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魔人神鬼妖 神巫妖(1)

文化不是从来就有的,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异、演化,直至我们今天都无法认清其本质。比如古人说“天圆地方”,其实最早的说法是“天道为圆,地道为方”,“方”即规矩规律之意,但是后人却错误理解成“大地为方形”。

好在中华文明的文字是象形字,我们后人从文字本源也可认清少许历史事实的真相。如果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成功,中国汉字全部改作拼音文字,今天大家可就没这个福分了。

本义是指一种凡人无法抗拒的、不知名的伟大存在,如闪电的能量、不可测度的河水泛滥、山崩地裂大地震动等等。所以,甲骨文中“神”字写作一道闪电的形象,故“神”即“电”。“电”字的另一种写法,就是将闪电的尾巴拉直,于是“电”又写作“申”。

今人望文生义,认为“巫”字的上下两横表示天与地,而“巫”就是沟通天地鬼神之人,其实非也。“巫”字在甲骨文、金文的写法,都是两个十字相交的“王”字。这个“王”字不是大王的王。在古代,“王”是一种玉器,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可佩玉。而人主之“王”,在甲骨文的写法却是一个“大”字下边加个“一”字,写起来象一把代表权威的斧头。以两件玉器招请神灵降身的人,就是巫。可见,巫在古代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她(他)可以沟通神灵,知识及道德权威比人主之王还要高。

今人大意是指动物修炼而成的精怪,如狐妖、树妖等等,古义却是指年青貌美的歌舞女子。在甲骨文的写法,“妖”写作“夭”,象一个婀娜起舞的女子。由于“夭”有年轻娇嫩的含义,所以当一个人很年轻就死了,就叫“夭折”。为了表示“夭折”早死的含义,“夭”又常常加上义符,写作“殀折”。为了区别女子年轻貌美与夭折早死的含义,“夭”被分别写成“妖”及“殀”。所以,“妖”其实是一个令人快乐的女子,大家别歧视她。在古代,“妖”是一个褒义字,比如《诗经》:“桃之妖妖,灼灼其华。”多么娇嫩艳丽的桃树啊!它的花朵是那么的耀人眼目。后来,大概世人出于妒忌心理,常将妖艳女子比作美丽惑人的动物,于是“妖”就渐渐成了贬义的词汇,最后竟成了动物修炼而成的精怪——妖精。

仙魔人神鬼妖 神巫妖(2)

今人认为鬼是人死之后一种阴性的能量物质,存在于阴间地府或地底。其实,“鬼”在古人的思想认识中,只是一种丑陋的动物。鬼,甲骨文的写法是一头丑陋的大猩猩外加一条长长的尾巴。“鬼”字有尾巴,足证人们见过“鬼”这种动物。由于大猩猩等山精魅怪隐秘莫测,所以“鬼”字又有神秘莫测的含义,而世人也常称“鬼”为“山鬼”。可见,上古鬼神崇拜,其“神道”当然是指自然崇拜及后来的圣人崇拜,而“鬼道”则类似于动物的图腾崇拜。只是有人崇拜“鬼”这种神秘莫测的动物,有人却崇拜龙蛇、凤凰等动物罢。由于“鬼”字本义是指一种丑陋的动物,所以烟鬼、假洋鬼子等称呼就是一种蔑称或憎称。

这个字比较新,现在是简体字,繁体字写作“僊”,而早期的篆书则更妙,写的是一个人在炉鼎旁炼丹,而鼎中之“丹”已成升举形象。看起来,就象“人”字加一个“鼎”字,而“鼎”里的“日”就是那个将要升举的“丹”。可见,仙的本义原是烧炼外丹之人。

仙魔人神鬼妖 神巫妖(3)

上古无魔。“魔”这个汉字很晚才产生,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世人为了描述“魔罗”这个译音才创造的新字。摩罗,在汉译中好象是印度黑鬼的含义,比如印度Pol.Ice人称摩罗察(差),香港有条摩罗街,是印度人聚居的地方。所以,在上古的甲骨文、金文等资料中无法找到“魔”字。魔,佛教本义是影响修行、破坏佛法的邪恶之神。在中国古义中,魔这种邪恶之神叫做“无道”。也就是说,神有善神、恶神之分,无道之恶神即为魔。这个已经是很后期的含义了,在上古,所有神都是正的、善的。只有圣人才可被封为“神”。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灵异办事处(xdlybs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