吉介绍说,村里发展乌金猪、天府黑兔、中华蜂养殖基地,不仅解决了村民家门口就业的问题,还让村民学到了养殖技能,“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卡莎莎!”这是分红现场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这句简单的“卡莎莎”,最能表现村民们的感激之情。

四川凉山贫困村现状(四川凉山曾经的贫困村产业分红600多万)(3)

桌子上摆着分发给群众的现金 李结义摄影

产业发展

3000多万元打下乡村振兴基础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梭梭拉达村的产业发展也并非一蹴而就。

早在2017年11月,武警四川省总队扶贫工作组走进昭觉县,并签订帮扶协议以来,各级总投入超过3000万元,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等多个方面,让梭梭拉达村顺利实现脱贫目标的同时,也为“接轨”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均耕地面积少、农产品产量低,是梭梭拉达村的一大特点。武警四川省总队和省扶贫局根据实际,修建了一、二、三期蔬菜大棚共87亩,特托管给第三方农业公司,从种到销全由公司负责,所有投入均由该公司负责。

另一边,结合梭梭拉达村的实际情况,武警四川省总队投入18万元,购买蜂种、蜂箱和养殖工具,并邀请两名师傅进行技术指导,扶持中华蜂养殖项目,实现利润超100万元。

“目前村里主要发展乌金猪、中华蜂、天府黑兔养殖和金银花、黑苦荞、山泉水厂六大产业,采取‘产业入户’的方式,村民是股东,由企业主导、地方支持、村民参与、部队配合,最终让村民享受实惠。”布哈告诉封面新闻记者。

四川凉山贫困村现状(四川凉山曾经的贫困村产业分红600多万)(4)

梭梭拉达村村民们展示分到手的现金 李结义摄影

村民享实惠

差异分红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非常感谢武警四川省总队,我会充分利用好这笔分红款,让日子越过越红火。”村民吉木日作开心地说。

12000元并不是此次分红的“上限”。

据布哈介绍,这次分红采取差异分红的形式,除了村民的均分部分,还根据村民参加村集体公益活动的次数发放公益性岗位奖励金,对村民家庭中有子女就读大学的发放教育关爱金,切实保证产业利润分红能够不断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村民阿次甲甲和吉布尔者分别领到18000元。“这两户人家,每户基础分红12000元,根据规定,家里有子女上大学的额外领3000元,家里有特殊情况额外再领取3000元,每户一共领取分红18000元。”布哈表示,额外分红的部分,一方面是鼓励村民重视教育,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因特殊情况返贫。

“没想到娃娃努力读书,还能给家里挣钱。”领到分红的吉布尔者惊喜之余,也在积极思考着下一步的发展,“要改善家庭生活条件,不仅要努力发展产业,还要让娃娃继续努力读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