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能也不可忘记阿富汗。四十年来一直寻求和平的人不可以被抛弃。世界必须与阿富汗平民,尤其是妇女和女孩,站在一起,采取必要措施去迫使塔利班尊重他们的基本人权。”

8月15日,阿富汗总统宣布辞职,塔利班进入首都喀布尔并控制总统府,随后宣布将进行权力的和平移交。阿富汗政局发生重大变革,引发了全球关注。

而自5月12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一所中学附近发生汽车炸弹爆炸和迫击炮袭击事件起,著名作家卡勒德·胡赛尼便开始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就阿富汗局势保持着关注和发言。

介绍追风筝的人这本书(追风筝的人作者胡赛尼)(1)

胡赛尼5月12日发布的twitter

曾创作了经典文学作品《追风筝的人》的卡勒德·胡赛尼,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1965年生于喀布尔的他,1980年时因苏联入侵阿富汗而举家移民美国加州。1999年,胡赛尼偶然看到一篇关于塔利班禁止市民放风筝的报道,而放风筝是胡赛尼小时候在喀布尔最喜欢的活动。他一时兴起,写了一个小故事,并在2001年将它最终扩展成为一部长篇小说,取名《追风筝的人》。2003年,《追风筝的人》问世,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蝉联亚马逊排行榜131周之久。该作品 被译成61种语言,在全世界卖出了3200万册,2007年德国导演马克·福斯特还将其改编为电影。2007年,胡赛尼又推出第二本小说《灿烂千阳》,被认为是“女性版《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两个阿富汗女性如何在婚姻暴力、干旱和贫穷中挣扎求生。

介绍追风筝的人这本书(追风筝的人作者胡赛尼)(2)

胡赛尼与《追风筝的人》

15日,塔利班进入喀布尔后,胡赛尼在twitter连续发帖,表达自己内心的失望和悲愤,并在facebook上发表了一篇长文,呼吁世界必须与阿富汗平民,尤其是妇女和女孩,站在一起。全文如下:

我有一个堂(表)姐妹住在阿富汗西部的赫拉特市。我们在1970年代一起长大。我还记得我们放着45转/秒的唱片一起跳舞。将近50年没见过她了,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活泼朝气的年轻姑娘,长着绿眼睛和小雀斑,笑容温暖而富有感染力。

我昨天给她打电话,她听起来很恐惧。她告诉我,她所有成年的孩子都从赫拉特逃到了喀布尔,那里至少现在还是安全的,而她和儿子独自生活在一个塔利班旗帜下的城市。

我感到心碎、无助。我担心我的堂(表)姐妹,也担心数百万逃离家园、挣扎于生存的阿富汗人。他们将去往何处?他们会面临什么?没有人可以说得准。但我最担心的是我的阿富汗姐妹们,妇女和女孩一定会比其他任何群体失去得更多。

塔利班上一次控制阿富汗时留下了许多令人震惊的印象:公开殴打、斩手、在体育场里处决、野蛮而愚蠢地破坏历史文物。但于我而言,1990年代左右,塔利班最疯狂的景象是用棍子抽打一名身着罩袍的女性。塔利班对女性实行系统的恐怖统治,他们剥夺了她们行动的自由,工作的自由,受教育的权利,佩戴珠宝、留指甲或涂指甲、在公共场合笑、甚至露出脸庞的权利。

这些是即将发生在我堂(表)姐妹和她女儿身上的事吗?还有那些用了20年时间,好不容易才获得一些自主、尊严、个性的阿富汗女性,又要再一次被与世隔绝在家庭之中吗?她们会在街上挨打吗?女性将不再被允许工作吗?女孩们的教室会变得空空荡荡吗?阿富汗电视上的女性面孔和广播里的女性声音会消失不见吗?阿富汗会再次被剥夺掉其一半人口的重要贡献吗?

有人说,也许塔利班变了。是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接下来的几天、几周和几个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我允许自己保留的微薄希望——这无疑是一厢情愿的。事实上,赫拉特最近的照片显示,塔利班士兵拖着那些脸被涂黑、脖子被缠着绳索的“小偷”在城市中穿行,证明了这种微薄希望的错误。这些照片就像1997年的一样。

所以,如果塔利班没有改变,就没有什么能阻止他们把野蛮而残忍的法律推行给久经苦难的人们。怎么办?那里的妇女和女孩将会遭遇什么?从哪里可以获取帮助?我不知道答案。今天我确实不知道。今天,我担心。今天,我心碎。今天,我为阿富汗人失去的希望和理想而哀悼。

美国已经做出了决定——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许多阿富汗人所恐惧的噩梦正在我们眼前缓缓展开。然而,就是现在看上去暗淡和无望,世界不能也不可忘记阿富汗。四十年来一直寻求和平的人不可以被抛弃。世界必须与阿富汗平民,尤其是妇女和女孩,站在一起,采取必要措施去迫使塔利班尊重他们的基本人权——倘使如可见之势,塔利班很快将控制整个国家。世界必须尽其所能,确保数百万阿富汗女性不会再一次凋萎在紧锁的大门和紧闭的窗帘背后。这些女性是我遇到过的最勇敢、最坚强的人,我的堂(表)姐妹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像她这样的女性一次又一次地激励过我,让我自愧不如。在已经忍受过多年的艰难和抗争之后,她们还要再次受苦,这是一种耻辱。

她们,以及全体阿富汗人民,理应获得更好的。

最后要说明的是:随着塔利班的继续席卷,流离失所的阿富汗人的数量将继续上升。自今年5月以来,已有30多万人逃离家园。他们迫切需要食物、住所和紧急救济。请考虑支持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及其他职责保护流离失所者的机构。

胡赛尼的这篇长文,在facebook平台上被分享了8000余次。一位读者在留言中写到:“自从我读了你的第一本书,你的国家就触动了我的灵魂。你让我看到了阿富汗的真实是什么。在我生活的世界里, 我只看过像你们这样的国家被电视描绘的样子。我从未想到那里的生活与饱受战争蹂躏的贫瘠地方有什么不同。当我意识到它曾经是什么样子时,它伤害了我的心, 我无法解释。我向所有阿富汗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介绍追风筝的人这本书(追风筝的人作者胡赛尼)(3)

胡赛尼在facebook发表的长文

17日, 胡赛尼又接受了英国广播公司(BBC)四台的采访,再次谈及了阿富汗人对塔利班的担忧,以及他对美国总统拜登的批评。

胡赛尼说:“阿富汗人了解塔利班……他们记得上次他们掌权时发生的事情,他们害怕是在情理之中的。”他也再次提及了曾在facebook上说起的那位亲人,称她向自己描述了枪声和正在进行的战斗,并看到了塔利班的旗帜:“现在他们回家了,他们焦虑,他们担忧,他们害怕,就像其他数以百万计的阿富汗人一样。”

胡赛尼认为:“尽管过去20年确实具有挑战性,并受到错误行动和悲剧的困扰,但阿富汗也确实取得了进步。”包括妇女在阿富汗议会任职,成为警察局长,并成为劳动力的一部分,以及数百万阿富汗女孩重返学校。但“现在所有这些都悬而未决,这些成果是否会持续下去,还有待观察。”他希望塔利班能意识到阿富汗已经改变,他们要适应时代。

16日的白宫记者会上,拜登在谈话中表示国家建设从来不是美军在阿富汗的目标,并批评阿富汗政府军不愿战斗,致塔利班迅速夺权。他强调,在阿富汗政府军不愿意保卫国家的情况下,命令美军挺身而出是错误的。基于这一讲话,胡赛尼称,拜登没有对阿富汗人民表现出同情,没有清楚地解释美国过去20年在阿富汗留下的遗产是什么。

“20年来美国人一直称他们为合作伙伴,(但现在)他们被抛弃,不得不自谋生路,并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令人不快的现实,即必须生活在一个他们在上世纪90年代掌权时被证明是极其残酷的政权之下。”

而对于阿富汗政府军的表现,胡赛尼表示:“我不宽恕它,但我理解它。”

他说:“由于腐败猖獗,未能提供服务,最重要的是未能保护阿富汗民众免受塔利班等组织的袭击,在许多阿富汗人的眼中,阿富汗政府的合法性已经丧失。因此,当阿富汗军队面临像塔利班这样强大的联合军队的冲击时,他们决定保命和走人,这并不奇怪。”

介绍追风筝的人这本书(追风筝的人作者胡赛尼)(4)

胡赛尼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四台采访

,