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希 通讯员赵旋

烈日如火,热浪翻滚。站在江城街头的一棵棵大树,为生活奔忙的你挡住火辣光箭,这是大自然给予的清凉馈赠。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公布的大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已有70万株行道树为市民朋友遮阳挡雨,尤其是从2017年起,连续三年共补植8.4万株高大乔木,密织绿网,成荫上佳。

而绿树送清风的背后,园林人付出了不少心血。

精挑细选大乔木

“绿伞”降温5℃左右

这几天,酷暑发狠,烈日挡住不少人午间外出就餐的脚步,外卖生意红火。外卖小哥小李午间忙不停,“中午阳光灼人,就躲在高架下或靠近林荫骑行。在林荫下明显比高架下更凉快,清风扑面而来。”他说。

江汉区园林绿化队队长彭敏常年巡查路面行道树养护情况,沥青路面蒸腾的热浪和浓荫下的清爽,在她内心对比强烈,“树下站一站,真的是‘时有微凉不是风’的感觉,至少比在烈日下低5℃左右。”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养护处负责人也有同感,一棵树就是一把“绿伞”,一把把“绿伞”手牵手为城市撑起清凉大道。近三年来补栽的大乔木行道树,胸径均为15至20厘米,树冠均为完全树冠,而不是以前的短截树冠。这些精挑细选的苗木,整齐美观,自成风景,且成荫速度快,能及时缓解夏日的炎热。

武汉东湖绿道几点开放(为你挡住一道道火辣光箭)(1)

唐家墩人行横道安全岛上,新栽的大朴树为市民遮阳

每个区有林荫亮点

法桐樟树比例最大

补植的8.4万株大树,都在哪呢?

“比如杨汊湖附近的新湾路,以前是叶片较小的国槐,成荫效果不佳,3年前全部换成了胸径在18厘米-20厘米的法桐。”江汉区绿化队队长彭敏说,如今这条道路林荫效果已凸显。

移步园博园东路,放眼望去,“绿伞”成一线站在路边,“以前栽的樟树冠幅小,树与树之间间距大,在全市的大树补栽行动中,将这些小樟树替换掉,同时加密树木,全部换成冠幅樟树。”彭敏细说道。

汉阳区园林局相关人士介绍,汉阳琴台大道,已形成栾树和樟树双排林荫道,知音大道上,一排樟树、两排栾树形成三排林荫道。

“每个区都有补栽新亮点。”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养护处负责人介绍,从大道上来看,解放大道绿化带里栽了大乔木,与路边的大法桐相得益彰,在人行天桥上俯瞰,解放大道林木葱茏;青年路中分绿化带补植银杏,增加绿量,改善小气候;珞狮南路从幸福湾公园至华农这一段,补栽一批樟树、水杉;中北路从洪山广场至岳家嘴这一段的绿化带里,2018年冬季补栽了200棵栾树,与路边的樟树形成双排林荫道,景观效果挺好;新华路是双排樟树,今年林荫效果初显,明年效果会更好;东西湖金银潭大道、临空港大道,都加大了行道树树木密度。

武汉东湖绿道几点开放(为你挡住一道道火辣光箭)(2)

青年路中分绿化带补植银杏,增加绿量

不仅在道路上,在行人过马路的安全岛上,细心的园林人也为咱考虑到了。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养护处负责人介绍,比如东湖路、徐东大街的安全岛上,都补栽大乔木,给等待过红绿灯的朋友遮阳降降温。

补栽的8.4万余株行道树,不仅颜值高,树种选择也是有讲究的,涉及到法桐、香樟、栾树、银杏、重阳木、无患子等近10种,“其中法桐和香樟的比例最大,它们遮阳效果好,生长速度快,每3年胸径可以生长5厘米左右,对达到浓荫蔽日的成效,能大大提速。”该局养护处负责人介绍。

钻墙打洞寻植树空间

栽棵树耗时最长一天

补栽树木并不那么容易,不是分分钟挖个树穴,栽植就完事。

“补栽树木,都是在啃‘硬骨头’,栽树工作繁重,选址也挺难。”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养护处相关人士解释,城市能绿化的基本都绿化了,没有大片空白给你填空,这些补栽的树木位置都是根据市民提议,探查地下管网条件,综合考虑选定的,有些商铺门前明明有一大块空地,但商家不同意栽树,你得苦口婆心劝导,有些地下管网条件所限,就不能栽树,总之是钻墙打洞般“补白”植绿。而且这些大树块头大,需要吊车吊入树穴中,栽一棵树耗时是在新修道路上栽树时间的好几倍。

武汉东湖绿道几点开放(为你挡住一道道火辣光箭)(3)

临空港大道补栽的行道树已成一道风景

“为减少硬质路面的‘创伤’,挖树穴就像铁棒磨针一样小心谨慎,一点也不夸张。”江汉区绿化队队长彭敏举例道,在唐家墩人行横道安全岛上,栽植一棵胸径30厘米的朴树,整整花了一天的时间:唐家墩安全岛上,是混凝土路面,两个师傅慢慢破面挖土,直至达到2平方米大小、深2米的树穴,再将碎石拖走,运来新土换上,这些准备工作做好都得大半天时间,吊车起吊栽植得1-2小时,栽好后培土,用木桩支撑,打上营养液,整整得一天时间。

大树管养方便性价比高

城市绿色骨架愈加丰满

补栽再难,受疫情影响,错过大半个春光,也要日拱一卒。

今年3月底,武汉各区园林部门每日上报补栽新树情况,截至7月底,已在420余条道路上,补植行道大乔木11390株。

武汉东湖绿道几点开放(为你挡住一道道火辣光箭)(4)

临空港大道补栽的行道树已成一道风景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养护处负责人介绍,今年底还将利用新建、改建道路的机会,再栽1万余株,3年内新栽的行道树总量将达到10万株,目前正在各区摸排“空白点”,也吁请市民提供相关线索。

“道路绿化是一座城市的绿化脊梁,我们继续挖掘潜力,尽力让道路形成连续林荫不断点,城市绿色骨架也会愈加丰满。”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人士说,今后会涌现更多诸如龟北路、东湖南路这样的明星林荫道。

曾担任武汉军运会绿化提升总顾问的杭州园林专家余昌明表示,行道树彰显一座城市绿色底蕴,在城市绿化中作用最明显,其遮阳效果好,单位面积生物量最大,生态效益最优;其次大树养管方便,性价比高,也最能直接体现城市景观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