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秦时代,特别是秦汉以后,屈原都是一个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人物比如我们今天的端午节,据说一开始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者的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关于屈原的历史资料并不是很多读一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我们会发现太史公记录的史实性的东西不是很多,而评论或感慨的却不少,由此可以看出太史公对于屈原的遭遇是深表同情的,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屈原的离骚背景?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屈原的离骚背景(离骚读罢怨声声)

屈原的离骚背景

在先秦时代,特别是秦汉以后,屈原都是一个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人物。比如我们今天的端午节,据说一开始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者的。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关于屈原的历史资料并不是很多。读一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我们会发现太史公记录的史实性的东西不是很多,而评论或感慨的却不少,由此可以看出太史公对于屈原的遭遇是深表同情的。

屈原原本出身贵族,其姓氏“屈”和楚国王族同姓,其先祖可追溯至楚国王室。由于年少好学,加上颇具才华,所以屈原曾经深得楚王的信任,被委以重任。然而或许是应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老话,屈原遭到同僚的嫉妒和陷害,于是楚怀王疏远了屈原。

虽然楚怀王疏远了屈原,但是屈原仍然关心国事。其时,怀王昏庸不堪,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吃了几个外交和军事上的败仗之后,最终客死于秦。此后,怀王长子顷襄王立,并重用其弟子兰,而子兰也是个扶不起来的公子哥。此前,在秦国诱骗怀王入秦时,就是受到了子兰的怂恿。乃父客死于秦,与子兰有直接关系。所以当时楚国人怨恨子兰,屈原同样也怨恨子兰。子兰得知后,就让上官大夫又去向顷襄王进谗言而陷害屈原。顷襄王果然听信了谗言,而放逐了屈原。

屈原被贬之后,来到江滨,神情憔悴,遇到一个渔父。渔夫问屈原为何被放逐,屈原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劝导屈原看开些:“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吃点酒糟喝点薄酒。意谓同流合污)”然而屈原终不肯妥协,终于不肯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于是,屈原自投于汨罗江而死。在死前,屈原还作了《怀沙赋》,以明心志。

屈原用自沉于江的方式,捍卫了自己的尊严,用生命的代价与世俗势力划清了界限,也成就了伟大的人格。正像那句名言所说:“生存还是灭亡,是个严肃的命题”。屈原有着如此纠结的人生经历,无怪乎我们在读《离骚》时看到屈原一唱三叹,哀怨声声,良有以也

屈原对后世最重要的影响,还在于其文学成就。屈原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创者(另一源头为《庄子》)屈原还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及《九歌》等,这些作品构成了楚辞的主体。因此,屈原还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诗人。北方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是诗经,而南方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则就是楚辞,而诗经和楚辞合称“风骚”,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屈原的内政上主张举贤修法,外交上力主联齐抗秦,文学上创作骚体新诗,他不愿与其他恶人同流合污,虽然被楚怀王冷落,但是他依然关心国事,一心为百姓着想。但是这样的性格似乎是不能合群的,阴险狡诈之人,卖国的小人怎么会容忍一个屈原这样的性格存在呢,所以导致与屈原被奸人陷害。楚怀王对他的误会最后直至被贬,最后投江结束自己的性命,捍卫自己的尊严,就算是死也不愿意做对不起国家的事情。这种爱国精神是值得后人所学习的。

屈原对于后世文学的重大影响,还有极其关键的一点,就是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现在对于《离骚》中香草美人的理解有很多解释,香草美人既可以自指,也可以指代理想的君主。同时在《离骚》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屈原实际上是以弃妇自拟而抒情的,譬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也就是说屈原把自己和楚怀王的君臣关系,比作夫妻关系,被怀王放逐的自己,就像被薄倖的丈夫抛弃的妻子一样。在后世我们经常士大夫诗人仿效屈原,以夫妻关系类比君臣关系或领属关系写诗。如著名的《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以巧妙的恋情关系来表达拒绝政治上的诱惑。特别是在文人郁郁不得志时,更是用这个类比来抒写内心的郁闷,如很多宫怨诗。明白了这些,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后世的很多诗词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