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战国历史中,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才逐渐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现象,私学的兴起,给战国时期培养了多种多样的人才而屈原就是这个时期中优秀人才的重要代表,关于屈原的故事大家或多或少也都有一点了解,我们现代社会的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屈原为我国的文学形式开创了新题材——骚体,是一个优秀的人才,但是为什么屈原会自沉汨罗江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情况吧,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屈原跳江之前说什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屈原跳江之前说什么
在我国的战国历史中,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才逐渐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现象,私学的兴起,给战国时期培养了多种多样的人才。而屈原就是这个时期中优秀人才的重要代表,关于屈原的故事大家或多或少也都有一点了解,我们现代社会的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屈原为我国的文学形式开创了新题材——骚体,是一个优秀的人才,但是为什么屈原会自沉汨罗江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情况吧!
一、屈原的一生1、屈原的成就
屈原是楚国人,出生在贵族的家庭中,所以屈原拥有良好的教育,志向远大,喜爱兰草,也因此,字灵均,早年时期深受楚怀王熊怀的喜爱。但是屈原并不因为自己是贵族来欺辱百姓,屈原是在楚国想要掀起变革的人,他提出“美人、美政、美君”的大美理想,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主张合纵抗秦。一开始楚怀王还是想要让屈原去实行的,但是由于楚国封建贵族势力错节盘根,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人愿意放弃自己手中的力量,还被贵族诋毁排挤,因此屈原被先后流放到汉北和沅湘流域,所以屈原的变革以失败而告终。
屈原由于在现实中仕途不顺利,但是并没有影响他的才华,他一生创作作品无数,深受百姓的喜爱,甚至屈原的一些作品还被人们制作成民间小曲,在大街小巷中吟唱。屈原的作品大多数都是属于爱国主义范畴的,就比如说在《离骚》中的“虽九死其犹未悔”,这表现了屈原愿意为国家牺牲的精神,并且从不后悔自己做的事情。《离骚》这个作品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和灵魂。
2、屈原创建的童子军
屈原的一生中不知道具体有几个孩子,历史中也没有详细记载,所以有人说屈原有四和男孩,有人说有三个男孩,还有人说有一男一女,当然这都只是猜测,在古装电视剧《思美人》中,屈原只有一个独子,屈原在当地把一些没有依靠的孩子组织起来,组建了一支童子军,屈原亲自教导他们以国为母,任何时候都要以国家危亡为重,教导他们保护国家。但是最后在白起攻破郢都后,童子军也去保家卫国,最后全部牺牲,而屈原唯一的孩子也在这场战争中牺牲。屈原创建童子军,为给楚国留下希望的种子,但是没想到还是全部牺牲了。
屈原可能不知道,他所作出的诗歌作品,才是“楚魂”。这些作品流传到后世,让人们看到了楚国的真实情况,而屈原所写的,是代表着楚国人民为了国家大义不惜付出生命的决心。
二、《楚辞》——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1、楚辞诗题
楚词是屈原创作出来的一种诗题,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人诗人,楚辞是在楚歌上创作出来的,并且屈原所创作出来的诗歌,大多数都运用了“兮”等语气助词,也正因为如此,楚辞才会更容易被世人接受,人们把屈原创作出来的作品都运用在了歌中,在大街小巷中广为流传,人们对屈原创作的这种诗题广为流传,也就为楚辞的继承和发展作出来贡献,当人们把文化融入生活中,那一般都不会轻易放弃,所以楚辞诗题才会影响更多的人。
现代对《楚辞》是否是屈原一个人作出来仍有异议,楚辞中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作品,其中大部分都是屈原的作品,但还有极少部分的作品是宋玉、景差、淮南小山、严忌还有刘向等人的作品,所以有人认为《楚辞》是后人整理几人的作品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楚辞,也有人认为《楚辞》是屈原一人创作整理的,并把这保护起来,就如在电视剧《思美人》中,屈原在国家破碎之前,将自己所写的作品埋在地下,希望后人能够发现,屈原认为这将是楚国的魂魄,希望有后人可以继承和发展这楚国的希望,名为“楚魂”。
2、楚辞对后世的影响
《楚辞》作为一种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带给了后人以借鉴运用,“楚辞”中的灵活的体裁以及“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等表现方法都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散文和诗歌等创作。从屈原之后,中国诗歌开始了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文人志士也会用骚人自称。楚辞中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给后人带来了为国家事业奋斗精神需求,楚辞中积极顽强的斗争精神给追求光明坚持正义的人们以精神上的鼓励,屈原的爱国情怀让后人对他有一种由衷的敬意,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对爱国情怀才有了新的理解。在文学艺术中,《楚辞》和《诗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他们都拥有着改变后世的重要作用,这些文学作品后人的创作提供了参考。
《楚辞》作为第一部个人创作的诗歌集,给后人带来了不同形式的文学创作,他像是人们的精神支撑,涌动在每一代文人的心中,比如说,怀才不遇的贾谊、“发愤著书”的司马迁、“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旷世独立的李白、描摹社会百态的曹雪芹,还有现代的郭沫若,无不受屈原的作品精神的浸润。就连诗仙李白就曾做诗道:“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这都是楚辞对后世的影响,他现在也影响着新一代的少年,引领着现代少年们为祖国的的奉献的精神,只有少年们都把爱国主义当做最重要的事,国家才能富强,毕竟,没有国哪有家。
三、为何屈原要投河自尽1、对人世间没有什么留恋
屈原的一生几乎都是为了整个楚国的江山在考虑,他痛恨朝廷的腐朽,在屈原的《怀沙》中有写“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莫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这就可以看出屈原对世界上人们颠倒黑白的厌恶,并且屈原常常以兰草比作自己,更说过“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的话,在屈原看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理解自己,俗话说:“千金易有,而知音难求。”我想屈原没有一个好的知音,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并且国家当时的情况也是支离破碎,白起攻破楚国当时的都城郢都,屈原在南逃的途中,还做了一首国家破碎的诗,当时的屈原应该已经看到了楚国的形式已经不可能重来了,并且,屈原的亲人也因为种种原因和屈原人鬼相隔,所以在屈原的眼中万念俱灰,在这个世界中,已经没有屈原所留恋的了,所以才抱着必死的决心,抱着着一块石头,跳了汨罗河。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屈原是以身殉国了,这点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因为屈原当时已经60多岁了,对于国家的发展已经没有办法作出过多的改变了,他眼睁睁地看着楚国一步步走向灭亡,但是自己一直没有得到重用,没有任何办法为了国家而做出什么,如果一旦被秦国抓住,一定会死的更惨,屈原这个一向视自己为清高的人,他不想沦为秦国的俘乳,所以宁愿自己跳河身亡。
2、端午节对屈原的纪念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都知道端午节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会有三天的小长假,但是,在享受假期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这是屈原用生命换来的。
在汨罗江畔,人们靠打鱼为生,因为爱国诗人屈原自沉江底,纯朴的人们为了避免海底的鱼儿啃咬屈原的身体,就用粽子叶子包裹着糯米投进江里喂养鱼儿,就这样慢慢的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就慢慢形成了。然而,赛龙舟的习俗其实还是和屈原投江有关,当屈原投江时,附近的渔夫看到了此情此景,纷纷划动小船,奔向屈原投江的地方,想要解救屈原,就这样赛龙舟的习俗也慢慢形成了。虽然屈原没能被救起,当地的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年在五月初五这一天都用同样的方法纪念屈原,这也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的端午节。
我们现在过的端午节,其实是纪念屈原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希望我们都能从中有所体会,而不是一味地享受假期。
四、总结现在,相信大家对于屈原以及他的作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屈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政治家,只不过因为当时的情况,国家统治者的不信任,贵族势力的影响,屈原没有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但是因为屈原的作品,还是影响了我们国家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教导着我们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惜自己的国家。
参考文献:
1、浅析楚辞对后世的影响
2、《屈原投江背后的十种说法》
3、司马迁《屈原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