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上海3月20日电(记者周琳、张梦洁、胡洁菲)上海市卫健委20日通报的数据显示,19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和无症状病例,加起来创下了单日新高。上海,依然在等待拐点。用复旦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吴凡的话说,上海是用网格化筛查的推进,把“冰山”底部兜进来,才知道这个底有多大。

说来有趣,一面是紧张而有序的战疫,一面是上海市民朋友圈的从容淡定,甚至有点小调皮。这两天,一位拿着“摇晃的红酒杯”、正在排队做核酸的上海市民“火”了。网友说,这张图拿捏了上海这个城市的气质。

实际的上海和外国人眼中的上海(记者手记不完美)(1)

我们找到了这位“上海爷叔”,他是住在青浦区的45岁网球教练梁红龙。他和记者说,志愿者叫他下去做核酸时他还没吃完饭,就顺手带上了还没喝完的葡萄酒。后来,也有朋友过来提醒他,核酸时不适合饮食。“下不为例!我想现在是最吃劲的时候,只要安安心心做好自己,最后的胜利肯定是在我们手里的。”

或许大家看了有笑有泪,但这样的笃定,确实是此刻真实的上海。即便是面对如此严峻复杂的局势,城市居民的生活也要最大限度地不被打扰。

这份笃定背后,也包含着市民对政府的信任。曾经有过“核酸检测中迪士尼最美焰火”“闭环医院里响起钢琴声”的上海,值得托付。

更何况“天天见”的发布会里,我们看到了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越来越长的发布会“同事”名单:有救治专家张文宏、胡必杰,有大医院的大院士樊嘉、宁光,有疾控“大侠”“女侠”吴寰宇、吴凡……

但是,选择相信,不代表没有批评和反思。一旦真的出现了疏漏,批评和疑问的声音会直接“@”多个发布平台。

比如说,前几天火了的“文武(邬)双全”漫画里,很多人都注意到邬惊雷衣服下面破了一个口子,漫画的作者说,“这个口子代表华亭宾馆”。再比如说,短时排查量骤增,核酸检测结果慢、排队长;封控范围扩大,带来就医麻烦,有医院出现医务人员肢体冲突,健康云因短时访问量激增而打不开……批评声也不少。

实际的上海和外国人眼中的上海(记者手记不完美)(2)

这么大的城市,运行中不可能没问题。关键是,出了问题怎么解决,这是检验治理能力的“试金石”。人们看到,上述信息出现在了微博热搜、普通市民的朋友圈后,往往在当天的“上海发布”公众号的评论互动里,以及第二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就能找到解答。

这样的批评,是此刻真实的上海。

批评之后,大家一起动手解决问题。比如说核酸排队时间长,一面是得知“堵点”后,各个部门优化效率、增加点位,并通过各类平台将点位信息及时传递出去;另一面,也有市民拿起手里的电脑,共同协助制作了“核酸检测排队实时信息”的互动文档,哪里有点位、排队情况都能更新,有时打开,居然有数百人在同时操作。

在1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尹欣的一段话刷屏了。她到底说了什么?她说,希望“能及时地收集反馈市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答解决的问题”,更感谢市民朋友“用默默行动支撑我们、鼓励我们,给予了我们无穷的力量,与病魔、病毒作战,同向而行,一起努力。”

这样的互助,也是此刻真实的上海。

最近,有两个讲上海现状的自媒体视频,频繁引来了市民们的自觉转发。视频里说,“上海有2000多万的常住人口,我们封不动;上海是国际金融城市,海陆空核心枢纽,国家重要的‘钱袋子’,我们封不起。”

所以在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顾洪辉的表态,“上海目前没有‘封城’,现在也不必‘封城’”,又被大家转发在了朋友圈里。事实上,很多上海市民和非上海市民,都看得清醒而理智:境外输入病例增多,上海压力很大,但没有采用“一刀切”,是因为这座超大城市,要努力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上海赢,不仅仅是上海赢。”

病毒无孔不入、千变万化,哪个城市也没有金钟罩,上海的承受力也有上限。但凡一个小环节疏忽松懈,就有可能“掉链子”。但有了问题,不回避,没有前人的经验,就在精准防控的基础上换“打法”,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尝试着探索出一条新的应对之路。

这样的理解,还是此刻真实的上海。

这几日,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正进入关键阶段。

正在进行的网格化筛查是“排雷”,用一整套防控措施,随着筛查推进,把之前存在的隐匿传播、潜在感染阳性风险排查出来,也就是“把埋着的雷排掉”。这对于社会面清零、保护市民健康安全都非常关键,多多少少也会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在一些社区的群里,基层一线同志体力透支,累得直掉眼泪;还没有确认解封时间,居民们也急得直跺脚。

实际的上海和外国人眼中的上海(记者手记不完美)(3)

但市民们觉得,想要早日解封,又不仅是政府的事情。

在一个个封控小区里,一次次不分日夜的核酸检测里,是一场场爱与温暖的双向奔赴。从“本地人”到“新上海人”,从“90后”的“大白哥哥”到“90后”的“大白爷爷”,很多志愿者报名请战,用“特派援”的身份,加入战斗。

送咖啡、“投喂”甜品、送鲜花,人们也纷纷以自己的方式,向所有辛勤付出的医护和志愿者表达支持与感谢。众志成城,是此刻的力量。即便足不出户、封控在家,上海也把一首《蛤蜊炖蛋》(沪语音同“隔离等待”)唱出了圈。正如歌词里的那句:“隔离等待,春天就要来。”

实际的上海和外国人眼中的上海(记者手记不完美)(4)

实际的上海和外国人眼中的上海(记者手记不完美)(5)

一边刷屏“请控制灵魂对自由的渴望”,一边把隔离生活变成一场不出“沪”的露营、不出门的“春游”。

有朋友给记者转发来了这张照片:“满园春色”已经开放,暂时被封闭管理的小区里,数只手机“出墙来”。人们不希望春光独自溜走,于是更加配合地选择“同向而行”。他转发后说,“上海还是一个有腔调的地方”。

这样的“自嘲”“自乐”,人与城之间的默契,都是此刻真实的上海。

实际的上海和外国人眼中的上海(记者手记不完美)(6)

20日,正好是春分。俗话说:“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无雨闹瘟疫。”这一天的上海,恰好下起了雨。风里雨里,“大白”们没有停歇,都在那里。每一滴雨滴都在洗去残冬的余迹,也带着所有人对于疫散花开的美好期许,拥抱这片土地。

这就是此刻的上海,或许不完美,但是很真实。

来源: 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