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叫“宁当鸡头,不当凤尾。”但凡能占据一片土地的人,都恨不得称孤道寡,称王称霸,绝不肯将自己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人。
然而有一个人,他凭自己的威望和智慧打下了4000里江山,却不贪恋权位、拥护统一,将自己辛苦保住的江山拱手让给光武帝刘秀,成就了千古美名,给自己家族带来了600年的富贵,而这个人正是东汉开国元勋——窦融。
窦融出身贵族世家, 七世祖为孝文窦皇后之弟窦广国。从此以后,窦氏以扶风作为郡望,因此成就了著名的扶风窦氏。从汉初到汉末,窦氏家族一直枝繁叶茂,每代出现了2000石(相当于部级官)以上的高官。
窦融青年时,是远近闻名、急公好义的侠客,是长安城内知名的人物。王莽篡汉后,窦融一度为其效力。 地皇三年(22年),窦融参与了著名的昆阳之战。谁知“位面之子”刘秀有如神助,以3000锐卒大破王莽42万大军,直接奠定了“新灭汉兴”的格局。
窦融逃回长安后,被王莽任命为波水将军,引兵至新丰,企图堵截起义军西进。其后,更始帝的汉军杀入函谷关,窦融见起义军势大,也就识时务地向汉军投降了。更始帝见窦融能力出众,便将之任命为巨鹿太守,想让去河北赴任。
然而更始帝胸无大志,其部下更是抄掠成性,窦融目睹这一切后,敏锐地意识到,更始政权绝不会长久。于是他花钱找关系,改为前往河西地区赴任。窦氏家族曾有多人在河西做官,知其土俗,于是窦融对其兄弟说:
“天下安危未可知, 河西殷富,带河为国。张掖属国精兵万骑,一旦缓急,杜绝河津,足以自守,此遗种处也。”
所谓河西,也就是今天的河西走廊,汉武帝年间为霍去病所夺,并在此处建立了河西四郡(汉昭帝年间扩充为五郡)。此地连接关中和西域,羌胡环绕,有山河之险。在乱世,这是割据自雄的最佳去处之一。因此窦融举族迁往河西,可谓是目光远大、高瞻远瞩。
达到河西后,窦融抚结雄杰,怀辑羌众,颇得河西民心。其后他又与其他的河西太守歃血为盟,建立五郡同盟。当时,窦融手握河西五属国的羌胡骑兵,兵力最雄厚,因此被一致推选为大将军,成为河西4000里江山的主宰。
在河西,窦融劝课农桑,招抚胡人。同时他还练兵马,修烽燧,时刻防备羌人与匈奴人的侵袭。在窦融的统治下,河西成为汉末乱世中的一片绿洲。就这样,河西五郡的实力逐步强大,具备称王甚至称帝的基础。然而窦融心向统一,面对王位的诱惑,却能坚持自我。
刘秀称帝后,对其早已仰慕至极的窦融立即给他写信,希望能够归附。然而当时割据陇右的隗嚣将窦融与刘秀分隔开来,河西与东汉并不能直接相通。与窦融不一样,隗嚣是一个妄图割据自雄的野心家。为了实现长期割据,避免腹背受敌,他多次拉拢窦融,希望其与自己一样据土称王,共同对抗刘秀的统一攻势。他甚至在信中赤裸裸地对窦融说:
“今豪杰竟逐,雌雄未决,当各据其土字,与陇、蜀合从,高可为六国,下不失尉佗 。”
对于隗嚣的利诱,窦融丝毫不为所动。相反窦融还主动发兵,和刘秀一起夹击隗嚣。公元33年,隗嚣败亡,窦融的归附之路终于畅通。于是,窦融放弃了自己在河西的一切权位、财富,举五郡之众归降于刘秀。
窦融到达洛阳后,刘秀给予了他常人无法想象的封赏,不仅位列诸侯,封为三公,“赏赐恩宠,倾动京师”。此外,刘秀承认了窦融“老牌外戚”的机会,还与之结为亲家。
窦融功高盖世,却深明明哲保身之道,他曾多次上书要求退回封赏和官爵。然而刘秀却给予了他更高的礼遇,最终窦氏一门贵显,有“一公、两侯、三公主、四二千石,相与并时。自祖及孙,官府邸第相望京邑,奴婢以千数,于亲戚、功臣中莫与为比。”
窦融虽然没有位列著名的“云台二十八将”,但从实际地位来说,窦融是实实在在的第一功臣。窦融的谦退给家族带来了巨大的好处。窦氏一族的富贵与东汉相与始终,涌现出2个皇后,2个大将军。其中,孙子窦固、曾孙窦宪均是击破匈奴的名将,玄孙窦武是东汉士人的首领,位列三君,可谓英才辈出。
东汉灭亡后,扶风窦氏仍为关中的望族,屡次和皇家结亲。从北魏、西魏到北周,扶风窦氏出现了好几位皇后,曾位列北周八柱国将军,是关陇集团的重要组成成员。到了隋唐时期,窦氏仍为重要的外戚,可谓显赫一时。
窦融知天命、明大势,不贪恋权位,拥护统一,最终给自己和家族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富贵。从东汉到唐朝,其富贵竟延续了600多年。从此以后,窦融成为中国大一统和反对分裂的政治象征。每当分裂时期,窦融的故事便会被一再提起。统一是大趋势,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与其螳臂当车搞分裂,还不如学习窦融拥护统一,既利国利民,也光宗耀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