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育种知识大全(高中生物高分技巧5-变异和育种)(1)

​变异与育种试题一直是命题专家的钟爱,涉及范围广泛,其中基因重组的来源、基因突变的产生和结果分析以及对基因突变的特点的理解是重要考点,常常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及当前热点综合考查;基因重组发生时间与减数分裂的综合考查、基因突变的发生时间和过程等仍是命题的重点,尤其是对育种原理及各种育种方法的运用的实验设计题考查的可能性更大。考查以非选择题形式为主,常与遗传定律相结合,试题难度往往偏大。我们现在结合题型来看。

【岑sir培优题】

1.下列有关变异和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其上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基因重组

B.圆粒豌豆的淀粉分支酶基因内部因插入一段外来DNA序列导致种子皱缩,属于染色体变异

C.肺炎双球菌R型菌转化成S型的原理和青霉素高产菌株选育的原理相同

D.八倍体小黑麦是由六倍体普通小麦和二倍体黑麦杂交后选育产生的,其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是不育的

2.在某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水稻根尖中,发现一个如图所示的细胞(图中Ⅰ、Ⅱ表示该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其他染色体均正常),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高中生物育种知识大全(高中生物高分技巧5-变异和育种)(2)

A.a基因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其亲代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B.该细胞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一定没有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C.该细胞产生的各项变异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进行观察

D.该细胞变异均为可遗传变异,都可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岑sir解析】

1.【答案】D【解析】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只能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的非等位基因重组,A错误;圆粒豌豆的淀粉分支酶基因内部因插入一段外来DNA序列导致种子皱缩,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肺炎双球菌R型菌转化成S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而青霉素高产菌株选育的原理是基因突变,C错误;八倍体小黑麦是由六倍体普通小麦和二倍体黑麦杂交,再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选育产生的异源八倍体,其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是不育的,D正确。

2.【答案】B【解析】植物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所以a基因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A错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二倍体,而Ⅱ号染色体在细胞中有三条,说明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根尖细胞中只能发生有丝分裂,不能发生减数分裂,B正确;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看不见,C错误;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体细胞中发生的变异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D错误。

【岑sir高分技巧】

1.界定三类基因重组

高中生物育种知识大全(高中生物高分技巧5-变异和育种)(3)

2.育种方案的选择

(1)欲获得从未有过的性状——诱变育种,如对从不抗旱的玉米诱变处理获得抗旱品种。

(2)欲将分散于不同品系的性状集中在一起(优势组合)——杂交育种,如利用抗倒伏不抗锈病的小麦和抗锈病不抗倒伏的小麦培育出既抗锈病、又抗倒伏的“双抗”品系。

(3)欲增大原品种效应(如增加产量、增加营养物质含量等)——多倍体育种,如用二倍体西瓜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四倍体”,进而与二倍体杂交培育成“三倍体无子西瓜”。

(4)欲缩短获得“纯合子”时间——单倍体育种(常针对优良性状受显性基因控制者),如获得ddTT的矮秆抗病小麦品种。

3.应特别关注“最简便”“最准确”“最快”“产生新基因、新性状或新的性状组合”等育种要求

①最简便——侧重于技术操作,杂交育种操作最简便。

②最快——侧重于育种时间,单倍体育种所需时间明显缩短。

③最准确——侧重于目标精准度,基因工程技术可“定向”改变生物性状。

④产生新基因(或新性状)——侧重于“新”即原本无该性状,诱变育种可产生新基因,进而出现新性状(注:杂交育种可实现性状重新组合,并未产生新基因,也未产生新性状,如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产生黄色皱粒组合,这里的黄色与皱粒性状原来就有,只是原来未组合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