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河流域治理(众手护河还清溪本色)(1)

河水变得清澈

自贡网讯(记者 周嘉)釜溪河发源于内江威远县两母山,上源又称为威远河。威远河属沱江二级支流,全长131公里、流域面积986.3平方公里,是与自贡市、威远县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水资源。

由于长沙坝、葫芦口水库输水管道等水利工程截流的影响,以及近几年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给环境带来的重负,威远河水质长期为劣Ⅴ类。威远河流域综合治理备受省政府和自贡、内江两市人民关注。

在今年2月省环保督察组对我市开展环保督查专项行动期间,威远河廖家堰断面垃圾漂浮物问题被纳入省级环保下沉督查18个挂牌督办整改的问题之一,明确要求我市尽快拿出措施,督促企业加强环境问题整改,及时对漂浮垃圾进行打捞、清理,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几个月过去了,威远河廖家堰断面治理效果究竟如何?为此,记者昨(18)日上午来到大安区新民镇,对廖家堰断面治理情况展开采访。

板桥河流域治理(众手护河还清溪本色)(2)

河道环境明显改观

威远河大安新民段从新民镇詹家村7组(小地名漫水滩)至新民镇天元井社区25组(龙湾大桥凤凰乡交界处),河段长15公里,俗称廖家堰。上游与威远县的界牌镇相连,下游高硐段与威远县的向义镇以河心为界,主要涉及新民镇詹家村、白果村、白杨村、柏树村、天元村及天元井社区6个村(社区)。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场夏雨过后,廖家堰又遭水葫芦“侵袭”,一大早,工人已在水面上忙碌地清理起来;但河水较为清澈,空气中无臭味,岸边绿意盎然,一名当地村民正在河边垂钓。

据了解,新民镇接到整改要求后,立即对省督查发现的问题作了实地勘察。随后,第一时间召开党政办公会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并通知各村(社区)书记和主任召开整改工作会议,安排布置整改工作,务必在要求时间内完成整改任务。同时,组织人员立即开展漂浮物打捞,每周保证30人次、船7条次,并于6月19日对威远河(新民段)实施市场化打捞保洁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把河道长效保洁交给专业公司打理。镇河长制办公室每天派出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督察,随时了解河面及保洁公司人员工作情况,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整改。镇、村、组联动,要求村级河长每周巡查两次,组级河长每天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对接。

同时,经过重点整治,沙鱼坝中桥因排污管道破损移位造成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威远河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管道及时得到修复,目前,排污管道直接接入了北环路污水主管网。张家坝背面的钡渣场长期污染农田,污水排入威远河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正在解决中。对河道沿线生活垃圾,明确了各村组负责对沿河岸上白色垃圾进行处置,并加强督查;已完成沿河畜禽养殖的摸底调查,下一步将按要求进行整改。

板桥河流域治理(众手护河还清溪本色)(3)

保洁员清理河道

完善治水长效机制

7月18日凌晨下了一场雨,威远河大安新民段水面上又漂来不少漂浮物。天刚放亮,河道保洁员王茂根就跟往常一样,全副武装赶往现场,开始一天的河道保洁工作。不到两个小时,责任段的水面就被老王清理得干干净净。

过去,新民镇实行集中管理,由镇、村工作人员担任域内河段保洁,虽有一定效果,但河道常态化保洁一直是难题。

“以前的保洁任务,从镇干部到村干部,要层层找人,责任主体不明确,花了很多精力,河道保洁还是搞不好,影响其他中心工作。”新民镇镇长张春介绍说,今年6月起,镇里积极探索市场化保洁机制,引进河道保洁公司,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把河道长效保洁工作交给专业公司打理。

游戊先是镇农业中心的水利员,现在他多了一个新的身份——镇专职巡查员,巡河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早上8点,他就从詹家村出发,沿着河道开始查看。看到保洁员们一大早就开始工作,游戊先直夸他们效率高。游戊先说,有了专业管护员,河道保洁实现了“零死角”。

威远河、石梯河大安区辖区内的河面漂浮物,包括各类垃圾和水浮莲的清理、打捞、运输、无害化处理,全部由专业公司、专业人员管。“目前,全镇共有专业保洁员10余名,可别小看这些保洁员,他们可是新民镇的‘水上110’。”张春打趣道,“只要一个电话,保洁员就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始清理”。

此外,新民镇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的考核办法,河道保洁公司的服务费与考核结果直接挂钩。整治效果、安全措施和舆论监督为三大考核内容,由镇政府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方式进行考核,以每月为考核期,月底对本月检查情况进行汇总和通报;按照合同,发现河道有明显未清理的垃圾、清理垃圾未按规定处理、收到群众或相关部门投诉等情况,都将扣减一定的服务费。

“引入第三方,力推河道市场化保洁。一个多月下来,河道更干净了,成本低了,效率高了,还为镇干部、村干部减了负。” 张春感慨地说,现在可以腾出时间精力抓别的重点工作了。

河段长们治河忙

“曹段长,又来查河段了?”新民镇柏杨村紧邻着威远河廖家堰,一有时间,柏杨村党委书记曹玉芬便会到河边查看水情。“别小看我这个段长,管的事还不少呢。”她笑呵呵地说。

为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今年以来,新民镇陆续出台了《新民镇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方案》《河长制工作职责任务分解》《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河长制责任制度》等方案,建立河段长责任机制,建立镇、村、组三级河长体系:镇党委书记担任镇级第一总河长,镇长担任镇级总长,河道沿线的村、组主要负责人分级担任河段长,划分责任河道,加大水环境监控和巡查频率。

“各河段的段长们大多是河边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曹玉芬也是一名村级河段长,负责村里河流的治理,她说,段长们的工作居住地几乎都靠近河段,他们懂水情、知水况,让他们担任段长,就像为河段配备了治污的守门员。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段长对所负责河道的水生态、水环境改善和水质安全负责,承担防洪、治污、保洁责任。7月5日晚的特大暴雨,让威远河廖家堰漂满了从上游地区冲来的漂浮物,曹玉芬督促镇上聘请的专业河道保洁公司,只花了半天时间就把河道清理得干干净净。

河段长的头衔意味着责任和担当。夏日酷暑难耐,河段长们顶着烈日奔走在河道的各个角落,详细查看是否有垃圾被倒入河道、水环境是否有污染,“段长要像保护家人一样保护河流。” 曹玉芬如是说。

为加强权责意识,新民镇要求,对辖区内河道,镇级河段长至少每周巡查一次、村级河段长至少每3天巡查一次、组级河段长每天巡查,若有管理失职的情况,将对相关河段长问责。在严明的赏罚机制下,威远河廖家堰变得越来越干净,河道环境持续改善。

“以前偷偷倒在河岸上的垃圾没有了,河水越来越清了,绿化环境也比以前好多了。”今年78岁、在河边住了一辈子的村民陈奎生说,河段长及时处理污染事件,就像河流的贴心“管家”一样。

如今,像曹玉芬一样每天沿着家门口河道巡查的河段长,全镇共有18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