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兔死狐烹,鸟尽弓藏”,现实中存在这样的事情并不稀奇,而武侠故事中这样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从书外的角度来看,比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是主角,其中剧情都围绕他展开,所以他无论身处何种险境总能逢凶化吉,然而到了《神雕侠侣》中,他就已经被边缘化,为了给新一代的主角杨过让路,他在大部分时间都是被雪藏的状态,而到了《倚天屠龙记》中就更可悲了,他直接被写死。

张无忌和明教有什么关系 明教被朱元璋打压(1)

(张无忌、赵敏、周芷若剧照)

除了郭靖的遭遇之外,在《倚天屠龙记》中作为主角势力的明教甚至在书中就遭遇了灭顶之灾,那朱元璋是在明教的协助下才一步步走上皇位,而当他当上皇帝之后却又反过来镇压明教,但奇怪的地方在于张无忌对此无动于衷,他为何没选择搭救明教旧部?这背后又藏着怎样一段故事?

一、真正的赢家朱元璋

金庸为自己的故事引入历史背景、历史人物,这操作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这些元素的加入固然可以让原本肤浅的武侠故事显得更有深度,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者的创作空间,比如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结局上就不能修改,如此一来,如何将故事的过程编得有趣就十分考验作者的功力了。

《倚天屠龙记》的主角固然是张无忌,书中绝大多数情节也都是以他的视角展开,甚至无论是在习武方面还是在桃花运方面,张无忌都算得上是人生赢家了,但整本书最后的赢家却是一个龙套角色朱元璋,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朱元璋是历史人物吗?哪怕张无忌再强大,他也只能帮朱元璋打工,因为建立大明王朝的人只能是朱元璋。

张无忌和明教有什么关系 明教被朱元璋打压(2)

(张无忌、朱元璋剧照)

所以在故事的结尾,张无忌只能带着敏敏一同归隐大漠,美其名曰他不喜欢武林纷争,其实从上帝视角来看,这是无可奈何的让步。

不过只要张无忌一息尚存,他的故事就仍在继续,而后来明教的遭遇也极有可能逼张无忌再度出山,可从结果来看,张无忌似乎没这么做。

二、后倚天时代的故事

张无忌退隐之后去了哪?或许他并没有如同他计划的那样归隐大漠,甚至就连金庸自己也没想好该如何安排张无忌后续的人生,所以他始终没写一部《倚天续集》,但他在后记中提供了几种可能性。

原著道:“张无忌最后与赵敏前往蒙古,从此不回中土,但如出现其他偶然因素,周芷若可能去蒙古找他,他可能和赵敏同去波斯找小昭,可能为了明教而不得不独自回中土办事,也可能在西域遇到殷离……”

从这里不难看出一个事实,对于张无忌而言,除了与他有过爱恨纠葛的那几个女子之外,唯一让他牵挂的就是明教了,可他后来真的会为了明教回归中土吗?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因为书中明确提到过后来明教遭遇了朱元璋的反扑,却不曾提及张无忌插手此事。

书中是这么说的:“朱元璋派徐达带兵北伐,将元顺帝赶入塞外沙漠,蒙古人在中华所建的元朝就此灭亡。朱元璋倒还记得明教,将他所建的朝代称为‘明朝’。但因明教维护百姓,朝廷官府便对其残杀镇压,时日既久,后世首领无能,明教终于也渐渐式微了。”

张无忌和明教有什么关系 明教被朱元璋打压(3)

(张无忌与众女子剧照)

这就怪了,张无忌向来宅心仁厚,当年他看着自己的父母被正道群雄逼死,他母亲殷素素甚至让他记住在场群雄的每一张脸,让他为自己报仇,张无忌也始终没有踏上复仇的道路,他选择以德报怨。

然而此时那些曾与他出生入死的明教旧部遭遇灭顶之灾,为何张无忌的选择却是无动于衷?这样绝情的做法似乎不符合他以往的人设,其实人都是会变,金庸在后记中也说过一句话:“既然他的个性已写成了这样子,一切发展全得凭他的性格而定,作者也无法干预了。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张无忌的变化?

这里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释,其一是从习武的角度。张无忌身上共有四门神功,分别是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太极以及圣火令,其中前三门武功倒没什么弊端,而第四门神功却是一门不折不扣的邪功,当张无忌练成圣火令之后,他的心智一度被那邪功侵蚀,在对抗三渡时,他甚至发出了几声阴险的笑声,所以后来的张无忌变得麻木不仁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不过从更直观的角度来看,或许是因为明教众人做了一些让张无忌无法忍受的事。

三、明教众人对赵敏的态度

从明面上来看,张无忌当初选择退隐是因为他原本就是个没有野心的愣头青,所以他的确是不适合当皇帝,其次是因为朱元璋野心勃勃,处处挤压张无忌,所以张无忌选择主动让位也实属正常,不过大多数人可能忽略了另一个细节,那就是明教众人对赵敏、对张无忌的态度。

张无忌和明教有什么关系 明教被朱元璋打压(4)

(明教剧照)

在明教教众看来,赵敏是个怎样的人?诡计多端的敌人,甚至可以说是妖女,这也没辙,谁让故事前半段的种种武林纷争的确都是因赵敏统领的汝阳王府势力而起,他们对赵敏存在戒心倒也无可厚非。

但到了故事后期,赵敏已经与自己的父亲及家人划清界限,为了张无忌放弃了一切,可以说是诚意满满了,而你看此时明教群雄对她又是什么态度?

原著道:“这时杨逍、韦一笑、静慧、殷梨亭等众人均已赶到,突然看到这等情景,相互使个眼色,都悄悄地退了回去。在明教、武当派、峨嵋群侠心中,均盼周芷若与张无忌言归于好,结为夫妇。各人于赵敏的昔日怨仇固难释然,又总觉赵敏是蒙古贵女,张无忌若娶她为妻,只怕有碍兴复大业。

张无忌和明教有什么关系 明教被朱元璋打压(5)

(赵敏剧照)

要知道此时的周芷若在屠狮大会上与武当、与明教撕破脸之后,但明教群雄仍对张无忌和周芷若在一起抱有幻想,由此不难看出一个事实,他们从来都没有认可赵敏,而书中更有这么一段旁白:“范遥等心想教主必定会跟赵姑娘同去蒙古,但那是以后的事,一切将来再说。

从这些细节都能证明明教众人难免在张无忌耳边说些闲言碎语,他虽是教主,其实已经开始被质疑了,他连选择谁当自己的爱人都需要别人来干涉,他这教主继续当下去,也只不过是明教众人操控的傀儡而已,倒不如主动退隐。

可以说后来的张无忌与明教的缘分已尽,不是他不仁,而是明教众人不义,他没再插手明教之事也是人之常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