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和最爱的人在一起是什么心态(如果不能跟最爱的人在一起)(1)

— 1 —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无法做到像小时候那样坦率了。

越长大越说不出那句:我不跟你玩了!怕从此就真得再也不会联系了。

越长大越说不出那句:我们和好吧!怕得不到肯定的回应会伤自己的心。

很多小时候轻易说出口就能解决的事,现在却会觉得无计可施,越长大越不会表达。

— 3 —

为什么小时候那样期盼长大,长大了却变得不快乐。

末那在知乎看到一个答案:因为我总在期待一个结果。

发一条动态期待它被评论,运动期待它让我瘦下来,对别人好期待被回待以好。这些预设的期待若是没有实现,就左思右想地不开心。

可是小时候也是同一个我,用一个下午看蚂蚁搬家,等石头开花,数树枝上的叶片。

没考虑过得失,也未觉得吃亏。

小时候不期待结果,反而收获许多快乐。

小王子书里说大人们都热爱数字。如果你跟他们说你认识了新朋友,他们从来不会问你重要的事情。

他们从来不会说:“他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他有什么兴趣爱好吗?”他们会问:“他多大?他父母做什么工作?”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觉得他们了解了他。

— 4 —

我们一路走来,都是半成品。那些陪伴你的打磨你的人,或许现在已不在你的身边。

2017年了,陪伴在你身边的,还是当初说要一辈子做朋友的那群人吗?

很多时候彼此间有了摩擦,如果是小孩子,她会直接问你为什么不理我了,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成年人却会彼此默契地互相疏远。

日剧里,小瑶和朋友吵架,都以为对方会先开口,一等再等,时间越长越来越难开口,就这么不再联系了。

多年后在路上重逢,百感交集,却只能苦笑。小瑶遗憾地说,当时我还以为,我们是就算吵架了也不会结束的关系。

其实感情就是不联系就会没有的东西。

人生是漫长的一场旅途,朋友一波一波地换。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到最后,但至少,别让自己觉得遗憾。

— 5 —

长大,是慢慢从父母手中,接过自己人生责任的过程。

昨天情人节,有不少一家三口来7senses吃饭,小朋友总是最活跃的那个,这边说着最喜欢的就是爸爸了,那边又偷偷凑上去亲妈妈一口,然后自己忍不住笑。

电影东京物语里说,子女长大后,会慢慢远离父母,大家都以自己的生活为重。

小的时候喜欢跟父母表达爱,那个时候父母就是你小世界的全部。你会缠着他们陪你玩,卖萌撒娇让他们给你买好吃的。

长大后反而开始吝啬自己的情感表达。

没有和最爱的人在一起是什么心态(如果不能跟最爱的人在一起)(2)

— 6 —

想活得更坦率,变回那个什么都敢想敢做的我。

大学时候,跟教毛概的老师聊天,他说他在本科的时候爱上了班里的一个女生,女生说,等毕业吧。

毕业后女生去了广州,他追到广州,女生说,十年后再来。

十年后,他真的又去找她。

结果那个女的说她不爱他。说到这里,老师的口气依然很平静,他说:你看,老师的生命就这样十年十年的过去了,可我很喜欢当年的自己。

我记住的所有的这些用力的表达都很迷人。

不管结果是什么,敢于表达自己就是一件勇敢的事。

虽然一定会长大,但我们都不想成为小王子书里的那种大人呀。

愿你明天一觉醒来,做回那个少年时候直率纯粹的自己。

没有和最爱的人在一起是什么心态(如果不能跟最爱的人在一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