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影的朋友们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今年拿下一票奥斯卡大奖的电影《爱乐之城》也是美好的不切实际的爱情电影,却好评如潮;
国产校园电影里的爱情明明也是场景、演员颜值都在线,为什么就一片骂声呢?《左耳》、《万物生长》、《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明明都是纯美的校园爱情故事。怎么就不受影迷的待见呢?
(PS:“17岁该爱了”这样的口号,真的和被学业压力压迫的中国青少年们没有半点共鸣!)
电影采用了首位呼应的叙事方式,两位已经垂暮之年的老人坐在养老院前的长椅上。老先生一遍又一遍讲述着洒满昏黄的笔记本上的记叙的故事。老太太像一个单纯的小女孩一样好奇新鲜的听着,这样的场景养老院每天都会上演。
故事随着笔记本上秀美的字迹展开,艾莉是一个富有人家的漂亮千金小姐。在炎热的夏天,她随着家人来到一个乡下的小镇避暑,在一个充满梦幻的游乐园,她邂逅了英俊的穷小子诺亚。诺亚对她一见钟情,展开了猛烈的攻势。两个人在海边、在马路边、在小舟山,度过了属于他们的浪漫美好的夏天。
他们终于在夏天结束的那一刻,随着艾莉的离开结束了这段美好的爱情。诺亚坚持在分别后每一天都寄信给艾莉,而艾莉的父母因为诺亚并不高贵富裕的身世,将信全部偷偷藏了起来。等待了七年的艾莉终于放弃,决定投入全新的婚姻生活。
就在艾莉穿上婚纱,准备步入教堂的前一天。她突然在报纸上看到了诺亚已经建成了曾经许诺给自己的白色房子。是选择富裕的未婚夫还是曾经深爱、无奈错过的诺亚?艾莉在爱情中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这也是一个美好的几乎不真实的爱情童话故事,可是《恋恋笔记本》却在豆瓣上有8.5的高分评价,在imbd评分也有7.9分。为什么它就是一部优秀的爱情电影呢?
不同于国产爱情电影打着怀旧、校园、青春的口号,却一直走着“怀孕”、“堕胎”、“出国”、“前女友”这样烂俗的套路。
《恋恋笔记本》的立意很简单,它要用美好的场景、好看的男女主角、浪漫的剧情、理想化的结局、真挚的情感,满足所有相信爱情的人对爱情的诚挚的幻想。因为一开始的立意就这么单纯,所以观众们自然会被影片中童话般美好的爱情打动。
而国产青春爱情总是打着“十年过去了,你身边的谁谁谁还在吗?”、“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十七岁该死了”,这样企图和观众们达成共识共鸣的口号,拍一些观众们根本没有体验的“套路青春故事”。
故事里的普通的女生往往都是倪妮、陈都灵那样气质出众的美人,她们的青春总是那么热烈,堕胎啊、怀孕啊、被人疯狂的追求啊、男朋友没有通知就出国啊......
这不是我们大多数人的青春,但这些国产青春电影却打着“怀旧”的口号,所以我们才会有一种“被骗了”的感觉。
而《恋恋笔记本》里所有的剧情几乎都是不切实际的,一见钟情的表白竟然支撑了英俊优雅的木匠的一生。
这是童话故事一般美好的感情,导演和演员们从一开始就不追求和观众们的共鸣,只是想满足观众们对爱情的幻想,让观众羡慕、感动、痛哭流涕然后对爱情充满希望。
电影里瑞秋穿着红色的泳衣涂着红唇在海边活泼的冲向高司令;两个人坐在小舟里泛舟湖上,黄昏将湖面染成了橙色;
高司令和瑞秋坐在浴缸里一起洗澡,瑞秋闭上眼享受着;时隔多年再次相遇的高司令依旧记得瑞秋的梦想是做一名画家,准备好画家和颜料让她画画;两个人躺在马路上聊天,等汽车来临,就起身逃离,两个人边跑边牵着手大笑.....
不好意思,这样美好的不切实际的爱情在生活里几乎不可能看到了。
正是因为这些美好不能真实的出现在生命里,我们才更希望它会真实的发生在电影里,也算是一种遥远的慰藉。
可惜,国产青春电影总是在表面上做足了功夫,当红的男女明星,披着青春怀旧的外衣,内核却总是套路,既不浪漫,也脱离现实。
那样既不令人憧憬,也无法让人真切感受的爱情故事,实在不伦不类。重点是在电影的宣传期,一众导演、演员还要拼命吹捧,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影片真实呈现和宣传期的差距,使观众感到巨大的欺骗感。
才使《栀子花开》、《小时代1》、《左耳》、《匆匆那年》、《同桌的你》这些有着光鲜外表,内核空洞的青春电影票房、口碑都扑了街。
毕竟电影和爱情一样,最重要的是——真诚。
到最后已经老去的艾莉认出了陪伴她一生,在垂暮之年每天都会给她讲述他们年轻时的故事的诺亚,周围布满皱纹的眼睛里又散发出年轻时灿烂的光芒。随后两位老人在床上相拥着一起走向天堂......
这样首尾呼应、理想化的结局是献给所有相信爱情的人的,
也是为了让所有怀疑自己、怀疑爱请的人重拾对爱情的美好幻想。
祝天下所有有情人终成眷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