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简称虞,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常熟”。

常熟,是一座苏州下属的县级市,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

常熟,在国内县域经济发展中,长期处于前列,几乎囊括了绿色发展、城镇化质量、营商环境,以及综合经济竞争力等所有前十强,经济总量也位居苏州各市区首位。

江苏常熟历史文化强县(江苏的常熟虽为县级架构)(1)

常熟话,是一种典型的吴语方言,平翘有别,有33个声母、50个韵母、8个声调,据说非常接近唐朝时期的发音。

说起常熟,都会想到沙家浜,还有阿庆嫂。沙家浜位于阳澄湖畔,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这里的尚湖风景区,也是国家级太湖风景区的组成部分,建有荷香洲、桔香洲、桃花洲、枫林洲、鸣禽洲、渔乐洲、烟雨洲等7个景点。

虞山景区,不仅森林景观独具特色,而且文脉史迹极为丰富。1982年就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江苏常熟历史文化强县(江苏的常熟虽为县级架构)(2)

位居“元四家”之冠的黄公望,从小在虞山长大,深得神韵,其《富春山居图》被烧成两截,一分为二,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2011年6月,分离了360年的《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首次聚首,号称“山水合璧”,轰动一时。

常熟的铁琴铜剑楼是清代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位于常熟市区以东古里镇。因为家中藏有一把唐代古琴和一柄青铜剑,瞿氏家族后人将藏书楼由之前的“恬裕斋”更名为“铁琴铜剑楼”。

藏书楼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面积285平方米。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瞿氏家族藏书,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宁舍腴田百十亩,不弃秘笈一两橱”。

江苏常熟历史文化强县(江苏的常熟虽为县级架构)(3)

这里有两幅对子历来广受推崇。一幅是“独鹤窥朝讲,邻鸡听夜琴”,另一幅是“入我室皆端人正士,升此堂多古画奇书”。题写者均为翁同龢。

在清代,常熟人翁同龢是风云人物。他是“状元宰相”,也是“两代帝师”,还历任刑部、工部、户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职。

坐落在常熟市翁家巷门2号的翁同龢故居,正厅取名“綵衣堂”,是一所保存比较完善、具有典型江南建筑风格的官僚住宅。

破山寺,又称兴福寺,这座寺庙与杭州灵隐寺、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并称江南四大名刹。

常熟的读书台位于虞山东南麓,相传为六朝梁代明太子萧统读书的地方。

江苏常熟历史文化强县(江苏的常熟虽为县级架构)(4)

今天,这里已经成为县城的公园,园中奇石突兀,古木参天,读书台在内园中央,上建“读书台亭”,亭内有文物石刻。

常熟的曾园、赵园是原虚廓园、水吾园的合称。两园皆以水景环池而筑,参差错落,布局得体,以水景取胜,很多人游玩苏州园林后。在这里一样感觉很有意境。

言子墓位于常熟虞山东麓。言子,名偃,字子游,为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孔子曾说:“吾门有偃,吾道其南。”而言偃也被誉为“南方夫子”。

其墓门面对北门大街,墓道延伸至半山腰,自下而上有牌坊三道,均有匾额柱联,有康熙御书横额“文开吴会”等。

因为言子的出现,很多都讲,常熟的文化属于早熟的品种。

江苏常熟历史文化强县(江苏的常熟虽为县级架构)(5)

常熟人文荟萃,虞山琴派创始人严天池、吴文化始祖仲雍、明末清初八大才女柳如是、画圣王翚、清初文坛领袖钱谦益等一批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就生活在常熟大地。

假如仅仅是靠古代人物,希望来增加现在的影响,那就不是常熟了。

常熟的人杰,从未断层。这里仅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产生了2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的院士,这个数字在全国县级市中位高居榜首,甚至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其中,有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张光斗、“两弹元勋”王淦昌等。

江苏常熟历史文化强县(江苏的常熟虽为县级架构)(6)

常熟,还被誉为“红木之乡”,这里的红木雕刻历史悠久,有明故宫建筑设计师蔡思诚,有以雕刻“苏东坡游赤壁图”核舟而闻名于世的王毅,有精于剔漆的杨士谦、顾思云。

当前,常熟面临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的发展机遇,特别是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自贸区等叠加,苏州加快建设现代国际大都市,常熟又进入了高铁时代。

这座“江南福地”,又将迎来新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