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是武则天最喜爱的女儿,武则天登基称帝后,太平公主没有成为下一任皇帝的继承者,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武则天登基称帝(武则天登基称帝)(1)

1、在武则天朝,虽然武则天非常宠爱太平公主,经常和她讨论政事,但是却严令她不准将参政的事情泄露出去。武则天这么做有两个可能,一是看出了太平公主的权力欲太甚,从而有意避免她掌权;二是为了保护太平公主,避免她卷入政治旋涡当中。

在整个武则天朝,有史料记载的,太平公主参与的唯一一次政治事件是为了自保诛杀来俊臣势力。

由此可见,在武则天掌权时期,太平公主一直都是扮演着幕后的角色。这样的角色让她避免遭受政治旋涡的倾轧,但是也断绝了她称帝的可能。

2、武则天掌权时期,尤其是称帝后,朝野内外呼吁还政李氏的呼声不绝。虽然武则天以“任用酷吏”、“大肆诛杀”等等手段试图化解矛盾,但是并没有成功。这也让武则天对李氏族人十分防备。太平公主虽然一方面是武家的儿媳妇,但是在政治立场上却是李唐的坚定维护者,自然也是武则天的防备对象。

武则天登基称帝(武则天登基称帝)(2)

3、武则天掌权时期朝廷内的主要矛盾就是武氏和李氏之间的矛盾。武氏有武则天这个皇帝撑腰,李氏也有大批的臣子簇拥。前期武则天以绝对的实力和残酷的手段压制李氏实力抬不起头。但是到了武朝后期,武则天年龄渐渐增长,开始力不从心,武李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愈演愈烈。这时候武则天已经无计可施,只能召回李显,立他为太子。同时加强武李之间的联姻,试图化解矛盾。

在这里,武则天之所以选择李显,而不是太平公主。原因很简单,她自己心里清楚,经历过了她篡位,朝臣们不可能再接受另外一个女人做皇帝。如果选择了太平公主为继承人,那么不是化解矛盾,而是激化出新的矛盾。颇有政治头脑的武则天当然不会这么做。

武则天登基称帝(武则天登基称帝)(3)

4、太平公主是李唐鉴定的维护者。她不会做自毁城墙的事情。当时李唐江山说是风雨飘摇也并不为过。有着一众心向李唐的大臣扶持才能勉强站住脚。如果太平公主自己站出来争夺皇位,必然有大多数的朝臣无法接受。这无疑是增加李唐势力内部矛盾,给武氏族人可乘之机,所以太平公主不会这么做。更何况她心里清楚,她登上皇位的机会太过渺茫。

综合以上,武则天虽然十分喜爱太平公主,但是她称帝后,太平公主是没有机会成为下一任皇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