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把我带向远方(故乡让我爱让我恨)(1)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对鲁迅一生的真实写照。

读过鲁迅一系列针砭时弊的文章, 他犀利的文笔,以笔为枪扫射一切不平的勇气和魄力,让他更像是一个无所畏惧的圣斗士。

时光把我带向远方(故乡让我爱让我恨)(2)


陈西滢说他是有绍兴师爷的脾气,没有一篇文章里不放几只冷箭。

他妙笔写《呐喊》《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药》《孔乙己》,他的笔饱蘸着对苦难人民的同情,对万恶社会予以无情鞭挞,孔乙己、祥林嫂、阿q,这一个个形象,栩栩如生。他同情苦难里挣扎的勤劳善良的人们,也毫不留情戳穿他们的愚昧、麻木。

鲁迅的笔是枪,也是他一直想要成为的药,试图医治愚昧,腐败、黑暗的药。

同时代的郁达夫这样评价他: 如问中国自有新文学运动以来,谁最伟大?谁最能代表这个时代?我将毫不踟蹰地回答:是鲁迅。....当我们热衷去掌握现实时,他已把握了古今与未来。要全面了解中国的民族精神,除了读《鲁迅全集》以外,别无捷径。

连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的大江健三郎也这样评价鲁迅是“二十世纪亚洲最伟大的作家”

这个充满批判主义的文学战士,和照片上的他很是吻合,严肃,深沉,且富有智慧,无形中,有一种不易接近的威严感。

在我们今天看来,鲁迅先生更像是一个时代的愤青,他主张用火与剑进行变革,他的抨击、批判,无情讽刺,在当今有些不合时宜。于是乎,有人建议要把鲁迅的文章撤出语文教材。

鲁迅有严肃、深沉的一面,也有温情的一面,只是那温情的一面,早早收起,在这个残酷而百弊丛生的社会,他选择了冷面示人。

《朝花夕拾》,这是鲁迅作品中难得一见的温情呈现,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说,“这些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时光把我带向远方(故乡让我爱让我恨)(3)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收录鲁迅10篇回忆性散文,这是鲁讯站在中年的点上,回首,点检,童年、少年、青年,在心底留下难以磨灭印象的人和事。

这些不轻易流露的温情,迷茫人生里的求索,让我们慢慢有些懂得了这个看似颇有距离感的鲁迅,不苟言笑的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

时光把我带向远方(故乡让我爱让我恨)(4)

漂泊的人生旅途中,故乡的旧人旧物才有了别样滋味

曾经读鲁迅,往往是在少不更事的青葱年华里,他的充满童趣的百草园,他惯会讲故事的女佣阿长,他的恩师藤野先生,他的少年好友闰土,他无法忘却的故乡,社戏,乌篷船.....

他笔下的赖皮阿Q,古板书生孔乙己、悲惨祥林嫂、为爱而一伤一逝的涓生和子君....

一段段往事,一个个人物,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我们,读出的不过是一种热闹, 悲惨故事之后些许的感伤和压抑....

我们无法真正嚼出其中滋味,我们无法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时光把我带向远方(故乡让我爱让我恨)(5)


可是,当我们走到一定年纪时,识得人间愁滋味,懂得人情愁苦,生之艰难,再回头看那些曾经似懂非懂的文章时,我们突然就懂了....

原来那些文章都是成年人写就的心声....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菜 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不只是儿时的味道,有关故乡的一切,山川风物,人情故事,都会成为一个人骨子里的念想,走再远,那些让自己感伤或欢喜的旧人旧物,都会成为心里永远的回忆和怀念。

时光把我带向远方(故乡让我爱让我恨)(6)


尤其是在远离故土,漂泊他乡时,不管故乡留给我们的是单纯的美好,还是五味杂陈的感受,我们依然会怀念,怀念那里的物,怀念那里的某个人。

不到一定年龄,那些我们曾经习以为常的人和事,我们不知其珍贵。

他在女佣阿长辞世30年后,仍怀念她,那个大大咧咧,睡觉随性总是挤着小鲁迅的女佣,那个讲各种乱七八糟规矩,踩死迅哥儿的隐鼠却诬告是猫的长妈妈,那个爱告状却给迅哥买他心心念念的《山海经》的女佣。

那个有皂荚树,有紫桑葚,有美女蛇传说,鸣蝉、云雀,蟋蟀,热热闹闹充满童趣的百草园,那个陪他用筛子捉麻雀的少年闰土,那个摇头晃脑沉浸着读古文的老先生……

心心念念地要去看盛大热闹的无猖会,却被父亲逼着背书背不过来便不能去……

有些底色是生命的暖,但童年不尽都是美好,还有一些酸涩。

家道中落,父亲日渐病重,庸医,高昂的诊疗费,乱七八糟的药引子,遭受各种白眼和世态炎凉,父亲还是殁了……

父亲弥留之际,有气无力想要对讯哥说些什么,讯哥却在邻居衍太太的劝说下一声声大声喊着“父亲”,终究错过了父亲最后的叮咛……

表里不一,爱搬弄是非的衍太太,撺掇着少年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卖钱,鲁迅没有照做,但讯哥偷家里钱的流言便四散传开……

为避这流言,鲁迅外出求学,越走越远,最后去了日本念书。

现实里的苦闷,周围的愚昧落后,流言的四起,一个年轻人求新求变的进取心,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撕扯……

时光把我带向远方(故乡让我爱让我恨)(7)

在漂泊苦难的人生里,唯有一点点做好手里的事,梦想才可能有出路

在一群辫子梳得油光,油头粉面,醉心唱歌跳舞的中国留学生里,鲁迅是孤独的。

他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但他知道什么是他不想要的。

鲁迅医科成绩不错,却被日本学生质疑藤野先生事先泄题给他。

对于流言,他已有免疫力。逃避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么直接无视,要么粉碎流言。

鲁迅被影片里,俄国人屠杀中国人,麻木的同胞兴高采烈看热闹而刺痛。

他决定弃医从文,用笔当手术刀,撕开乌烟瘴气社会的一角,直面国人麻木愚昧的一面,剜掉其脑里根深蒂固的毒疮,用笔当枪,直击社会的腐败和当局的无能……

虽然不知道未来的路该怎样走,虽然被包办的婚姻痛苦折磨,他还是笔耕不辍地写,一点点探索向前的路……

时光把我带向远方(故乡让我爱让我恨)(8)


但是他所缅怀的范爱农却走向了另一种人生。

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梦醒了却无路可走。

范爱农也曾留学日本,最初和鲁迅互相看不惯,但后来化敌为友。

范爱农没有留学经费,退了学,回了国,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只能勉强糊口。

再后来连糊口的教员工作也没有了,生活愈发的困厄,给鲁迅的信,言词也愈发的凄苦。

他没事可做,周围人越来越讨厌他,他内心苦闷,爱喝酒,又爱发牢骚,愈发的不受待见。

鲁迅再听闻好友的消息却是他的噩耗。

范爱农酒醉去船舷小解,跌入水中,第二日尸体在菱荡里找到,直立着。

范爱农会凫水,鲁迅一直疑心他究竟是失足还是自杀。

生存之艰,书生意气时,我们体味不到,非到浸入生活这个大缸时,要担负起某些责任时,我们才真正明白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这里我不想讨论鲁迅的伟大,鲁迅思想之于当时的进步,只想拿他和范爱农做比,从小我出发,探讨迷茫人生里的活法……

怀才不遇,过得潦倒的人,有时代的造化和命运捉弄的成分,但也是个人选择过出来的结果……

范爱农有他无可躲避时代悲哀,他正直有才华却在混乱的年代,英雄无用武之地,他的愤懑,牢骚似乎也是人之常态,但有时人生可以有第二种可能。

鲁迅和范爱农起点相仿,一样的觉醒和苦闷,但两个人却走出了不一样的路,一个越走格局越大,一个越走人生越萎缩。

虽然我们无法勾勒假设一个人的命运,毕竟那个时代被碾压,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人大有人在。

但我总在想,是不是范爱农,稍稍换一个想法,一种念头,他的人生又会是另一番模样?

时光把我带向远方(故乡让我爱让我恨)(9)

每个时代都有鲁迅和范爱农一样的人物,在迷茫和困顿中寻路的人。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苦闷……关键看我们选择怎么活……

历经文革的混乱,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看不见希望的迷茫里,路遥一手拿锄,一手拿笔,在土炕上,在煤油灯下,在一个个无眠的夜里,路遥把人生扭了个向。

麻木、堕落,庸常,谁都有理由,但好的人生从来不属于沉沦的人,唯有一点点做好眼下手里的事,人生才有向好的可能……

也许很多人一辈子挣扎,打不开第二种可能,范爱农变得积极也许依然潦倒,但向好才是人生的意义……唯有以积极的姿态,以战士的精神,来面对人生,才不枉这一生活着……

时光把我带向远方(故乡让我爱让我恨)(10)

故乡和远方,是我们永远的牵念。

鲁迅遥想他的故乡,又漂泊着挣扎着,在一片千疮百孔的土地上,寻求他的精神之药,来医治这个病了的国家。虽然挣扎着,但灵魂依然为了热爱的事业而奋斗。

而范爱农一生挣扎,灵魂却无处安放,只留下苦命妻女人世里苦熬,他自己寻了解脱。

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他的故乡和远方,也有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迷茫,挣扎,苦痛,绝望。

如今的我们要糊口,要还房贷,也有梦,也有不甘心,也有迷茫,不知路该怎样走。

有人抱怨堕落,就像我初中一同学,他把人生的不顺遂统统归咎于别人,离婚,欠债,自暴自弃,活成一个一点就着的炮仗。

有人哪怕艰难,也要好好活着。在深夜里加赶着最后一班地铁,在风雨里赶着送去顾客的订餐,在工厂里加班加点只为多拿点点工钱……人在艰难谋生,却因为有了某种坚守,苦也不觉得苦了……

做好眼前事,才有可能手握一把钥匙打开一种可能……

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往往是自己能力需要积淀的时候。这个时候成长尤为重要。

有人把日子和辛苦重复一千遍一万遍,却安慰和麻痹自己是在奋斗,人生向好,最重要的是每个时期都要向前一步,而不是原地踏步。

鲁迅在书里,在外面的世界里找到他人生的钥匙。

能力不足的时候就多读些你想精进部分的书,以那些你想成为的榜样人物为目标,尤其是可以跳上几跳可以够得着的人物为目标,看看他们的经历,成长历程,靠近他们,模仿他们,浸泡一段时间我们会有不知不觉的成长。

读书,读人,学能耐,才是破局最好的出路,自我麻痹的奋斗是自欺欺人,自我沉沦的堕落则是可悲可叹的。

时光把我带向远方(故乡让我爱让我恨)(11)


毛不易在《消愁》里唱:一杯敬故乡 一杯敬远方 守着我的善良 催着我成长

所以南北的路从此不再漫长 灵魂不再无处安放

……

一杯敬自由 一杯敬死亡 宽恕我的平凡 驱散了迷惘

我们惦念着故乡,在远方里成长,哪怕最终平凡,也不枉此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