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蔬菜行情回顾

2015年的蔬菜行情和往年一样存在季节性的价格波动,但是一亩田了解到部分品种去年的价格波动程度超出正常范围。回顾2015年全年,蔬菜呈现出来的整体趋势是夏季蔬菜价格高于2014年同期水平,入冬以后,市场的行情也有翘尾的势头,但是产地反馈的情况来看,很多品种的产地行情都不是很乐观,价格偏低,种植户苦不堪言。有种植户反应,现在种植就如同赌博,种植之前完全不知道上市时市场的行情会如何变化,产地对市场情况的反应又总是落后一个种植季,这种收益的不稳定性不断扩大,亟需解决。 以下是前海农产品市场和山东物价局统计的全年蔬菜价格波动情况,下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北方市场的蔬菜价格波动程度要大于南方市场,原因有可能是北方的四季气候差别大,对蔬菜生长的周期存在更多的限制,所以北方市场上蔬菜有更明显的产地轮动情况,不同时期蔬菜运输距离的变动性较大,加上南方几乎都是露地种植,种植成本的变动相对小一些,而北方的春秋两季种植成本则相差比较大。

蔬菜市场价格变动及其分析(蔬菜产地行情比市场行情波动大)(1)

此外,通过和产地与市场人员的交流,发现2015年农业互联网的出现确实给行业带来了一些变化。 1) 从种植户的角度看,对代办的依赖性有减小的趋势,因为他们可以自己在网络上发出供应,然后将货源销售到附近镇或县去,不过对于长途的大型批发商还是没有办法满足需求;2) 移动互联网使得进入蔬菜批发行业的门槛降低,像货源地、产地价格、产地品种这些以前行业内视为商业机密的信息被公开,导致老批发商受到新手不小的冲击,老批发商通过控制市场上货量来把控自己利润水平的能力大大下降;由于部分农产品行情不稳定性的加剧,使得农产品行业原有的稳固供应关系有所松动,一些大型批发商也开始通过互联网平台寻找新的货源。

蔬菜的市场价格与产地价格波动情况

山东是我国农产品第一大省,也是蔬菜生产和贸易的大省,当地的蔬菜价格和波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国蔬菜价格水平的变化。通过山东物价部门统计的蔬菜价格指数可以看出,2015年全年芽菜类、食用菌类、薯芋类、根茎类蔬菜的价格波动较小,而豆类、茄果类、瓜类蔬菜的价格波动比较明显。

蔬菜市场价格变动及其分析(蔬菜产地行情比市场行情波动大)(2)

(数据来源:山东省物价局)

下表是根据一亩田平台上2015年11月24-2016年1月10日以来包含1292个县,逾15500条供应数据统计的产地蔬菜价格情况,白菜类、葱姜蒜类、叶菜类蔬菜的价格每日波动程度相对较小,根茎类、瓜类的价格波动程度相对较大。

(数据来源:一亩田;统计时间:2015.11.24-2016.1.10)

2015年价格波动明显的几类产品行情回顾

1大葱:“向前葱”再发力

去年入夏以来,大葱价格就像上楼梯,尤其是进入2015年12月以后,大葱的价格几乎是一天一涨,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几乎翻倍。

蔬菜市场价格变动及其分析(蔬菜产地行情比市场行情波动大)(3)

(数据来源:商务部)

去年大葱的价格波动非常大,属于非常明显的农产品“大小年”,年初的时候各地大葱严重滞销,很多大葱烂在地里也没有人收,种植户甚至倒贴采购商,请他们挖葱。而到了年底的时候,大葱的价格逐步走高,幅度明显,而且各地大葱之间的价格差异很大。年初饱受滞销之苦的新野农民,这个秋冬的收益非常不错。 一亩田平台的产地数据显示,河南(以新野为主要产地)大葱的价格从11月底的0.8元/斤左右一路攀升,到1月上旬已经接近1.6元/斤;山东产地的大葱价格也是扶摇直上。

蔬菜市场价格变动及其分析(蔬菜产地行情比市场行情波动大)(4)

(数据来源:一亩田;统计时间:2015.11.24-2016.1.10)

2鲜辣椒:行情总是姗姗来迟

从下图批发市场鲜辣椒价格走势图可以看出,2015年年初的时候鲜辣椒行情非常好,尤其是线椒,北京新发地市场最高时突破6元/斤,但是现有的批发市场统计数据仅统计了青椒和尖椒,线椒行情的大幅波动没有在数据中得到充分体现。

蔬菜市场价格变动及其分析(蔬菜产地行情比市场行情波动大)(5)

(数据来源:商务部)

2015年1月初的时候,海南、广东产地的鲜辣椒产地价格都在4元/斤往上的水平,所以冬季当地种植户大幅扩种。 秋季鲜辣椒的供应以陕西渭南、山东临沂、潍坊为主,去年秋季这些产区线椒种植面积大幅上升,圆椒等品种被替代,结果9月中下旬上市的时候,线椒的价格始终无法突破1元/斤,导致种植户焦急万分,与此同时,市场端由于供应集中,加上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助推了一批新人加入农产品批发行业,市场的供应格局被打乱,很多市场的一级批发商亏损严重。 但是进入12月以后,北方产地小拱棚、大棚种植的货源都相继进入尾期,加上天气逐渐转冷,辣椒生长速度减慢,山东主要产地出现断茬现象,鲜辣椒价格一直上涨到2元/斤往上,尤其是圆椒行情非常火热。 受到2015年年初鲜辣椒好行情的鼓励,南方产地的种植户在秋季鲜辣椒育苗的时候也选择了扩种,有一些投入大量资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较大规模的土地来进行大量种植,期待好的收益,结果南方种植户盼望的冬季高价却迟迟未到,上市初期还受到北方产地尾茬高价的支撑,有1.2-1.5元/斤的行情,短暂的半个月左右时间之后就开始下跌,进入2016年1月以后,南方产地的线椒的价格持续在0.6、0.7元每斤的水平徘徊,以及往年卖上5元/斤的艳红辣椒,今年也是只能打对折出售,种植户表示连收的心情都没有了。 这种低迷一度让产地种植户看不到希望,直到猴年春节的脚步逐渐临近,南方产地的鲜辣椒才逐渐走出1元/斤以下的困境,逐渐回升,而北方暖棚的圆椒更是走高到突破5元/斤。 鲜辣椒的品种众多,各品种之间价格差距很大,各个时期、各个地区之间消费习惯的差异和变化都影响着鲜辣椒不同品种的价格波动。下表统计了今年冬季(2015.11.24-2016.1.10)鲜辣椒主产区的价格和标准差,价格波动明显。

蔬菜市场价格变动及其分析(蔬菜产地行情比市场行情波动大)(6)

(数据来源:一亩田;统计时间:2015.11.24-2016.1.10)

3生姜:遭遇价格滑铁卢

和大葱行情截然相反,今年生姜的行情9月开始直线下滑,从4元/斤一直跌到2.5元/斤左右。

蔬菜市场价格变动及其分析(蔬菜产地行情比市场行情波动大)(7)

(数据来源:商务部)

下图是一亩田2015.11.24-2016.01.10的各产地生姜价格的统计,可以发现作为生姜主产的山东,这一季产品的平均价格最低,而且波动程度也较大,所有产地的生姜价格都处于相对低位。

(数据来源:一亩田;统计时间:2015.11.24-2016.1.10)

这一季生姜价格的下滑也是受到种植面积扩大的影响中国食用蔬菜进出口情况回顾从以下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我们国家食用蔬菜的进口金额是显著高于出口金额的,而且这种差距在2015年9月之后有扩大的趋势,我国食用蔬菜进口量明显增加。

蔬菜市场价格变动及其分析(蔬菜产地行情比市场行情波动大)(8)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中高端蔬菜的需求增加,而我们国家的农产品生产确实存在分散、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进口蔬菜对国内产蔬菜的冲击有抬头之势。总结总体而言,蔬菜的产地行情比市场行情具有更大的波动性,且应对的能力更弱,今年一号文件发出后,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表示,现在农业需要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主要是因为现在通过增产和提高价格来让农民增收的效果已经非常不明显了,农业需要延伸产业链来增加农民收入,这一点也是一亩田这一年来不断接触农村种植户和农村经纪人的感受。 就蔬菜而言,市场端的波动可以通过调节进货量,甚至辅以一些行政手段进行价格的调节,但是在产地,农产品的价格严重依赖客商数量和客商采购力度,对终端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感知力度比较弱,而且受困于销售渠道的单一而不敢快速积极地响应终端消费需求。 更精准更快速更广泛的数据反馈与行情分析是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第一步,只有供应和需求都有了更细致更准确的统计,才能开展更迅速的互相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