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治安怎么样(莫桑比克生活习俗)(1)

莫桑比克是个位于非洲东南部的滨海国家,由于扼守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要冲,又是非洲中南部的重要出海口,因而,地理上拥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莫桑比克自古以来就是商业贸易非常发达的地区,早在古代就拥有相当发达的文化,境内曾经先后发现远古时代的村庄、城镇、灌溉工程遗址以及祭神建筑的墙壁和圆塔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非洲国家。境内气候炎热,没有严寒,不见冰雪,降雨丰富,植被茂盛,空气清新,风光秀丽,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莫桑比克页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全国共有60多个部族,而且99%的居民是公元4世纪前后从西非沿海地区陆续移居到这里的班图人的后裔,大多数人信奉拜物教,其余的人分别信奉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和印度教,风俗礼仪带有明显的班图语系非洲土著黑人的特点。因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基本上形成了西方习俗,无特别禁忌。

莫桑比克最早的居民是科伊桑人,班图人10世纪左右迁到这里。15世纪中叶,莫桑比克成为姆韦尼·马塔帕王国的一部分。从公元9世纪开始,阿拉伯人就到莫桑比克北部和中部沿海进行贸易。公元11世纪,波斯人一度取代阿拉伯人,但他们都未能在内陆建立统治。

莫桑比克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各大民族有自己的语言,绝大多数属班图语系。在主要的大城市中,英语作为商贸用语被广泛应用。

莫桑比克治安怎么样(莫桑比克生活习俗)(2)

莫桑比克的城市建筑现代化,有高层建筑,也有设计美观的五、六层的楼房,楼前有小花园, 或设有游泳池,这些房子通常都被刷成白色。莫桑比克的部族很多,房屋所造的形式也因部族不同而各不相同,除茅草房外,还有土坯房和砖房。

莫桑比克北方以玉米、木薯为主食, 南方多吃大米。就全国农村来讲,木薯是最普遍的日常食品。肉食类最普遍的是牛肉、羊肉和鸡肉,猪肉很少,一是当地人没有吃猪肉的习惯,二是有一定数量的伊斯兰教徒。海鱼、 海虾、大对虾是人们喜爱的食物,人们不习惯吃河里的鱼虾。莫桑比克的蔬菜种类齐全,但人们没有吃太多蔬菜的习惯。而且吃法也很单一。平常吃得较多的是西红柿、生菜沙拉、豆角、青椒。在农村,人们习惯用手抓饭,城里则用刀叉、盘子。莫桑比克人吃饭需就水或其它软饮料,常见的有橘子汁、木瓜汁、矿泉水、啤酒或腰果汁。逢年过节,人们也饮白酒。 进口的红、白葡萄酒、威士忌、马丁尼也为人们所喜爱。

莫桑比克人一般请客要先喝饮料,再吃水果,最后请客人品尝一下传统美食。 南方当地人招待客人有两种吃法:一种是白米饭煮成八成熟后往上面浇一层滚开的牛肉西红柿浓汁,另一种是米饭煮熟后加入肉丁、胡萝卜丁、盐等再焖到烂熟。这两种吃法都是味道鲜美。

莫桑比克治安怎么样(莫桑比克生活习俗)(3)

莫桑比克人的姓名构成的规律是,姓在后而名在前。在多数情况之下,是本名十母名十父姓,或者是本名十母姓十父姓。已婚妇女性名构成是,本名十母姓(或者是母名)十父姓十丈夫姓。莫桑比克人的本名可以是一个单词,也可以是两个单词,姓也可能是单姓也可能是复姓,如洛博就是单姓,多斯·桑托斯就是复姓。一个人的姓名可能由六七个单词组成,也可能更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对外开放,莫桑比克现在许多人,特别是那些年轻人,已经开始出现不按传统的固定格式取名的趋势,例如舍去母姓或者母名,而是用一个亲朋好友的姓或者名;已婚妇女不再在自己原来的姓名后面加上丈夫姓的情况也已经开始出现。

在莫桑比克还流行以白为美的传统,因此这里的姑娘们总是想方设法使自己显得白一些。于是每天都会用香粉擦脸。他们相信借助自然物质中的神力可以使自己变得更美丽,因此她们不像其他国家的姑娘们使用化学化妆品,而是使用一种用当地的猴面包树制成的白色粉末,这种特殊的美容品在每家都储藏得很多。

莫桑比克人重视礼貌,讲究礼仪,十分看重见面时的称谓语言。在莫桑比克人的社会交往活动中,对于一般男性可以称之为“先生”,对于已婚女性可称之为“夫人”,对未婚女性可以称之为“小姐”或者“姑娘”。对于无法判断对方婚姻状况者,除年轻姑娘之外,一般均可称之为“夫人”,这是因为在莫桑比克,“夫人”这一称谓除表示已经结婚的含义外,还有“女士”“贵夫人”的含义,是对女性的一种尊敬和礼貌的称谓。莫桑比克社会有敬老的习惯,年轻人遇见上了年纪的人,即使是陌生者,也应当称对方为“老爷爷”“老奶奶”,对于那些比自己年长的人可以称之为“大叔”或者“大妈”等,朋友之间可以称为兄弟、姐妹等,至爱亲朋之间可以用爱称,如萨莫金娜可称为“金娜”“我亲爱的金娜”等。

莫桑比克人中流行着“同志”这一称谓,但基本上仅限于执政党成员之间,如果是政党之间的友好交往也可以称“同志”,例如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访问莫桑比克,他们便称之为“中国同志”。在莫桑比克还习惯于将职业、学位、军衔等同先生、同志或姓名联称,但因为莫桑比克人的姓名一般都比较长,称呼姓名时习惯于称呼对方的姓,有时也称呼对方的本名加父姓,如“厂长先生”“厂长同志”“布拉加厂长”“布拉加厂长同志”等。对于那些部长级以上的政府高级官员则要称“阁下”,执政党内可以将职务加上同志联称,如“部长阁下”“部长同志”“总统阁下”“总统同志”等。莫桑比克人的上下级等级观念比较明显,下级对上级的称呼也比较讲究,通常是将职务与先生联称,如“连长先生”“主席先生”等。上级对下级,多不称对方为先生或者同志,而是直呼对方的姓名,显得非常自然,十分亲切。

莫桑比克治安怎么样(莫桑比克生活习俗)(4)

莫桑比克人性格开朗,待人热情,注意见面的问候礼节。莫桑比克人遇见外国客人时,总是主动打招呼,热情问候,握手致意。看见中国人会打招呼:amigo china(啊密故,西那)。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也不论男女老幼,均是非常有礼貌地对客人说“您好”“见到您真高兴”“您的身体好吗”“您到莫桑比克后还习惯吗”“我本人能够为您做点什么事情呢”等。如果遇见久别重逢的好朋友,除握手致意外,还要相互拥抱亲面颊,显得异常亲密和友好。女士们相见时,问候的方式往往是拥抱和亲吻。男女相遇,属于初次见面,相互多是点头微笑致意,如果女士伸出手,男士可以伸手同其握手;关系亲密的异性朋友之间见面,不仅可以相互握手,而且男土还可以主动、但仅仅是礼节性地亲吻一下女土的腮部。

同许多非洲国家相似,莫桑比克人在公务场合或者商务活动中,多请客人到饭店、宾馆参加正式的宴请,品尝西餐,采用自助方式,饮料和饭菜由各人自取,客人吃与不吃,或者吃多吃少,完全由客人自己决定。莫桑比克人同外国客人接触多次成为朋友之后,他们十分高兴请客人到家中做客,而且要拿出家中最好的食品款待。如果是客人主动要求到莫桑比克人家中拜访,最好应当事先约定时间,选择主人认为比较方便的时间前往,而且应当是准时赴约,提前或者迟到都是不合适的,因为提前会给主人造成准备不足的尴尬局面,迟到会浪费主人的宝贵时间,违约更是一种不礼貌的举动。如果事先知道主人会留下吃饭,带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礼物送给主人是非常必要的。

莫桑比克治安怎么样(莫桑比克生活习俗)(5)

漫步在莫桑比克的国土上,只见到处是生长着郁郁葱葱、秀丽挺拔的腰果树,金黄的果实,缀满枝头,招人喜爱。腰果树,又名鸡腰果,属漆树科,是一种枝叶常绿的高大乔木。这种树适宜在热带地区的湿热气候中生长,树干一般高8到9米,高者可以达到16米,花朵呈黄色,有淡红条纹,圆锥花序,散发出清淡的香味。果实形状奇特,为一个呈黄色或橙红色的梨状物,称为果梨,亦称“假果”,果梨的顶部嵌生着一个比蚕豆稍大一点的坚果,这就是腰果的果仁,因其形状如同鸡的腰子相似,故称之为“腰果”。

腰果树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果树。果柄酸甜,可食用,也可用于酿酒。果仁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味道香甜可口,油炸、盐渍、糖饯均可以。如果图方便,用火炒熟也行,炒后的果仁香脆可口。“假果”里同样含有丰富的水果汁,可以直接饮用,是一种爽口的清凉饮料,也可作为发酵饲料或者酿酒。“假果”的汁还被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清血剂。腰果果仁的含油量高达40%,榨出的油是一种高级食用油。尤其是从腰果的果壳里可以提练一种芳香油,用于制药或者制成高级润滑油以及合成橡胶。从果壳里榨出来的油,还可以制成绝缘油漆、防水纸、厚纸板等的胶粘剂。从腰果树皮里流出的乳状汁液,可以制成涂料,涂在木器或者船舶上,具有防白蚂蚁、防腐蚀的功能。

此外,腰果树的木材是制作家具的上等材料,树叶和树根可以用来制成药茶。由此可见,腰果树通体都是宝。在莫桑比克大小商店里,腰果制品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在宾馆、家庭里,摆着用腰果树木制作的家具,油光挣亮,木纹清晰;书刊、用具、商品、绘画等以腰果树为图案随处可见。莫桑比克人喜爱腰果,他们的生活中处处与腰果有着密切的联系,用腰果招待客人自然成为历史久远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