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例1】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受天气影响,图中东阳河河水时清时黄,当该河流量偏大、水色泛黄时,图中所示区域可观测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独特景象。某中学地理社团成员9月23日来到图示区域开展研学活动,并选择好观测点进行观测。据此完成1~3题。

地形剖面的绘制步骤(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技巧)(1)

1.该社团有四名成员分别位于甲、乙、丙、丁四处,受地形影响,在观测点只能看到其中一处的成员,该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图中观测点观测到“白日依山尽”时,落日位于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一个旅行社在某地举办攀岩比赛,需要制作陡崖剖面图海报,想宣传“险、奇”效果,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答案】1.C 2.D 3.B

1.【解析】图示丙与观测点位于山谷两侧,中间没有地形阻挡而能相互看到,故C正确。甲与观测点间有山脊阻挡而不能相互看到;乙与观测点间有一凸坡阻挡而不能相互看到;丁与观测点位于同一等高线上,但丁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说明丁位于谷地中,则也可能相互看不到。

2.9月23日是秋分,太阳从地平面落下时应位于正西方;而“白日依山尽”,是因山地阻挡而看到太阳落山,则此时太阳应位于西南方;结合观测点位置,可判断只能是④,故D正确。

3.要想宣传“险、奇”效果,应使海报中的陡崖坡度加大,故应在保持水平比例尺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典例2】

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地形剖面的绘制步骤(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技巧)(2)

1.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植被

D.坡向

2.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

地形剖面的绘制步骤(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技巧)(3)

【答案】1.D 2.B

【解析】1.据图可知,甲地位于山脉南坡山麓地带,乙地位于山脉北坡山麓地带,两者皆为山麓地形,植被相似,但坡向不同,甲地位于阳坡,乙地位于阴坡,A、C错误,D正确;甲、乙两地所在的山麓地带皆离山谷中的河流较远,B错误。

2.由左图知由N到建筑物,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建筑物向M,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

【技巧点拨】

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第一步:确定剖面线。在等高线图上画出一条剖面线(可能为已知,如下图中的A—B)。

地形剖面的绘制步骤(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技巧)(4)

第二步:确定比例尺(包括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画横轴和纵轴。纵坐标表示高度,横坐标表示水平距离。

第三步:标刻度。横轴数值范围参照比例尺确定,纵轴最大数值为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最大值加等高距,最小值为交点的最小值减等高距。

第四步:描点。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或仅描关键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

第五步:连线。用平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如图中8′、9′两点高度相同,两者之间为河谷,地势较低)。AB间的剖面图如下:

地形剖面的绘制步骤(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技巧)(5)

2.地形剖面图的基本判读方法

判断地形剖面图是否准确的关键点。(如下图)

地形剖面的绘制步骤(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技巧)(6)

判读地形剖面图,主要抓住以下“三看”

地形剖面的绘制步骤(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技巧)(7)

①看起止点海拔是否准确:A在200~250 m之间,B在250~300 m之间。

②看极值点是否准确:a在250~300 m之间;b在150~200 m之间;c在350~400 m之间。

③看地势起伏是否一致:从A到B经过了升高—降低—迅速升高—缓慢降低的过程。

3.通视问题的判读技巧

地形剖面的绘制步骤(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技巧)(8)

通视问题可通过做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做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上图)

有时仅看两地的高差不能确定视野情况。因为两地之间可能有山脊存在,如下图中,A点不能看到B点。

地形剖面的绘制步骤(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技巧)(9)

【变式演练1】

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3题。

地形剖面的绘制步骤(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技巧)(10)

1.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

A.80 m

B.110 m

C.170 m

D.220 m

2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

A.道路①为直线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点间的最高点

C.道路③最长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

3.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

A.道路③

B.道路①

C.道路①和②

D.道路②和③

【答案】1.B 2.D 3.B

【解析】1.由题目文字表述可知,甲、乙两地有三条道路相连,故三条道路的起止点应该是甲、乙两地。读图可知三条道路的起止点海拔分别为150 m和260 m,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110 m。

2.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道路①路程最长,且山区道路多为“之”字形,不可能是直线,A项错;根据剖面线海拔,道路②没有经过甲、乙两点间的最高点,B项错;道路③最短,C项错;道路①和②剖面线右侧形态相同,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D项对。

3.使用大型运输车运输重型机械设备,应尽量选择坡度小的道路,以保证运输安全。读图可知,道路①在三条道路中是起伏最小的。

【变式演练2】

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回答1~2题。

地形剖面的绘制步骤(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技巧)(11)

1.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②和④

2.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

A.一个岛

B.两个岛

C.三个岛

D.无岛

【答案】1.D 2.D

【解析】1.交点为鞍部。AB线大致沿山谷到鞍部的剖面,故鞍部为最高点,选②;MN线是沿山峰到鞍部的剖面,鞍部为最低点,故选④。所以答案为D。

2.该地区最低海拔是100米,最高蓄水位海拔是150米,蓄水区只局限在河谷地带,无岛屿出现,选D。

【变式演练3】

我国南方某市为了发展旅游经济,计划在该市郊区某处进行旅游开发建设。下图为该区域旅游规划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地形剖面的绘制步骤(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技巧)(12)

(1)观景台M、N之间有一条“森林氧吧路”,请说明其呈蛇形的理由。

(2)判断在观景台M处能否看到山下的湖泊O处,请画剖面图并进行说明。

地形剖面的绘制步骤(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技巧)(13)

【答案】(1)“氧吧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减小道路坡度,方便步行。

(2)不能。陡崖顶部阻挡了视线。见解析图:剖面线形态、坐标轴名称、单位、数值、观景台、湖泊。

地形剖面的绘制步骤(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技巧)(14)

【解析】(1)据图可知,M、N之间地势起伏比较大,“氧吧路”修建成蛇形是为了尽量沿等高线修建,从而减小道路坡度,方便游客步行。

(2)在横轴上取与MO的长度相同的线段,在纵轴上取适宜的长度,并划分为10等份,每份为100米。找到等高线图中与MO相交的各点,从各点向下作垂线,在纵轴找到该点对应的海拔高度并作水平线,确定垂线和水平线的交点。在剖面图中依次画出等高线图中各交点对应的点,最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根据剖面图可以看出,受陡崖的阻挡,在观景台M处不能看到山下的湖泊O处。解析图如下:

地形剖面的绘制步骤(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技巧)(15)

善利名师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视频等版权归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综合网络等,略有修改,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