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黎

伍子胥与渔父的故事(伍子胥拒绝救父)(1)

上一篇文章主要写了范蠡人生的七大智慧,这篇文章主要写跟他命运截然相反的伍子胥。

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最后全身而退,老死在陶地;而伍子胥辅佐吴王夫差,最后却被逼自杀,连尸体都被吴王让人装进皮革袋子沉江。

伍子胥命运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此文就主要讨论这件事。

01舍小义,雪大耻

伍子胥是楚国人,名员,父亲叫伍奢,还有个哥哥叫伍尚。

伍奢是楚平王太子建的太傅。在奸臣费无忌的挑拨下,楚平王要杀死太子建和太傅伍奢。

后来,太子建逃了,伍奢被扣了下来。

这时费无忌对楚平王说,伍奢还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伍尚,一个是伍子胥,进言以伍奢之名将他两个儿子召回。

伍尚得知后准备前往,被伍子胥阻止。

伍子胥与渔父的故事(伍子胥拒绝救父)(2)

伍子胥说,我们回去了也不能保全性命,楚王只不过想引我们回去一起杀掉。我们既救不了父亲,也报不了仇,这样的死没有任何意义。于是劝他一起逃亡到别国,另谋他算。

但是伍尚愚孝,把名节放在第一位,他说这样会被天下人耻笑,即便知道这一去必死无疑,他也甘愿赴死。

于是伍尚回了楚国,跟伍奢一起被楚王杀了,而伍子胥则开始了他的逃亡之路。

相较于哥哥伍尚的迂腐,伍子胥更加看得清局势。

《史记》中记载,伍尚说:

“我知道自己去了也不能保全父亲的性命,但是心中懊恼父亲召我们是为了求得生存,如果不去,将来又不能洗雪前耻,最后只会被天下人耻笑。”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伍尚一是知道去了也没用,不过是一起死罢了;二是心里对父亲明知他们回去是送死也要召他们回去的行为生气;三是担心如果不去将来又不能报仇雪恨,会被天下人耻笑。

话里话外,没有贪生怕死,但是瞻前顾后,也没有伍子胥一般豁出去的气势。

伍子胥与渔父的故事(伍子胥拒绝救父)(3)

伍子胥很理智,历史也证明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太史公司马迁称赞他:

“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

就是说如果伍子胥和伍奢一起死了,就跟蝼蚁没有区别,而他舍弃小义,洗雪大耻,让声名流传于后世,这是悲壮之举。

02故隐忍就功名

太史公对于伍子胥的评价还有一句:

“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这段话指的是伍子胥在逃往吴国的路上病倒了,在江边靠乞讨过活,但他心里不曾忘记楚平王的杀父弑兄之仇,所以才一直隐忍,直到最后成就功名。如果不是心性刚烈有血性的男子,怎么能做到这一步?

伍子胥与渔父的故事(伍子胥拒绝救父)(4)

如果说伍子胥之前拒绝回楚国救父的行为理性克制,那么在这里就能看出他坚韧不驯的一面。

伍子胥如他所言,并不是贪生怕死地逃亡,而是一直在谋划为父兄报仇。他帮助阖闾成为吴王,又辅佐吴王称霸。后来吴国打败楚国,伍子胥没有找到楚昭王,便将楚平王的坟墓挖开刨出了他的尸体鞭尸三百下。

当时他昔日在楚国的好友申包胥,派人对他说:你侮辱死人,伤天害理到了极点!

而伍子胥却对着来人说:

“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意思是你帮我向申包胥道歉吧,我已经日暮途远,只能倒行逆施。

伍子胥隐忍多年就是为了报仇,结果忍辱负重多年后,好不容易颠覆了楚国,却找不到可以报仇的人,他心里那口气怕也难咽下,所以他明知鞭尸不对,也倒行逆施。

日暮途远,已经走到了黄昏但前路漫漫没有尽头。相信当时伍子胥心中必然溢满悲情与未酬。

伍子胥因报仇而隐忍,因隐忍而辅佐吴王称霸,最后留英明于世,司马迁称他刚毅血性,却很适当。

伍子胥与渔父的故事(伍子胥拒绝救父)(5)

03伍子胥三劝吴王

后来吴国攻打越国,吴军败于姑苏,吴王阖闾也被刺伤,后来伤情发作,临死前让夫差为他报仇。

阖闾死后,伍子胥继续辅佐夫差,两年后吴国攻打越国,报了姑苏之仇。

越王勾践带着五千残兵困于会稽山上,派文种去贿赂吴国太宰伯噽。伯嚭接受了钱财后,在夫差面前为越国求情,这时候,伍子胥站出来劝谏吴王说:

“越王勾践很能吃苦,如今大王如果不一举歼灭他,定后一定会后悔。”

说白了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斩草除根!

但是吴王没有采纳,而是听了伯嚭的谗言和越国讲和。

这是伍子胥第一次劝谏吴王失败。

五年后,吴王因为齐国新君登位,局势不稳,决定攻打齐国。

这时候伍子胥又劝他:

“勾践每餐不吃两个荤菜,哀悼死去的,慰问有病的,打算将来有所作为。这人不死,以后一定会成为吴国的祸患。现在吴国有越国在身边,就像一个人得了心腹疾病,大王不先铲除越国却一心攻打齐国,不是很荒谬吗?”

伍子胥看出了勾践勤俭节约、收拢人心的行为背后的含义,可以说非常直白地在提醒吴王注意。

但是夫差不听劝,还是出兵攻打了齐国,而且还打赢了。因此,夫差更庆幸自己的决定,相反,更加不再信任伍子胥。

这是伍子胥第二次劝谏。

伍子胥与渔父的故事(伍子胥拒绝救父)(6)

过了四年,吴国又要打齐国。越王勾践知道了,于是出兵帮助吴国一起打齐国,又送上礼物献给伯嚭。

伯嚭这个人是个贪财的,他多次接受越国的珍宝,于是心里对越国很是喜欢,经常在吴王面前说越国的好话。关键是,吴王也愿意相信他,总是采纳他的建议。

伍子胥在旁边看着,心里着急啊,这不是等于把吴国送给越国吗?

于是他又劝了一次。他说,越国才是我们的心腹大患,而齐国就好像一块石田,攻下了也没用。他引经据典试图说服吴王放弃攻齐,转而攻越。

吴王当然不会听,不仅不听,还派他出使齐国。

想必那时候伍子胥心中就已经明了,吴国迟早有一天会被越国灭掉。他怀着沉重的心情把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鲍牧,然后自己返回吴国。

伍子胥力劝吴王攻打越国,自然触及了从越国身上得到诸多财富的伯嚭的利益。二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重。

伯嚭就在夫差面前进谗言,污蔑伍子胥有投靠诸侯的谋反之心。吴王本就信任伯嚭,再加上得知伍子胥将儿子留在了齐国,更加气愤,赐了一把属镂宝剑说:“你用这剑自杀吧。”

伍子胥自知回天无力,临死前对门人说,我死了以后你们在我坟前种植梓树,让这树长大之后能作棺材,然后挖下我的眼珠挂在城门上,我要亲眼看见越寇攻进都城,灭了吴国!

这件事传进了吴王的耳朵里,他很生气,便让人把伍子胥的尸体沉江。

这下,哪里还会有什么梓树和棺材?

伍子胥与渔父的故事(伍子胥拒绝救父)(7)

后来的结局大家也知道了,越国打败了吴国,夫差自杀。

夫差临终前说,他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话无颜去见他。但是这时候悔悟也已经太晚了。

另外,那伯嚭也没有得到好下场。吴王夫差死后,越王就杀了他,因为他“不忠于国君,外受巨贿,私下勾结越国”。

所以,墙头草不会有好的结局,他到最后不仅没有保住命,从越国得到的财富想必最终也回到了越国的腰包。

一场算计终是空!

04总结

伍子胥劝谏吴王三次,三次吴王都没听他的,这其中的原因令人深思。

笔者本来想,难道是因为伍子胥是阖闾时代的旧臣而不得夫差信任?但转念一想,伯嚭也是阖闾时的大臣,当时他逃亡到吴国,被吴王封了大夫。

二人都是阖闾时代的人,这个理由就说不通。

所以,笔者提出另一个推测,可能是伍子胥说话太耿直,君王不喜欢听。

伍子胥与渔父的故事(伍子胥拒绝救父)(8)

在伍子胥三劝中, 第一次他的总结语是“你今后一定会后悔”;

第二次劝谏的最后反问“不是很荒谬吗?”;

第三次他最后说“如果不这样,今后将会后悔不及”。

两次都是断定的语气,你不听我的,你肯定会后悔,中间一次则是反问语气。这种说话方式就算放在一般朋友之间也不容易让人接受意见,更何况是君臣之间?

而伯嚭在夫差继位后,就被封为太宰,而后夫差对他的建议更是积极采纳,与其并非没有关系。

在伍奢被楚平王威胁召回两个儿子的时候就说过:

“伍尚为人宽厚仁慈,叫他,一定能来;伍员为人桀骜不驯,坚忍卓绝,能成大事,他知道来了一块被擒,势必不来。”

从父亲对儿子的评语中,我们也能对伍子胥的性格特点窥探一二。再联系他复仇之路的艰辛,乞讨之时的隐忍,还有司马迁对他“刚正血性”的评价,都能看出他是一个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所以对于他的正直劝谏也能理解一二。

伍子胥与渔父的故事(伍子胥拒绝救父)(9)

另外,还有一个细节。伍子胥出使齐国时,将儿子留在了齐国,自己回去。在临行前,他对儿子说:

“我屡次规劝大王,大王不听,我现在眼看着吴国灭亡的日子就要到了。你与吴国一起毁灭,没有好处。”

他早就料到吴国会灭亡,他回去就是一死。他可能想的是和吴国一起死,没想到最后却死在了夫差手里。但是他却没有退缩,也没有选择和儿子一起留在齐国。这个举动就说明了他本来就有和吴国共存亡之心。

伍子胥的一片忠魂,后世之人应该看得见。

如此想来,太史公对他的溢美之词真合适。

当然,以上只是笔者的推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翻一翻《史记》等历史资料,可能会有更清晰的发现。

总的来说,伍子胥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有血有肉、有仇必报、有恩必报、忠心耿耿的人。

一片丹心照汗青!

“血性”用在他身上很合适,“刚正”更是贴切。


三千多字,写了一下午,如果你看完了,留个爪印让我知道呗~

参考:《史记》

作者:大黎,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谢谢阅读,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