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8 16:33:55 作者:魏景芳

下周,微软一年一度的“骇客马拉松(Hackathon)”活动将拉开大幕,但是这场“马拉松”并不需要跑步,而是一次微软内部的创新项目比拼。

每年7月的最后一周,微软全球的员工不论地区、不论职能和部门,都可以通过网络报名的方式自由组队,通过一周的时间从解决身边感兴趣的议题出发,利用团队的智慧创造出解决方案。

2014年,微软CEO纳德拉刚刚接盘当时看起来“死气沉沉”的微软,他将每年7月的最后一周固定为微软骇客马拉松时间,希望以此能重新激发微软的创新文化,让自己脑海中的“One Microsoft”理念融汇到每一个微软员工身上。

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创新孵化总监程骉将“骇客马拉松”定义成一场“草根创新”。“员工可以根据自己对客户或者用户的把握,通过小团队研发的形式做小的实验,然后到市场中去检验。”

微软战略转型方向(微软要搞一场不跑步的)(1)

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创新孵化总监程骉

正如CEO纳德拉期望的那样,热火朝天的创新气氛不断在微软内部酝酿传播,每年参加骇客马拉松活动的员工人数成倍数增长。去年7月底,来自72个国家超过15,000名微软员工报名参加了这项活动,报名的项目超过3200个。程骉透露今年仅大中华区的参与人数就增长了50%。

每年5月,微软就会向内部员工公布骇客马拉松活动的在线报名入口,所有员工哪怕是实习生,都可以在网站上注册信息后创建项目招募团队成员。在活动进行的那一周,这些临时项目团队成员除了日常工作其他时间会全部铺在项目研发中。微软员工透露有的重点项目甚至会有人专门飞到其他国家驻守一周,就是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Demo的研发。

微软战略转型方向(微软要搞一场不跑步的)(2)

微软北京总部布满了骇客马拉松活动的宣传图

虽然微软一直奉行骇客马拉松创新项目完全开放,鼓励任何内容、任何形式的创新,但是微软的每名EVP都会提出一个大框架供选手参考。据透露,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今年提出的框架题目就是“如何把AI植入到每一个微软产品中”。

在这场以创新为名的聚会中,小到刚入职的一名实习生,大到微软的EVP,都可以完全平等开放的参与其中。两年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就以“TalkEasy”项目组建团队参加了当年骇客马拉松的比拼,甚至还专程从西雅图飞到了北京,在微软研究院驻扎了一周。

沈向洋的父亲听力不太好,也不愿意佩戴助听器,所以每次与父亲通电话都让沈向洋十分苦恼。在骇客马拉松开始报名时,他灵机一动,“为何不能创造一个简单的工具,在通电话时将语音转化为文字,帮助父亲和像父亲一样高龄或听力受损的人能够轻松交流呢?”于是,在招募了雷德蒙德总部和亚太研发集团的团队成员后,沈向洋的“TalkEasy”项目组成立了。

经过一个礼拜的密集研发,这款对话语音转化文字的小工具诞生了。其中还特别设计了可放大的字体和可供调节的页面滚动速度,适用于多人对话以及英语、中文、日语、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和德语等多种语言。

在第二年的骇客马拉松中,“语音转化文字”的形式被升级成了“情绪识别”,这个工具的研发团队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这个融合了研发、设计、市场不同工种的6人团队,巧妙的把Kinect手语识别项目进行了深化,利用微软认知服务(Cognitive Service)的情绪识别API,通过情绪识别提高手势识别的准确度,帮助听障朋友无障碍地与他人交流。

在每一年的微软骇客马拉松中,都可以诞生出一些让科技有“温度”的产品或工具。用Azure云服务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享受丰富的教育资源,利用OCR文字识别技术让手机阅读软件为视障朋友读书,用区块链技术打造可信赖的慈善捐赠平台,用HoloLens助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几千个项目在经过线上投票点赞,评审团队的横向评估后,将最终诞生当年的获胜项目。部分研发成功的项目将会通过孵化的方式,直接投放到市场,之后进行快速迭代,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就是将中国画艺术地融入到空气质量界面中“小鱼天气”APP。部分有研发潜力的项目将可以进入业余项目孵化实验室“微软车库”继续进行研发。

微软战略转型方向(微软要搞一场不跑步的)(3)

小鱼天气

目前,微软车库在全球拥有超过 35 个分部,已经有 75 个来自全球各地的项目通过车库计划网站与公众见面。微软车库除了提供一些创客制作硬件模型所必需的如焊接台、激光切割机和三维打印机外,还提供专家指导、技术平台和工具包、项目市场评估、研讨会以及实习生计划。今年,微软车库也将落地北京,为微软大中华地区提供更好的创新土壤。

一场以创新为题的马拉松即将打响,这种自下而上的创新模式正在给微软埋下很多希望的种子,静待合适的土壤,生根,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