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是谁说的?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是谁说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是谁说的

【原文】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持之以恒,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评析】

博学、坚持、多疑、多思等,这些都是有志求学者必须具备的方法,但是因此就说“仁在其中”,这话就有点勉强了,因为这些学习的方法,可以用来追求仁,也可以用来反对仁。比如说,一个坚决反对孔子关于仁政学说的人,完全也可以做到“博学、坚持、多疑、多思等”,难道我们因此就可以说这个人也已经“仁在其中了吗?”

或者,子夏这里所说的“仁”与孔子所说的仁爱思想无关,而是指“求知”上面的“仁”?孔子会同意子夏这一关于仁的论述吗?或者是孔子的学生在利用孔子的名望来推销他们自己的思想?这些我们可以存而不论。从治学的角度来说,“博学、坚持、多疑、多思”这四点是非常重要的,个人也是非常赞同的。博学、坚持”一般人可能比较容易做到,对于“多疑、多思”可能许多人很难做到,因为他们往往无法摆脱对名人、名言、伟人、经典等的盲目崇拜,也不敢对已经形成定论的东西产生怀疑。事实上那些真正能有所成就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敢于怀疑和敢于思考的人。这里顺便把胡适先生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