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容易情绪冲动的人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如何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通过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如何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容易情绪冲动的人吗?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冲动”是一种司空见惯的强力反抗行为,是自身强烈愿望的一种表达形式。但这种表达形式,往往是心里不成熟的特质。

近几年来,研究个体精神状态和冲动行为之间关系的心理学家,他们发现冲动与抽烟、酗酒和吸毒有关。而自杀倾向较高的人和饮食有问题的青少年,都存在冲动的情绪。

当然,本身性格好斗、好赌、严重病态人格和注意力不集中的人,其冲动的倾向也是比较高。

事实上,冲动的情绪其实是最无力的情绪,也是最具有破坏性的情绪。许多人都会在情绪冲动时,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莫及的事情。

因此,应该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自己的冲动情绪。

一般来说,从心理调控上,有两个基本做法:

第一,调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尽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在遇到较强的情绪刺激时,不要任何情绪占据自己的头脑,应该尽快介入理智,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具体的做法就是迅速分析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采取表达情绪或者消除冲动的“缓兵之计”,尽量远离情绪本身,控制好自己跟情绪之间的距离。

例如,当你被别人无聊地讽刺、嘲笑时,如果你忍不住怒火动手报复,很可能会让事情越闹越大,这对于事情是没有好处的。

这时,你就应该介入理智,分析一下这个人为什么会说这些话,他怎么会这么“白痴”,这种思考,就会动用你的理智思维,从而压制冲动情绪的延续。

在这种情况下,再采取相应的对策,例如笑一笑地沉默应对,或者用轻描淡写、四两拨千斤的寥寥数语,正面表达自己的不满,指责对方的无聊,反而会让对方更难看。

记住,只要你不冲动,你就能够掌握主动。

第二,采取心理暗示,转移当前注意力。

让我们生气的事情,一般都是触动了自己的尊严或者切身利益,这种情况,我们是很难冷静下来的。

所以当你察觉到自己的情绪非常激动,眼看就要控制不住时,可以及时采取暗示、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克制自己的情绪。

言语上的暗示诸如“不要做冲动的牺牲品”,“忍一忍就好,没什么大不了”,或转而去做一些跟当前问题不相关的事情,这些都是有效克制情绪的方式。

因为人的情绪往往只需要几秒钟就能够释放出来,只要在这几秒钟内,我们采取一些方法让自己“躲过”这几秒钟,我们就能够慢慢平静下来了。

你可能会觉得,情绪被堵在心里很难受,一定要发泄出来才会感到舒服。但这种思想,很容易会让自己的冲动变成行为的惯性,觉得自己发怒是应该的。

故此,我们就必须养成一种新的思维模式,用正确的思考去替代旧有那种负面的想法。

当你还在生气,却能够冷静下来之后,你可以去思考,当下这个问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在遇到冲突、矛盾和不顺心的事情时,不能一味地逃避,还必须学会处理矛盾的方法。

一般都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明确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了解彼此的分歧点。

第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又哪些?

第三,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一方难以接受的?

第四,哪些解决方式是冲突双方都能够接受的。

第五,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法,并采取行动,逐渐积累经验。

只要你陷入情绪的“魔抓”时,通过这种思考方式去梳理自己的情绪,将其养成习惯,你就慢慢能够控制好自己的冲动行为了。

第三,平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培养自己的耐性。

想练就强大的心理,不是说想就能够想出来的,而是需要慢慢通过某些事物去陶冶自己的性情,才能让自己在潜移默化中,变得温顺、谦和。

如果你觉得是一个冲动的人,你可以结合自己的业余兴趣、爱好,选择几项需要耐心、精心和细心的事情去做做。

写作是其中一件。当然,很多人都没兴趣写作,都喜欢对着手机玩。那么平时用手机上的录音机,录下平日自己的感想,情绪,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因为情绪容易冲动的人,平时找不到释放情绪的缺口,所以一旦被惹毛了,他们就会把所有的情绪都一同发泄出来。这是无意识的。

而如果平时他们旧有一个释放情绪的缺口,好像有一个树洞一样,吸收他们所有的不良情绪,那么当他们遇到冲突时,情绪也不会太强烈了。

同时,由于很多人自制力比较差,往往从理智上也想自我锤炼,积极进取,但在感情和意志上控制不了自己。

所以,想要防止冲动,就要成为一个自制力坚强的人。

培养自制力的一些方法

想培养自制力,加强自己心理的“耐受性”,提高触发冲动情绪的“阈值”,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自我分析,明确目标。

对自己进行分析,找出自己在哪些活动中,什么环境下自制力比较差,然后针对这种情况,拟出培养自制力的目标和步骤。

当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大脑就会提前做好准备,从而让你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掌控了。

2,提高动机水平。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和动机水平,会影响一个人的自制力。一个成就动机强烈,人生目标远大的人,会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摆脱消极情绪的影响。

无论这种人考虑什么问题,都会着眼于事业的进取和长远的目标,从而获得一种控制自己的行为。

3,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

人的自制力是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经过各种各样的小事而锻炼起来的。在我们人生里,虽然很多事情当下看起来是微不足道,但如果不断出现在我们身边,就会影响到我们自制力的形成。

例如如果你早上能够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或者限制自己玩手机的时间,这种小事长远来说,就会积小成大,锻炼出我们的自制力。

4,不要拖延怠慢。

培养自制力,一定要有强大的决心和坚强的思想,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和事情,只要意识到它不对或不好,就要坚决克制,不能给自己让步。

另外,对已经做出的决定,要坚定不移地付诸行动,绝对不能轻易改变或放弃。如果做事经常半途而废,就会严重削弱自己的自制力了。

5,经常进行自省。

如果你当天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允许自己做了一些“不自制”的行为,你就要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反省,告诫自己下次不要再犯了。

同样,当你遇到具有挑战性的困难时,也要告诫自己千万不要懦弱,要勇往直前。这样做往往能够唤起自尊,战胜退缩,成功控制自己。

6,养成自我按时和激励的习惯。

自制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自我暗示和激励等意念控制上,意念控制的方法有,在你从事紧张活动之前,反复默念一些能够让自己建立信心、给人力量的话语,而不是用一些消极的言语去描述事情。

在面临困境或处于问题时,利用口头命令,如“一定要冷静,一定要沉着应对,一定要加油”,以此提醒激励自己,组织自身的心理活动,获得精神力量。

7,进行放松训练。

研究表明,失去自我控制或自制力减弱,往往发生在紧张心理的状态中。如果此时进行一些放松活动或者按摩,就可以提高自控水平。

因为放松活动可以有意识地控制心跳、呼吸的频率,舒缓肌肉紧张的状况,获得生理反馈信息,从而控制和调节自身的整个人的心理状态。

这些练习,不用每天强迫自己去做的,但有意识设定一些锻炼目标,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深度的练习,这样子,我们的情绪自控力就会提高了。

想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人,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