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小乌,欢迎回到脑洞乌托邦。
点击此处可观看完整视频
提到物种大灭绝,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恐龙。事实上,迄今为止地球已经经历过了5次物种大灭绝,99%的远古生物,今天已经销声匿迹了。只有1%命比较硬的,如今还存活在地球上。今天跟大家分享的2种奇异的生物,它们都躲过了物种大灭绝。可一种在被发现后,短短27年内又迅速消失了。另一种如今的数量也在急剧减少。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18世纪中期,德国博物学家斯特拉和丹麦探险家维特斯.白令接到了彼得大帝的指令,让他们开启一趟指远征北美的探险。其任务是绘制西伯利亚到北美之间的航道路线图。
1741年6月,探险小队乘坐做“圣彼得号”(St. Peter)从俄罗斯堪察加半岛(Kamchatka)出发了。几个星期之后,一行人顺利到达了北美洲西北端的阿拉斯加(Alaska),在那里做一些物资的补给。至此,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不久后,队员们踏上了回程的旅途。可是在返程的路上,探险队遭遇了一系列困境。缺水和食物短缺,再加上坏血症的肆虐,队员们一个个地倒下了。最糟糕的是连队长维特斯.白令(Vitus Bering)也死于了坏血症。
1741年11月,“圣彼得号”(St. Peter)在俄罗斯和阿拉斯加之间的一座无人小岛附近搁浅了。队员们纷纷下船上岸,寻找淡水和食物。这座无人岛也是后来被命名的白令岛(Baring Island)。可谁都没想到,食物还没找到,“圣彼得号”(St. Peter)就被一场海洋风暴摧毁了。斯特拉挖来了一些草药,和几位队员勉强充饥,补充维生素。眼下当务之急就是找到吃的,以及修补“圣彼得号”。
11月份的白令岛天气十分寒冷,气候极其恶劣。就在大伙陷入困境的时候,一天,在海滩漫步,寻找柴火的斯特拉看到了一个像船一样大的黑色巨型生物漂浮在浅滩附近。时不时地还会浮出水面,发出嘶哑的吼叫声。斯特拉赶忙跑上前去,没想到,这种动物一点都不怕人。不过想想也是,人类和它比起来,简直就渺小得像一只蚂蚁。
根据体型特征,斯特拉很快就意识到,这应该是一种海牛。可让他从来都没有见过如此巨大的海牛。这也是数千年来,人类第一次与这种生物见面。因为是斯特拉首先发现的它,这种海牛也被命名为斯特拉大海牛。
斯特拉大海牛属于海牛目下的儒艮科。儒艮就是被称为水中美人鱼的那位。因为没有牙齿,斯特拉大海牛也被称为无齿海牛,或者大儒艮。成年的斯特拉大海牛平均体长可达10米,体重高达10吨,是仅次于鲸鱼的第二大海洋哺乳动物。由于性格温顺,大海牛也被描述为“温柔的巨人”。也正是因为这一特性,给他们带来了灭顶之灾。
斯特拉发现大海牛之后,花了几天的时间了解他们的习性,而这些内容都被记录在了他的著作《海洋兽类》(De Bestiis Marinis)当中。大海牛就像是一只与世无争的胖子,以漂浮在海面上的大型藻类为食。它们的上颚和下颌只有一块白色骨板,用来磨碎食物,再加上海藻的热量比较低。大海牛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吃上。胖乎乎的它们一头扎进水里,不停地进食,根本不在意周围有什么危险。人类可以游在它们中间自由穿梭。它们唯一用来防御敌人的就是那厚厚的脂肪。对于,缺少食物的探险队员来说,大海牛就像是漂浮在海面上的一块巨大肥肉。
根据《海洋兽类》记载,探险队员们先是弄了一根绑着大铁钩的长绳子,投向了正在进食的大海牛。可奈何,海牛的皮太厚了,这种方法根本不起作用。后来,探险队员们仿照捕鲸的方法,先用鱼叉插死了大海牛。然后几十个人齐心协力,把这个庞然大物拉上了岸。
几吨重的大海牛够30多位探险队员们吃上好几个月了。让队员们感到喜出望外的是,大海牛的肉质非常的鲜美,甚至胜过上好的牛肉。 脂肪也毫不油腻,煮沸后的脂肪尝起来就像是甜杏仁油。坚韧的海牛皮还可以被制成日用品,或者船只的保护层。
就这样,靠着捕猎来的的大海牛,探险队员们安全地度过了寒冷的冬天,也从圣彼得号的残骸中建造了一艘较小的船只。与此同时,在白令岛的漫长冬天里,探险队员们还捕猎了大量的海獭,收集了大量珍贵的海獭皮毛。用这些皮毛赌博,打发时间。而这些海獭皮毛,在他们回到岸上之后,一下子就成了寒冷俄罗斯的抢手货,人们眼中的“软黄金”。也拉开了北太平洋“海路皮草大贸易”的序幕。
1742年8月,探险队员们乘坐小船到了白令岛。这次危机中,说是大海牛救了探险队员的命也不为过。可这也是它们悲惨命运的开始。
斯特拉和探险队员们的传奇经历迅速流传开来,无数贪婪的商人和皮毛猎人涌入白令海峡,开始疯狂的捕杀这些可爱的胖子们。最可悲的是大海牛是高度社会化的,它们经常成双成对的出现,有幼崽的一家,会把幼崽推在最前方。涨潮时来到海岸,退潮时入海。有一次,当猎人们捕杀一头大海牛时,它的同伴们纷纷上前营救,将受伤的大海牛团团围住。可仍然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当这只海牛被杀后,一连好几天都能看到它的伴侣徘徊在海岸附近,守护它的尸体。大海牛群体之间深厚的感情也给了那些残忍的猎人们可趁之机。他们索性将大海牛们一锅端,几年之间,白令海峡不断地上演着疯狂大屠杀。
18世纪的人们还没有保护动物的意识。大家都理所应当地认为,大自然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斯特拉本人甚至还一度有过一个疯狂的想法。就是将白令岛作为一个海上皮毛贸易枢纽。以大海牛的肉为食,买卖海獭皮毛。如果能找到良好的储存办法,一只大海牛的肉就可以满足一个不到10人的小型探险队一年的肉类供给。
可事实证明,人类还是太天真了。1768年,就在大海牛首次被人类发现之后的第27年。最后一只大海牛在猎人的钢叉下死去。此时,斯特拉和其他动物学家们才意识到,原来大海牛被发现时,已经是濒危物种了。从那之后,科学界就一直在寻找大海牛灭绝的原因。直到一个多世纪以后,考古学家们找到了大海牛的化石,发现它们曾经活跃于环太平洋的很多海域。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海牛的分布范围和数量就极剧紧缩。科学家们粗略估计,在斯特拉首次发现大海牛时,其实这种憨厚的巨人就只剩下2000多头了。
有些学者认为,大海牛数量极剧紧缩可能跟海下生态系统的变化有关。刚才我们提到,大海牛是主要以海藻为食。但大海中以海藻为食的动物不止大海牛一种。海胆的主要食物来源也是海藻。而海獭是海胆的天敌。人类大量捕杀海獭,获取皮毛,从而导致海胆数量剧增。海胆吃光了海藻,切断了大海牛的食物来源,自然会对他们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大海牛曾经出现的海域附近,当地的原著居民可能也大量捕杀过海獭,从而触发了这样的连锁反应。虽然这一说法只是专家的推测,但是地球上最后2000只大海牛的消亡有着明确的原因,那就是人类的贪婪。然而,悲剧并未就此止步。
● 蓝血活化石
居住在沿海城市的朋友们可能在海鲜市场偶遇过一种圆形,后面拖着一条长长剑状尾巴的奇怪生物。别看它们长的有些诡异,这可是一种比恐龙还久远的活化石,鲎(hòu),俗称“马蹄蟹”。
鲎的祖先出现于距今4亿多年前的泥盆纪,目前现存于世的 鲎有4中,中华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巨鲎(T. gigas)、圆尾鲎(Carcinosvorpius rotundicauda)和美洲鲎(Limulus polyphemus)。除了美洲鲎分布于北美,其他三种都只分布于亚洲。
鲎的身体主要有3部分组成,前面最大最圆的部分是头胸甲,非常坚硬。头胸甲后方连着腹甲。鲎特有的呼吸器官(书鳃),生殖孔,排泄孔都在腹甲里。
最后面是一条条长长的剑尾。在鲎游泳时,可以控制方向,也是鲎最重要的防身武器。
雌性的鲎要比雄性的鲎个头大很多。每年4月到8月,鲎就会成双成对的游到海滩上,完成交配大任。交配时, 雌性在下,雄性在上,看起来就像是雌性驮着雄性一样。
每每这个时节,渔民们抓鲎一抓就是一对,在广东沿海地区还衍生了一些俚语,比如把捉奸叫作“捉鲎”。鲎虽然一旦结为夫妻,便形影不离,但遇到危险时,当雄鲎先被抓住,雌鲎为了产卵留下后代,会拼命游走,溜之大吉。
如果仔细观察鲎的头胸甲,会发现它们长了4只眼睛。这一奇特的构造还让一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
鲎的四只眼睛各司其职。头胸甲前端的两只0.5毫米的小眼, 对紫外光非常敏感,被用来感知亮度。在两只小眼的后方,头胸甲的两侧,还有一对大复眼。外形呈半球状,表面覆盖着角膜层。每只复眼又由800~1200个相对独立的小单眼组成, 其精细程度堪称世间一绝。
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霍尔登·哈特兰开始研究鲎眼的视神经纤维和感受器,也由此发现了“侧抑制”现象。提到“侧抑制”,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这张图相信很多人都见过(侧抑制错觉图1)。
这就是“侧抑制”错觉图。如果这样看的话,大部分人都会觉得A和B的颜色是不同的。可是如果把A和B连起来,你就会发现它们是同一种颜色。
这种“侧抑制”原理,为现代仿生学提供了灵感,被应用到电视和雷达系统中,大大提高了电视图像的清晰度和雷达的灵敏度。 哈特兰也因为这个发现,获得了196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而骨骼惊奇还不是最大的买点。它最宝贵的是体内的蓝色血液。也正是因为这种血液,让鲎躲过了几次物种大灭绝。
通常来说,我们所熟知的血液都是红色的,那是因为血红蛋白的存在。血液是靠铁基血红蛋白将氧运送至全身各处。铁和氧相结合,就呈现了我们肉眼可见的红色。而鲎的血液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血蓝蛋白。血蓝蛋白是一种动物呼吸蛋白,含有铜。
鲎就是靠血蓝蛋白来运送氧气的。铜氧化后就变成了蓝色。蓝色血液有独一无二的抗菌能力。鲎的血液内含有一种极具流动性,像阿米巴变形虫一样的细胞(amoebocyte)。这种细胞在遇到细菌时,不会像白细胞一样将细菌吞噬,反而会立即萎缩破裂,同时释放出来化学物质,使血液局部凝固,包住有害细菌,阻断疾病的传播。
195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动物学家弗雷德·邦在研究鲎的蓝色血液时,发现一只鲎的死状十分奇特,体内所有血液都凝结成了胶状。经过了反复的实验,弗雷德·邦发现,这是由于某种革兰氏阴性菌的内毒素激活了鲎血液阿米巴细胞中的一种酶,致使血液凝固。
由此,弗雷德·邦开发出了一种,可以用于检测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的试剂,LAL(Limulus Amebocyte Lysate),俗称“鲎试剂”。
这种试剂有什么用呢?简单来说,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快速地排除医疗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威胁。比如说,外科植入物,医疗试剂,生物制品等等都需要保证是无菌的。在“鲎试剂”被发明出来之前,医学界广泛使用“家兔法”来检测细菌毒素。需要将样品注入兔子体内,每隔30分钟观测一次兔子的体温,由此判断兔子是否感染了毒素。虽然兔子对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也比较敏感,但是这种检测方法依然需要几个小时,才能确定样本中是否含有毒素。
但“鲎试剂”就不同了。它反应迅速,而且灵敏度极高。哪怕样本中只有亿万分之一的细菌内毒素,“鲎试剂”也能立刻检测出来。只要将试剂加入样本中,转动几下,看看有没有凝固即可。临床上,“鲎试剂”还被广泛应用于脑膜炎、霍乱、鼠疫等由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的疾病的快速诊断。可以说世界上有数不清的人,都因为“鲎试剂”获得了生命延续的机会。
因为其巨大的医学价值,“鲎试剂”一经推出就立刻取代了低效的“家兔检测法”,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产业。每年数十万只鲎会被带进实验室,强制献血。工作人员会先将每只鲎固定,然后用不锈钢针刺入鲎的心包,提取输往心脏的含氧血。
整个采血的过程大约会持续24到72小时,抽取鲎30%的血液,最后在将鲎放生。理论上来说,大概1周后,鲎的血量就会恢复正常。但统计数据显示,每年依然有10%-30%的鲎会在采血后死亡。没有死亡的鲎,也有很多出现了活力下降,交配率产卵量锐减的情况。鲎的蓝色血液价值极高,1升就可以买到15000美金,堪称“血黄金”。
鲎的“强制献血”活动还不是最糟糕的,人类的捕食才让鲎的生存雪上加霜。事实上,鲎真的算不上什么人间美食。与鱼虾蟹相比,鲜味不足,肉质偏柴。烹饪难度也很高,做不好会带有一种浓浓的腥味。可是从八九十年代开始,由于鲎的数量急剧下降,可能是人们物以稀为贵的心态,鲎竟然在海鲜市场上病态的流行了起来。价格也是一翻再翻。据统计,目前现存的中华鲎的数量仅有20世纪80年代的10%。
不过值得庆幸的一点是,在广东,福建,广西等地,鲎已经被列为了省级保护动物。
视频的开头我们提到,迄今为止,地球已经经历了5次大灭绝了。每次大灭绝都会80%-90%的物种消失。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目前地球正在面临第六次大灭绝。生物学家把每年每一百万个物种中,有多少个物种灭绝,称为“背景灭绝速率”。正常情况下,这个数值应该是0.1E/MSY,也就是说,每年100万个物种中,有0.1个物种灭绝。
近些年来,生物学家们惊讶地发现,目前地球上物种的灭绝速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00E/MSY,也就是说是正常的背景灭绝速率的1000倍。这个令人胆颤心惊的数字背后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人口的增长,动物栖息地的丧失,人类工业革命等等。物种大灭绝对于我们生存的这颗蓝色的星球来说也许并不算什么,一批物种走了,另一批新的物种还会来。可是对于人类来说呢?我们会成为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中的幸存者吗?
墨西哥国立大学的杰拉多·希巴洛斯教授说,我们的生态系统正处于崩溃的边缘, 我们所有人在未来10年到50年的行为,将决定人类的未来命运。不知道几百年后,我们的后代是会长嘘一口气,感谢我们今天所做出的改变呢?还是另外一幅场景,最后一批人类,坐在亲手被我们毁掉的家园里,悔不当初呢?
点击此处可观看完整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